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5后的自述:我为什么逃离传统房企 ?
不少人已经知道了,那我就不藏了。
对的,我已经离开了我的老东家,也就是在我眼里比较典型的传统房企。当然我在公司里第一没做什么高位,第二也没做出出色贡献,所以我的离职理所当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效应。
对于为什么离职,或者说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离职,其实是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但是不论怎么样我都没有改变一个决心:就是坚定的离开传统房企。
什么是传统房企,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日常听过的那些开发商们。
和大家稍微的分享我略微诡异的想法:
中国地产的无奈:整个房地产的大盘是在萎缩的,但是住宅依然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开发量。
中国过去20年在经历了大发展阶段,所有人都说这20年的中国取得了西方国家过去100年时间所需获得的成果。所以这20年中国的房地产也在爆发式的发展,当然与此同时的是,房地产也快速的度过了爆发周期。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中国房地产的成交量已经达到瓶颈,2014年全国的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价格都在下滑,唯独存量房在上升,因为房地产的发展从过去的量升价升快速的进入到量跌价跌的状态,跳过了西方国家可能会经历的量平价跌或者量平价平的阶段。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依然在快速发展,但是整个楼市的大盘在萎缩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与这个对应的是什么呢,虽然大盘萎缩,但是成交结构里住宅依然占到了绝对大的比重,全国商品房开发中,住宅的成交比例依然在高位,整体比重突破80%以上,大量城市都是集中在90%-95%左右。
换句话说,虽然市场在萎缩,但是大家的核心需求还是集中在住宅产品上。
我第二个读懂的是:传统房企若指望在一个萎缩的市场里继续作大,他的出路必然是玩命的开发住宅。
什么叫我眼中的传统企业呢,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前二十甚至前五十的大部分开发商都是传统企业。
这些企业有两个特性。第一都上市了,第二每年的目标都是比去年要增长的。
这个也是无奈,因为股价在那边嘛,公司上市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每年必须扩张,必须作大。这个几乎是必备的选择。
那做大你的企业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哪里?毫无疑问只有在住宅,因为住宅是这个市场的主流,你做了非主流就一定做不大。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对于所有企业都是单选题。
要想玩命作大,就要拿下不愿意拿的地块。
所以不少评论员观察这些传统房企基本就看两个指标:今年可售面积量以及土地储备量。房地产开发的源头就是土地开发,土地储备越多才有理论上可能的做大。所以为了要兑现企业目标,那些上市企业必须一直拿地一直拿地一直拿地。特别是住宅地块,一定要拿,必须拿,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拿。
好了,这就造成了现在我们几乎看到所有的土地楼板价都到喉咙口的核心原因:政府当然知道住宅地块是肉,怎么可以轻易给你。而对于房企来说他必须每年拿到稳定的住宅地块才有可能兑现每年的发展目标。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楼板价越弄越高。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感慨:这块地怎么都不赚钱,为什么还是有公司拿。
理由也很简单,用一句我朋友对我说的话最好解释:有地才有这个项目是亏还是赚的问题,如果连地都没有,那么我们都要失业了。
好了,如果到现在为止逻辑都没错,那么一家传统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就呼之欲出了。
拼执行力和控制成本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
所以一度对于一家传统房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第一如果比较低的拿到土地成本;第二项目的融资成本如何控制;第三财务成本如何压缩。这三个问题也可以总结成一个问题就是:拼资金。在房地产薄利的时代,这已经是一个房企能够做大做强的关键了。
当这个问题成为一家企业做大做强的标配的时候,其他的环节可能都是直接为这个所服务。
这样一个大前提出来了之后,企业的发展就走上一条不是那么顺眼的道路。
比如说传统企业不愿意做持有,所有的资金都想尽快脱手,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钱滚钱,愿意在营销环节投入而不愿意在运营环节投入。但是反观市场,这两年抓住我们眼球的恰恰是一些小公司做的运营类项目。
比如说传统房企不愿意创新了,认为在创新上花的时间成本所获得的收益不如快周转获得的高。偶尔出现的一个两个的创新,后来被证实也是用来包装概念可以拿到更多或者更便宜的土地,而且是住宅土地。政府现在也很聪明,但是开发商也不会笨,一直在包装各种概念。
