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十三五”期间 智能交通与安防
随着各大城市开始寻求一系列的政策和技术方案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一个全新的城市交通纪元可能即将到来。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11月22日以“联结产业创见未来”为主题的2017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国智能交通转型将于明年启动,重点围绕智能化和智能化服务等方向。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加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深化交通管理体制、交通市场化、交通投融资方面改革。这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无疑可以从中觅得新的商机,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本刊特邀请行业企业共同探讨智能交通的现在与未来,希望对行业人士有所启发。
参与嘉宾:宇视科技智能交通产品部总工 杨世龙;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 凌浩;浙江大华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技术总监 稽盛亮;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张岩
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到目前究竟现状如何?
杨世龙:大量的智能交通抓拍相机的部署,是目前智能交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智能交通市场对视频图像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几年卡口、电子警察系统大量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车辆的各种违法抓拍问题,利用视频图像技术是最有效的方式。交通流量统计方面,像地磁、线圈等传统的交通流量统计方式正在被视频流量检测器所逐步替代,直观地流量统计呈现方式和更为丰富的交通流量统计信息是其两大特点,流量信息的呈现性需求也越来越大,道路上大量部署的LED大屏就是为了满足信息呈现的需要,交通拥堵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交通提示性信息、天气信息等等都可以方便地呈现。另外,目前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也是一个趋势,例如,许多设备厂家已经开始在利用交通流量数量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联动,进行红绿灯智能优化配时。
张岩: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多个细分行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状况不同,各地客户对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及服务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加之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导致各城市智能交通行业相对来说还比较独立,地域性竞争十分激烈。
问: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安防企业近两年发力智能交通市场,那么规划的出台,您认为可以给安防企业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张岩: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仍将是我国交通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针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交通运输提出的重大需求,需解决我国综合运输效能低下、公众出行不便、交通安全态势严峻、交通能耗高、交通服务水平落后等迫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新的机会,安防企业应该看准这些时机,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在新的智能交通发展大趋势下抢占先机。
杨世龙:安防企业得益于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说在智能交通领域发力是必然的,因为现在智能交通行业越来越离不开视频图像技术。正如规划中提到的那样,要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目前最好的智能化深度应用领域就是在智能交通行业,像深度学习算法的推出,可以大大地增加智能分析应用场景,同时提升交通特征识别、交通行为识别等方面的准确率,可以说智能化的深度应用就是一个新的机会点。再比如,智能化衍生出来的自动驾驶等车联网系统也是未来大有可为的一个市场机会点。
问:您认为目前企业间在智能交通领域比拼的重点在哪里?软件、硬件还是服务?
凌浩:发展智能交通都需要建设强大的基础设施,需要巨大的投资,但是从目前来讲,相比硬件方面,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智能交通行业的各个企业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主流厂商的硬件产品都日趋成熟,功能技术指标方面也都很接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这些设备获取数据并有效利用,就成了各大厂商研发的重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应用,从而找寻到其自身的价值,接下来就是基于这些价值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了。
稽盛亮:各厂家之间的角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软件、硬件或服务的竞争。智能交通行业是一个多技术融合的行业,更关注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唯技术论,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因此比拼的不光是技术的先进性或者产品的性价比,更多的是对行业和业务的理解,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谁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谁能够帮助客户切实解决业务问题,谁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在行业发展中抢得先机。
杨世龙:各个企业其实应该还是要围绕自己的核心价值,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不一定非要聚焦到某个具体的方面,比如可以做到软件硬件方面的某个指标业界最优,或者某个功能业界领先,或者某个方案独树一帜,总之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切忌不要看着什么都好,什么都想做,这在竞争当中很容易被淘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在智能交通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企业之间比拼的永远是其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标杆。
问:您认为智能交通市场安防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贵企业又是如何跟进的呢?
凌浩:安防企业加入智能交通领域,会把安防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入整个智能交通市场,促使整个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比如视频车辆检测算法的加入,在大部分项目已经能替代线圈和雷达检测,大大节省了项目实施和维护成本;又比如时下比较火热的深度学习算法的引入,使车辆特征识别算法精确度得到非常大幅度的提升,使得类似车辆细分车型年款识别这种以前只能写于纸面的功能,有了落地的可能,而且准确度也会非常高。科达依托多年从事安防行业的经验,从当时市面上还是DVR时,就大胆开发NVR,提出“DVR”终结者的口号。这几年更是不断创新,将我们在安防行业积累的尖端技术不断应用到交通领域,为一大批优秀产品的研发持续注入动力,并结合我们行业领先的视频会议系统,打造了基于视频会议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
稽盛亮:过去智能交通行业更多的是系统集成,注重将其他领域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整合,更多的是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但离真正面向客户实际应用痛点和难点的解决还有一定的差距。自从安防技术进入智能交通领域之后,不但使原有系统和应用得到了加强,更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多细分领域已经有了创新型应用,比如图片二次识别、视频交通流采集、视频浓缩、可视化信号控制等。目前浙江大华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针对智能交通行业产品和方案的研发。可以预测,未来安防厂家将在智能交通建设中拥有更重的话语权,并推动智能交通行业的更快发展。
张岩:安防企业在智能交通市场已经成为了主力军,主要优势在于安防企业具备智能交通行业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在安防行业和在智能交通行业都需要基础技术的支撑,无论是在音视频技术方面还是在核心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方面都是安防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竞争优势所在。天地伟业作为国家联合地方实验室,精于产品、专注行业,这几年有众多业内遥遥领先的技术,像超星光技术、S+265技术以及车辆深度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云存储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都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同时以客户为中心的运维理念,加上多年来深耕行业的经验等等,都是我们未来走向更大更强的核心优势。
杨世龙:安防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是体现在视频图像方面,比如更清晰的视频图像、从视频图像中获取更丰富的交通信息、更高的抓拍率、更高的识别率、更高的准确率等,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从最优的视频图像当中挖掘更深度的信息。第二个方面,针对挖掘出来的信息展开更多的智能交通应用。宇视科技一直坚持的就是部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双螺旋架构,一方面补充必要的基础产品,并做好其功能指标,另一方面,针对细分应用场景给出越来越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也始终在跟进。
问:智能交通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那么您认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稽盛亮:一是核心技术问题。企业核心技术的缺乏不仅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支付高昂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容易被其他企业所制约。二是产品/技术标准化问题。围绕国家或行业标准来进行产品研发,避免制造技术壁垒,这样才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三是重视本地化服务。智能交通市场是行业型市场,不是一锤子买卖,在完成销售之后更长的周期是在本地化服务上面,虽然弱化服务能够节省成本,但是也砸了口碑,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杨世龙:保持清晰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可盲目跟进新潮流,,如果新潮流、新趋势当中涉及到自己的优势产品或方案机会点,要马上并且牢牢地抓住,让自己的优势搭上新潮流的列车。当然,如果自己还有额外的精力,也可以选择一些新的机会点进行试水,也许会增加不少额外的收入,发展出另一个优势点。
文章链接:中国安防展览网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6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