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山东陶瓷产业状况与发展规划

提要: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我国主要沿海省市之一。山东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陶瓷产区,淄博、临沂是山东陶瓷的集中代表。山东淄博陶瓷产品,产品品种、种类丰富,造型、釉色异彩纷呈,产品配套完善,出口业绩不凡,又有一批品牌产品。

  四.营造陶瓷文化 再造发展优势

  为营造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再造发展优势,近年来,淄博陶瓷文化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出。《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作为山东省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中最有特色的分卷,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以淄博陶瓷的辉煌画卷,成为《山东省志》88个分卷中最可读可看的篇章之一。同年问世的首部《淄博市志》将陶瓷工业从轻工业中独立出来专设一篇,以浓墨重彩描述了淄博这一中国重要陶瓷产区的历史与现状,卷首彩页与文物章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突出。陆续举办的十几次的《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与 《国际陶瓷博览会》,进一步把淄博和淄博陶瓷文化推向了世界。淄博中国陶瓷馆之落成,从深层次上开创了陶瓷与博物文化有机结合的新纪元。淄博中国陶瓷馆位于文化广场东部,与淄博市博物馆毗邻,展区面积4000平方米,由古代展区、现代展区、表演区和销售区四部分组成。它全面展示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陶瓷文物和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的艺术精品2000余件,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史前文化、古代名窑和国内近现代陶瓷文物精品,在纷至沓来的观众面前展开历史画卷。现代陶瓷展厅按照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将展品分为艺术陶瓷、现代陶瓷、刻瓷艺术、日用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卫浴陶瓷、科技陶瓷等类型排列。在这里,当代陶瓷艺术名家陈贻谟的《衡》,韩美林的《无光釉大公鸡》,徐朝兴的《哥弟混合三环瓶》,陈贻柱的 《红结晶釉大缸》等优秀作品,会久久吸引住你的目光,让你在凝视中谛听中国陶瓷艺术向世界水平迈进的脚步声。位于陶瓷馆东厅的“陶苑”,是让公众亲手制陶玩泥、体验陶艺乐趣的地方。100平方米的面积,足可以让30人同时操作,在休闲中陶冶自己的情操。馆内的创作演示厅则为观众提供规范的操作演示。销售区产品琳琅满目,淄博中国陶瓷馆年接待两三万人。免费开放后,预计每年接待参观者在30万人次以上。2009年6月28日第三届中国(淄川)建陶卫浴洽交会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研讨会举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陶瓷的最大生产国,约占世界份额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国现有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3000多家,原来唐山、佛山、淄博所形成的建筑陶瓷业“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浙江、河北、江苏、河南、上海及周边区域等都已成为建筑陶瓷的主要生产地区。随着陶瓷产业发展,出现“南瓷北移”的现象。各产区间的区域品牌竞争随之进入新一轮的融合调整阶段,而这也给山东陶瓷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从目前来看,山东陶瓷产区产业技术升级与协同发展面临的压力并不小。诸如,一些陶瓷企业经营方式粗放。陶瓷行业发展规划走向不明确。许多企业的产品外销采用贴牌生产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陶瓷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研发能力期许提升。还有就是需要加快打造山东高档瓷器品牌的迫切性。当地一些资深专家则认为,淄博陶瓷产业目前尚缺乏合理规划,存在陶瓷工业园不统一,陶瓷市场不统一,导致市场规模总体虽然庞大,但是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淄博的陶瓷专业市场虽然多,但是管理不规范,而且彼此互相内耗,导致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严重。而且这些专业市场形象落后,根本不能有效提升入驻商户的品牌形象,更不能提升山东陶瓷的整体形象。同时,山东陶瓷在整体形象上有所欠缺,淄博陶瓷在人们心中留下档次低、价格低、品牌差的形象,十分不利于淄博陶瓷产业发展。此外,淄博陶瓷企业在品牌推广上不舍得投入,缺乏大气,导致品牌缺乏附加值。同时,淄博陶瓷企业不愿意主动走出去搞品牌建设,在终端市场消费者心目中影响力低。绝大部分陶瓷企业习惯“坐商”营销,缺乏“走出去”营销的野心,更缺乏有实力的营销人才。淄博当地的陶瓷企业和商户对于采购商的背景知之甚少,营销停留在简单的“买”和“卖”层面。对电子商务业务认识滞后。陶瓷营销商多采取传统的经商方法进行经营。商户没有为采购商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也不能够提供任何售后服务,更别说采取“区域代理制”、“专卖店”等先进的营销手段。有鉴于此,淄博陶瓷产业面临着一个瓶颈,需要尽快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中国陶瓷产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近年来,山东陶瓷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地区优势工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助长了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环境保护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