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行业“过冬”

提要:被无数光环所笼罩,前景曾经一片光明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一度吸引了无数投资商的关注。现如今,随着欧美市场的持续疲软,光伏产业开始遭遇“寒冬”,至少现在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美好了。

  企业整合或是常态

  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造成了如今世界光伏市场整个产业链产品价格惨烈暴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原材料到终端各个环节产品的价格跌幅都在60%以上,仅以多晶硅原料为例,从年初的70多万元每吨跌到目前20万元左右每吨。据介绍,这已跌至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成本点以下。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数量和产能却是巨大的,2008年,中国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百家,而目前已在400家以上,其产能在2009年就已供大于求。价格暴跌、产能过大,其结果只能是行业的残酷整合。

  欧债危机至今尚未解除,美国“双反”调查结果依旧不明朗,国内的光伏企业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1月29日,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天合董事长高纪凡以及苏州阿特斯阳光董事长瞿晓铧,四家牵头在北京举行了“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的新闻发布会,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出货量前四大企业的创始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坐到了一起。

  然而,专业人士似乎并不看好这次的国内四“大佬”联手,毕竟他们彼此间还是竞争对手。

  “在被美国佬搞定之前,他们很可能已经开始自相残杀了,即使他们现在看起来很团结。”参加当天发布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当外部市场发生重大突变时,企业间的抱团或许可以暂时取暖,但政府层面应该有些动作,政府市场化干预变得必不可少,对于当前腹背受敌的光伏产业尤为如此。

  对此,供职于山东舜亦新能源公司的红炜直言,此时此刻,政府应即刻启动市场培育手段。

  “从世界光伏事业的发展进程看,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当前光伏行业的整合过程中,如果任凭中国光伏行业自由调整,必将给国家带来不应有的巨大损失,更将威胁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在世界光伏市场占据的优势地位。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不同国家企业间的贸易之争,但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动因。在这次世界范围的光伏行业整合中,美国也有数家企业破产,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大力扶持,美国的光伏市场总体是供不应求的。对此,中国政府应当结合其他国家对太阳能光伏产业规划的合理性和对光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影响并引导中国光伏行业的调整和发展。”红炜说。

  虽然外部环境依旧不理想,但有些光伏企业还在埋头做着自己的工作。在保利协鑫主席朱共山看来,光伏行业仍然是存在机会的。一方面需要大幅降低其他产品如光伏系统的成本,另外也要致力于研发更多的本土化设备,这样光伏电站的总体成本才可能得以控制,同时光伏组件产品的降价也将更加理性。

  朱共山还认为,中国和其他亚非拉市场的潜在前景尚未被挖掘出来,光伏企业的业务拓展,应集中于这些地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欧洲和美国的大量回报,毕竟欧洲的光伏补贴将会不断下降,而美国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步增加。

  可以预见的趋势是,行业的整合将是未来数年的常态。一大批中小企业肯定面临被淘汰,大型企业如果成功挨过寒冬,将会变得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太阳能光伏行业“过冬”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