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渊:调控政策未松动 刚需购房者可考虑出手

限购政策未破 楼市调控政策不可能转向
2月24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0.5个百分点。而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已回归至基准利率。存准率的下调和首套房贷的悄然下降,是否意味着房产调控政策是否发生了松动?都市住宅主编罗渊认为,从目前各个方面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发生转向不大可能。
罗渊表示,中国几千年来,从清朝开始,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我国的房地产政策上,从这个方面来看,这个矛盾十分明显。地方政府肯定想放松,如果继续下去,土地卖不出去,过不了多久地方政府就要扛不住。才会出现佛山、芜湖等三四线城市的政策松动,这些城市没有其他产业,主要靠卖地收入。
另外,银行下调银行存准率等措施可以看出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并不好,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影响下,特别是目前CPI的降幅、增长减缓,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点可以看出金融政策的拐点已经到了。但是房地产政策已经松动可能性不大,尽管从芜湖出的政策看,地方政府有明显的冲动和压力,明显已经扛不住。但是他们触碰了限购的底线,而最终中止。如果不触碰底线,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支持这一产业,如首套房方面可以进行支持,还可以通过综合的手段等。如果限购不破,楼市转向不大可能。
刚需市场庞大供应量少 最先屏不住的是购房者
据新浪乐居调查显示,目前以中海,保利,路劲为首的部分开发商都采取了降价优惠措施,且降价幅度皆在10%以上。节后首波降价潮是否真的来临,罗渊表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刚需市场,这在二三线市场是不太有的。非常容易判断的一个方面就是房屋总价较低,与消费者的承受力吻合,总价控制在130-150万,不去拿肯定有人抢,市场巨大无比,上海这点供应量完全不能满足。
开发商针对刚需项目的降价,一般来说在开盘当天去化速度较快。因为限购令推出后一二手房的供应量都较少。开发商一旦推出优惠,购房者屡屡进入圈套,而且一次比一次快。2005年第一次市场回调时,购房者还会屏住,双方产生胶着。2009年时,胶着状态持续时间很短暂,现在稍微降降价就有很多购房者购买。这说明上海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越来越扭曲,供应量越来越少,需求量无比巨大,而消费者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整个房地产规则决定了购房者永远处于劣势地位,决定了购房者的承受力。通过这种方式抢占了市场份额,给了购房者一个好的心理预期,其实最先屏不住的是购房者
建议购房者量力而行 该出手时就出手
目前是否是买房的好时机,罗渊表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去买房。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是通过控制土地供应量来推高土地价格,完成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在这个环节中,必须要提高房价,因为供应量有限,需求量很多。只要土地财政在,任何时间买房都是合理的。
“打砸抢”事件不仅在今年发生,每一波降价潮后都会发生,这种行为其实很可笑。购房者没有必要这样做,不管做什么,愿赌服输,因为游戏规则早就定好了。这段时间产品供应量多,还有选择余地,是买房的好时机,再过一段时间房价上涨了,开发商可能不做刚需产品,选择范围变窄。建议购房者量力而行,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