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价五连涨:8月环比上涨0.7%
文/新浪乐居记者 洪漪 汪季红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环比上月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6个,上涨的城市有35个。
乐居记者注意到,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动力明显强劲。其中涨幅最大为深圳,环比上涨5.1%;上海次之,环比上涨1.3%;而北京和广州分别环比上涨1.1.%和0.9%。
同比去年8月份,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1个,上涨的城市有9个。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5年是房地产行业恢复的一年,据他观察,房价涨幅依然继续,逐渐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线城市。“过去调整最深的部分城市也开始恢复了。”张大伟说,杭州、宁波是之前跌幅较多的热点城市。
杭州作为二线城市的排头兵,今年以来,杭州房价已经完成五连涨。根据数据显示,8月杭州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3%。
“杭州楼市回暖以及房价回涨,并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中长期趋势的成立。”杭州克而瑞研究经理谢刚这样分析认为。
据乐居数据统计,在过去的传统淡季8月份,杭州楼市成交斐然。10607套的成交量成为今年以来第五个单月成交破万套的月份,而7月11223套成交更是录得了八年来同期最好成绩。
楼市传统淡季的两个月份都不淡,让杭州房价有了足够的上涨动力。 “可以看到,从去年底开始,政府层面持续出台各种利好政策,不断刺激楼市。”一位房地产观察人士表示,这让楼市能够在中短期内保持一定的活力和积极性。
【附】中原地产-全国市场走势分析:
8月,重点城市新房销售节奏进一步放缓,环比持续两个月出现下滑,但同比依然增幅明显。二手住宅成交量则是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环比走高之势,但同比来看,市场成交仍处高位。整体而言,今年7月、8月市场成交呈现淡季不淡。
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在8月持续迎来利好,降准降息后贷款利率再创历史新低,持续多年的“限外令”出现松动,公积金首付比例进一步下调。同时,地方政府托市政策也层出不穷。随着全国房地产政策的全面宽松,为“金九银十”再创新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家重点房企销售均价从今年4月起,已经连续四个月环比上涨。
城市分化现象不仅在住宅销售市场显现,且已传导到房企拿地环节。8月,一线城市土地供求双双走高;二线城市虽然成交走低但供应上升,后市成交恢复可期;三四线城市则土地供求整体萎靡。值得关注的是,8月上海杨浦区平凉社区一宗地块成交,楼面价达到49236元/平方米,打破今年以来宅地单价纪录。当前,一线城市尤其是京沪两地,但凡出现优质宅地,必将成为房企抢夺的焦点。
8月万科等35家房企已经公布销售业绩,合计35家在8月销售业绩为1369.8亿,这一数据相比7月份的1359.26亿轻微上涨,基本持平。前8月这35家公布销售业绩企业的销售额合计也达到了10086亿,同比涨幅达到了17.7%。但其中分化明显,有6家销售同比下调,29家销售明显上涨。
从企业销售目标看,分化严重,其中完成情况超过60%的只有14家,大部分企业完成在50%左右,在最后4个月,都需要加快销售节奏,否则完成年度目标的可能性较小。
2015年楼市成交分化明显,这影响了很多企业的任务完成。
城市分化现象不仅在住宅销售市场显现,且已传导到房企拿地环节。8月,一线城市土地供求双双走高;二线城市虽然成交走低但供应上升,后市成交恢复可期;三四线城市则土地供求整体萎靡。值得关注的是,8月上海杨浦区平凉社区一宗地块成交,楼面价达到49236元/平方米,打破今年以来宅地单价纪录。当前,一线城市尤其是京沪两地,但凡出现优质宅地,必将成为房企抢夺的焦点。
从2014年初楼市进入调整期来,房地产库存已经持续1年多明显增加,在8月出现了首次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下,表面了楼市的最大压力周期接近结束:从2014年9月截止日前的多轮楼市调整政策已经初步见效。市场走出低谷。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分化依然明显。目前的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繁出现,房企积极补充土地。但在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依然在持续增加。
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巨大的托底盖帽风险,避免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失控,避免三四线城市楼市跌入深渊。
从数据绝对值看,房地产销售数据8月相对乐观,虽然低于创造纪录的6月份,但依然超过了5月7月。出现这一情况下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一二线城市的拉动。
整体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四不均:需求不均衡、供应不均衡、库存不均衡、价格涨跌幅不均衡。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很多城市的库存积压已经非常严重,局部三四线市场即使在救市的情况下,依然酝酿崩盘风险。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最被标杆房企看好。特别是降息后,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房价从统计局数据看已经全面上涨。三四线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这种情况下,即使信贷刺激,出现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