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千亿城市升级启动 广佛地铁线2016年通南站

http://news.dichan.sina.com.cn南方日报作者:吴晓芳 刘三琴 阎锋 洪俊武2012/2/13 13:34:41 新浪地产

  南方日报讯 “只有一流的城市,才会提供一流的环境,才会引进一流的人才,才能承载一流的产业。”上周五,佛山召开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暨201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部署了“本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城市升级千亿投资不仅是佛山还城市建设的“欠账”,更掀起了城市建设思维的变革,承载起700多万佛山人对“理想城市”的希冀。

  佛山新城将是城市升级行动计划中的重点。

  中轴线串禅桂新“强中心”

  大佛山城市化吹响升级号角。根据计划,今年至2014年,佛山将逐步完成103个重点项目,行动计划主要将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来推进,包括组团中心提升、“三旧”改造、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宜居城乡、产业新城、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总投资1122亿元,其中,市配套约234亿(包括佛山新城和市国资企业投资项目)。到2020年,佛山希望建设成为“理想城市”。

  在市委书记李贻伟看来,城市升级计划是“超前引领”,“将为佛山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到一个前瞻性作用”,如果现在不做必将失去发展的机遇和后劲。“只有一流的城市,才会提供一流的环境,才会引进一流的人才,才能承载一流的产业。”这成为佛山的共识。

  “理想城市”将首先困扰大佛山九年之久的“城市中心在哪里”的命题。“我所理解的‘强中心’,就是佛山新城、禅城老城区和千灯湖片区这三大块连成的整体。佛山新城在佛山的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战略中都将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强中心’战略的‘核心’,联合三者共同支撑佛山城市中轴线的建设,增强中心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市长刘悦伦指出,推进组团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承载力,将建设“城市中轴线”,涉及建设佛山新城文化中心(公共文化综合体)、佛山新城交通枢纽中心、“岭南天地”等项目。

  此外,佛山将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建筑文化传承区和佛山特色步行街区,促进佛山产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公共交通体系破解“城市病”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此次城市升级的重点。

  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方面,计划中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立体步道系统”,使之成为佛山新的城市名片。魁奇路东西延线、禅西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也将加快推进,还将开展佛肇城际线、广佛地铁南延线、南海区交通一号线等轨道建设。此外,佛山还将进行交通轴线和节点更新改造,如构建广湛高速佛山段“百里红花长廊”等岭南特色景观。

  “在此次确定的103项升级工程中,公共交通占到的份额比较大。而之所以如此确定,是因为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发展公共交通才是真正可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有效办法。”刘悦伦特别指出,自行车曾经是人们普遍最为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但自行车同样会引起城市拥堵问题,像丹麦的哥本哈根,40%的居民都是以单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但目前也出现了拥堵。“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城市拥堵这一痼疾的良方。”总规划刘宏指出。

  在“三旧改造”方面,佛山还首次提出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导向性土地开发模式,围绕公交站场枢纽规划建设集立体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索佛山建设“紧凑城市”模式与典型。此外,到2015年把佛山的城中村逐步改成城市宜居宜业社区。

  “身体好了,不怕体检”

  “城市升级侧重‘硬件’建设,主要针对城市功能、城市面貌和环境的提升,‘创文’侧重‘软件’建设,主要针对城市品质和城市内涵的提升,二者联系密切、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特别是城市升级,将催生一个优质的城市载体,对‘创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刘悦伦解释,为何将城市升级与“创文”结合起来时说,“佛山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认账’,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中心城区不突出等问题。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的进程中,我们就会失去竞争力。从‘创文’的角度讲,佛山的城市品质上不去,‘创文’缺乏一个好的环境和载体,做起来将更吃力、甚至事倍功半。”

  对此,李贻伟比喻道:“身体好了,你怕什么体检啊?”

  (作者:吴晓芳 刘三琴 阎锋 洪俊武)

相关报道:

“大佛山城市化”9年后升级 三片联动串起城市“强心” 2012-02-13 09:25:29
三年砸千亿 佛山打响城市升级战 2012-02-13 07:21:53
投资千亿佛山启动三年城变 2012-02-13 07:19:09
龙年佛山楼市首两周喜忧参半 成交量探底人气略回升 2012-02-11 06:25:11

关键词:广州房产  广州房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