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万人婚房观大调查(组图)

  以2012的名义,婚否?房否?

  ——2012城市年轻人婚·房观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限购、限贷、限价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房价从2011年第三季度已经显现下行势头。但长年积累增长的高房价难以撼动,使得即使是在这种房价下行趋势明显的情况下,普通人的住房梦仍然遥不可及。

  作为已经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年轻人,特别是奋斗在城市被迫“蜗居”的蚁族们,面对高企的房价,虽已到试婚年龄也只能忘房兴叹。在咬牙观望,与开发商拼心理、拼体力的同时,也陷入了“等不起”也“买不起”的两难境地。

  在新《婚姻法》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之后,激起各方争论。无论“丈母娘推高房价论”是出现还是消失,还是“建设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判断,又或是“富二代”还是“潜力股”的选择,这些对现有观念和习俗的冲击,与其说对婚姻中财产分配的焦虑,不如说仍然是对房子本身问题焦虑。这些争论的基础和背景,是房子成为婚姻中的一个首要的前提性因素,一个最重要的生活基础问题。这种因素和基础的形成,又在于房价的高昂使多数人无法轻松达到这样的前提条件,因而无论是在结婚或者离婚时都无法不去慎重计较和考量,以致成为所谓的“婚姻家庭纠纷的主要问题”。

  房子介入到爱情与婚姻中,由最初的婚姻附属品逐渐演变成婚姻必需品,甚至也成为了很多人迈入婚姻生活的绊脚石。

  那么,到底房子与婚姻有没有对等交换的条件?房子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扮演的角色又是怎样?生活在当下城市里的适婚青年们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带着这些疑问,新浪乐居联手百合网开展情人节特别企划:《2012城市年轻人婚姻与买房观念调查》,以期揭示城市年轻人的婚-房观念,聚焦社会热点。

  二、调查对象

  2012年2月3日开始,历时一周。主题为全国城市青年人婚-房观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互联网线上调查的方式收集,依托于影响力覆盖力广阔的新浪微博平台,及时、快捷等优势,准确反映城市青年婚房观。截止到2月9日调查结束,共计22407份有效问卷,全面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图1。

  被调查者具体特征如下:

  1、 性别构成

  参与调查的男性有15873人,占总人数的72.3%,女性有6069人,占总人数的27.7%,参与本次调查的男性人数比女性多9804人。见图2。

  2、 年龄构成

  调查对象范围从20岁以下到40岁以上。20-28岁之间每三岁归为一类年龄层,29-40之间每5岁一个年龄层,一共有8个年龄层。其中26-28岁有7381人,占总数的32.9%,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年龄层。23-25岁的人占总数的20.4%,20-22岁的人占总数的3.2%,20岁以下的最少,只有121人,仅占0.5%。29-30岁的人占总数的18.3%,31-35岁的人占总数的15.5%,36-40岁的人占总数的4.5%,40岁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4.6%。见图3。

  调查对象涵盖了整个80后,以及部分70后和90后。年龄层相对集中,能够反映当代城市拼搏年轻人的年龄分布特征。

  3、 月支配收入范围

  月可支配收入共6个阶梯范围。月可支配在30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35.1%,3000-4999元占总数的32.2%,5000-7999元占总数的17.9%,8000-9999元月可支配收入占总数的6.3%,10000-19999元占总数的5.8%,20000以上的占2.7%。也就是说,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到总数的六成以上。见图4。

  4、所在城市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等国内一线城市工作的人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 34.8%,在省会城市的占28.7%,其他城市的占36.5%。三者基本持衡,北上广深渝和其他城市人数稍多。见图5。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