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复出,中原主席施永青迎来一生最重要一战
时隔4年,施永青重返中原。
2015年11月25日傍晚,一份《中原集团人事任命》的邮件被传送到中原地产全体员工邮箱。对于中原人而言,这是一份迟到的惊喜。
这是施永青再次担任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发的第一份全体邮件。原先的主席黎明楷,下调为中国大陆区主席,施永青则从董事正式接管回大权任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这位曾经掌权者,再度强势回归。
此次回归,纯属市场逼迫。
近两年资本市场爱上了代理行业。搜房今年9月份,再次宣布获IDG与凯雷数亿美元融资,线下业务正发展的如火如荼;Q房网得到世联行的入股支持,引入合伙人制度,改革佣金制度后,今年三级市场的业绩正向老大中原进一步靠近;再到链家吸引了大金主的融资后,招兵买马南下深圳,信誓旦旦称为“第一”而来。
深圳代理市场正在被重新划分。曾经中原一家占市场份额20%,前三名加在一起占到25%。而继中联被链家合并后,链家今年开店的风头势不可挡,已超300家,二手房店铺数量渐与中原同等。
而在这此战役中,看似置身事外的中原地产,却节节后退。
其实,早在2014年年底,上海中原地产总经理谭百强正式离职后,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就已公开承认公司目前发展遇到瓶颈。在今年年初,中原地产举行2015全国新闻发布会上,施永青就放话将于2015年推出三大举措进行突围。包括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以及提升数据系统。
其中,全员享受分红,分24.9%股份给核发心员工以稳军心,提高佣金比例等,得到中原小伙伴们的欢呼。也算是代理市场动荡的一种回应。施永青会上曾说过:“中原这么多年的经营是一分钱也没有贷银行,我们都是自有资金。”
继代理行业被资本市场搅动的风雨欲来后,施永青不得不承认,走传统路线靠自我造血机制生存的中原,落后了。新闻发布会后,施永青就坦言,在说服合伙人王文彦希望重启早在2004就被搁置的上市计划。
这期间,施永青就常去找王文彦“倾计”。2015年8月17日港媒爆出,施永青表示,希望一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市值将达100亿港元。看来一切都谈妥了。
紧接着,链家携巨款南下深圳,又爆出5000底薪求人才、真房源等的动作太大了,让施永青觉得上市计划变得更为紧迫。9月1日,深圳中原地产招开新闻发布会,外界认为是被迫回应链家的一场强欢之会。会议上,中原确是把自家的家底都抖出来,但是如何整合,从演讲者准备的内容来看,并非如李耀智演讲的《新中原、改革、一触即发》标题一样,动人心弦。
深圳中原地产会议一开完,各高层就接到集团通知,9月中旬打算在杭州开闭门会议,静思如何讲述一个动听的上市故事,让资本市场点赞。
如今,施永青正式从董事回归到主席。看来故事大纲已提定,搬好小板凳,中原地产的资本故事即将马上开讲。
部分专访实录
今年年中,乐居记者对深圳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郑叔伦进行了一次专访。关于链家来袭与资本入侵,他是这样看的:
第一,链家今年有很大机会规模上是会超过中原,但是否因为他的模式比中原好才赢?我们没有打到,他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他们通过合并收购去壮大。第二,并不是传统上他赢了,我败退了。
我们今年没有任何的正面交锋,我们走传统经营,他走资本集资运营扩充,大家走的路很不同。如果走资本运营扩充我想我们可以成功的,只不过我们不想通过这种人工的方法这么快地增肥,因为不知道这种方法对身体会不会有很大的伤害。
这是要打问号的。他可不可以将所有的公司吞并之后成为老大,暂时没有见过一个成功的个案,成功后有可能成为一代枭雄,成为另外一个马云都不一定。
我们中原的老板不想太冲动,想走一条已知的路,那一条不知是不归路还是死路比较复杂,我们更想走一条比较安全、正确的路。所以是有些不同的,就算今年规模大于中原我不觉得是赢过了我们,只不过我们的方法不同而已。
在资本泛滥的时代,中原地产也不得不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
装着走的移动楼书——乐居广州买房_微房产(微信号:gzkanfang)官方微信服务号,为各位广州街坊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楼盘资讯服务,包括新盘营销信息、折扣优惠,另外还定期免费提供专业线下实地看房接送服务。扫描二维码立即关注,获取更全面、更专业、更优惠的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