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军:房地产并非都是支柱 过度刺激是做无用功

提要:除今年7月微涨以外,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21个月下滑,多地政府纷纷打响楼市保卫战。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现在人们对待房地产业的态度越来越理性,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再依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

  除今年7月微涨以外,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21个月下滑,多地政府纷纷打响楼市保卫战。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现在人们对待房地产业的态度越来越理性,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再依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未来必然是分层状态,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净流入,第三产业发展足够迅速,城市财富量也很大,其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还有发展的空间,但其他地方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

  胡乃军进一步指出,地方政府要好好分析自己具不具备房地产发展的空间。对于有发展空间的地区,政府可以继续把它作为支柱型产业鼓励发展。如果不具备的话,不如尽快去寻找更好的支柱型产业。一些地区政府一味地出台刺激房地产的政策,但从市场的发展角度看,很可能是在做无用功。(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亚超)

  最后来看财经今榜第五位的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至8月回落0.9个百分点。除了今年7月出现微涨以外,自2014年起,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21个月呈下滑趋势。为了应对当前局势,各地纷纷降低房企负担,打响稳定房地产投资保卫战。

  对此,有专家分析称,因高库存压力和市场的不稳定性,房企投资拿地积极性仍处下行趋势,而这也进一步导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但这促使地方政府继续实行宽松政策,有效释放积极信号。由于三季度GDP增速不足7%,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且面临转型之际,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再度被强化。

  【点评】胡乃军

  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回落至6.9%,有人认为,中国GDP还在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核算,而近年结构转型效应明显,一些新经济形态和大量兴起的小微企业没有统计进去,我国GDP很可能被低估。而且光用一个GDP的涨跌,很难反映当前经济的全貌。您同意这种说法么?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