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齐:开发商求“松绑”不如求“离婚”
首先要声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开发商“离婚”和近期著名开发商潘石屹夫妇“被离婚”事件毫无关系,但此处的“松绑”就是指传言开发商要上两会求政策“松绑”之事。
开发商求“松绑”,不如求“离婚”,直白的解释就是,在笔者看来,当前楼市就如一场“包办婚姻”,买房人除了购买法律认可的商品房,并无真正可替代的自由选择权,正是这一桩“包办婚姻”,导致有暴利倾向的房地产行业被限制自由,现在看来,只有“离婚”才是长远的”松绑”,而且从两会前期的言论热点来看,“离婚”话题的热度已经盖过“松绑”。
此前被媒体热炒的”王健林上书求松绑”话题,实际是希望为首套房置业者提供优惠信贷支持,对限购令“误伤刚需”的问题进行校正。 限购令主要限制的是二套以上购房,对于这一点,目前委员们提出的诉求很少,地方的松绑均被坚决叫停,很多地产大佬,如许家印等,均选择了闭口不谈,或转而言其他。
相反,近期媒体较关注房产热点的是两个委员提出要放宽小产权房的提案,直指当前商品房的“包办婚姻”问题,希望给购房者一个相对自由的选择,为房地产行业寻求“离婚”的可能。
2011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了今年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本届“两会”前夕,住建部重申楼市调控绝不会松动——可见开发商求“松绑”是一件多么不现实的事情。仔细想想也应能理解,房地产暴涨、暴利的问题,已经让这场“包办婚姻”的另一方——购房人饱受“家暴”,作为监管者,对实施“家暴”的一方限制自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长期来看,只要“家暴”的可能性还较大,此类限制就不可轻易放开。降低这种可能性的长效策略有三种:第一种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目前已经启动,建设数量有限,分配制度有待大幅完善;另一种是房产税,据住建部有研究人员透露,十二五期间,房产税应该是出不来了,学界更是有人说“十年也弄不出房产税”,并指出,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房产税出来了可能也会助推,而不是降低房价;第三种就是要让购房人“自由恋爱”,既可选择商品房,也可选择其他的房产,如小产权房。
从事实来看, “自由恋爱”方式的小产权房发展势头是最迅猛的,目前没有官方数据,据全国工商联今年最新的统计,已经达到7.6亿平方米;而据学界政协委员的统计,此类房产更是在数年前就突破了60亿平米,目前可能正在追赶100亿平米;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99亿平方米。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小产权房的开发规模。
据全国工商联调研,房改以来,小产权的开发史已经达到16年,几乎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同步。目前,楼市中已经出现了小产权房的开发商和代理商体系,市场化程度并不低。吸引他们介入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开发商的利润已经被高地价和高税费大幅挤压,还频繁的代替土地出让方受过,遭遇各类政策限制、舆论压力,而小产权房的开发利润已经比较可观,销售价格仅有同区的三分之一,销售难度也不大。
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度提出了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两会期间,开发商上书求“松绑”非常不现实,也不明智,而求“离婚”,让政府正式承认自己介入小产权开发的合法性已经有了较现实的基础,也暂无“家暴”舆论压力,或许是一条更长远的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