同济大学章明:老建筑改造,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同济大学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章明博士
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入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建筑师”,获首届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入选“同济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同济五四青年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评论”主讲人;获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World Young Chinese Architects Award 2009) ;作为杰出建筑师入选<1949-2009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
改造项目: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世博和谐塔,同济规划大厦,上海青浦建交委办公楼,北站社区文化中心,上海敬业中学,上海市八中学,新天地49号楼。
正文:
章明认为,城市发展是一种断层积累,是“底片叠加”的效果:它会反映出过去的影像,而不该像照片覆盖那样将过去一笔抹杀,而老建筑恰恰是凝固过去影像、文化的载体,所以要根据合理的价值评估,予以适当保留和改造。针对不同的老建筑,章明提出三大改造策略,即保护性、再生性、批判性改造。
对于做老建筑改造的开发商,章明认为新天地的案例值得借鉴,应抓住“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课题,通过老建筑文化价值的充分挖掘,提升周边楼盘的文化价值,从而提升经济价值。
老建筑价值评估
新浪地产(微博):您觉得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老建筑改造项目?
章明:这跟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相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产业文化内在的对创造性的追求,对旧建筑包含的不同时代审美趣味,情感回忆和城市发展历程记录的认同,及其对过往批量复制式建设的改良,是对旧建筑改造最初关注的主要动因。
城市发展是一种断层积累,是“底片叠加”的效果:它会反映出过去的影像,而不该像照片覆盖那样将过去一笔抹杀。老建筑改造也一样,不论从城市肌理、建筑立面、对环境的影响来讲,老建筑都恰恰是历史的凝固载体,一旦拆除,载体的功能也就不复存在。同时,不应忽视旧建筑改造对建造周期、社会成本的节约及旧建筑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等的决定性影响。旧建筑改造也可免去部分基础设施投入,并可规避更加苛刻的新规划条件限制。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的意识开始转变,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老建筑,有文物类建筑,有历史风貌建筑及优秀近现代建筑,有大量没那么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既存建筑。我们主要关注大量的一般性旧建筑——既有建筑和部分“优秀近现代建筑”。
新浪地产:这么多老建筑,该怎么评估他们的价值?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
章明:对旧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是改造的第一步。现有关于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旧建筑价值评估体系与方法,当然开发商和政府主导的项目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同。
第一个判断是社会层面,包括:一,社会及历史价值,比如某个旧建筑本身在城市肌理和历史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它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如果拆掉,就会改变整个建筑甚至环境状态;二,社会情感价值,人跟旧建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了情感的产生,老厂房、筒子楼……是老一代珍贵记忆的载体,也是新一代体验过去的媒介,如果拆掉,这种情感因素就没了;三,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如798的毛主席语录体现了那个年代的文化价值,旧建筑也作为特定时期设计风格、审美取向的表现。
第二个判断是技术层面,包括:一,科学技术价值,如现在很多学校要改造,因为它们已不再符合新的技术规范如在抗震等级上达不到要求,但如果是危房,就可能被放弃,同时还要判断它当年的技术价值是否还存在,它是否可反映出特定时期结构、材料、工艺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水平;二,使用价值,从空间评估上来讲,大型空间的特征适合办展览,改成住宅可能就不适合,但改成大展览厅恰恰适合,所以要评估使用价值;三,生态环境价值,要判断旧建筑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节能环保的可能性,及旧建筑作为城市肌理、地域特征的组成部分与周边环境的连续性;四,经济利用价值,旧建筑在功能寿命结束后,其物质寿命并未同步结束,经济利用价值指改造再利用,在节约建设成本和周期,利用既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