万科快速做大,汗马功劳就是做了两件事:产品线和pc技术,这两个东西的核心目的就是快速复制,说到底就是快周转变现。万达做大,说到底也是两件事:低廉的土地成本和极高的执行力,这两个东西的核心就是快,率先转走一个市场该赚的钱然后快速离开。旭辉现在正在走着快速扩张的道路,林老板的核心理念就是坚决做住宅为主,然后有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做联合体,把风险转移让项目更快,这个也是在走一条快速做大的道路。
所以当一家传统房企秉持着做大为原则,或者一家大型开发商公司希望每年保持住这么大的销售额,很多时候其他的动作都会成为其次,而执行力成为关键。
对于拿地多少成本多少利润都有一个控制范围,可以拿就拿不能拿就赶紧走,测算工作大于研判工作。
对于一个项目什么时候卖卖多少,市场决定是一方面,企业今年的资金回笼计划占绝对主要构成。
产品设计已经不是核心,核心是卡着时间点把产品设计出来是关键。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绿城,在秉持着快速做大(当然是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在运营融创团队的操盘手法下,所有人都看到了为了做大而无所不用其极。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传统房企,项目的成功与否和人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一块地的成功和人有关么,有关的。
但是对于传统地块来说,和人没什么关系。
在目前的楼市背景下。土地决定了项目的客户和是否能够热销,土地成本决定了未来可能的售价范围。
而和人有关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对于地块未来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只有30%左右。人最大的作用,就是监督和执行了。那么这家公司里10%的人可能就可以决定一家企业90%的命运,比二八法则更加极端。
而这10%的人性格各异,性别也不同,然后兴趣爱好星座可能都是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特色,就是年龄。一定是清一色的70后。首先这一拨人经历过房地产的几轮发展,资历和经验同时具备,而且关键的一点,30-40岁的年纪,预示着他们依然可以承受高压的生活节奏,他们依然勤奋依然努力而且依然好学,所以一家企业的话语权几乎被他们所垄断。
而留给80后90后最好的突破口互联网,很遗憾我们生在房地产这个行业,因为土地的属性和互联网最相克的行业,所以到目前为止和行业的捆板集中在营销后端,而且只是做一个皮毛概念嫁接的工作。说实话互联网到目前而言对于一家传统房地产企业而言,不是一个重要的东西,甚至连标配都算不上。很多企业对他的想法是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模块化的工作重于策划类工作。
做执行能不能培养一个人?当然可以,执行力的强弱与否其实也是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关键。但是这个工作是一个可以被替代的一个工作,也就是在我眼中没什么竞争力的工作。
曾经在公司里遇到一个现象,公司因为人事调动,将一个做人事的人调配到营销口子工作。公司的用意非常简单,就是让他做模块化的工作,重点抓营销的执行。
从目前来看,他在这个岗位也混的蛮好,丝毫没有不适应的感觉。我一度在怀疑这个工种是不是不需要专业。后来想想,不是不需要,而是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所有的85后在一家传统房企里会缺失一个重要能力:承担责任。
可能你事情做的很好,但是核心是在执行领导交代给你的任务,领导享受最后的鲜花和巴掌。在以执行力为第一风口的企业,一家传统企业的发展都有一条固定的逻辑节奏,而且在每一步都规划好了最好的结果,我们85后需要做的就是去执行去完成这个结果。如果完成了很好,但是这个是意料之中,如果没完成那就是被排挤,没有翻身的机会。
那些85后在一家企业里基本承担3份工作:
1、ppt写的很好的工作,但是写ppt的人注定就没有执行力的一个人。
2、或者你执行力很好,但是永远在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问题,那么你的系统思考能力很差。
3、如果你的思考能力很好,那么恭喜你,但是也需要向你强调的是,你也只是处于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等待有人可以关注到你的思考,然后被他们所用。
大概这三种角色,大概这三种状态,不论我们如何努力,我们都在这三个身份中自由转换,也是沉陷其中。
这可能就是现状,一个85后或者一个90后苦苦为自己事业或者梦想打拼后的现状,我几乎可以想想在一家传统房企里发展的几条路径:
1、用生命当赌注,每天玩通宵,用年轻当资本等待熬出头。
2、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触摸各种交际圈,希望通过所谓的人际关系能够推自己一把。
3、颐养天年,用自己极高的情商混迹各个部门,从而换得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
我今年87年,马上30岁,在传统企业2年,我大概可以看到我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离开的原因。
那我想怎么样呢?
刘洋在没有遇见一个一年只有不到100万收入的you+公寓之前什么都不是,但是成了之后就是模式的颠覆,对市场概念性的洗礼。这个是金钱没办法衡量的。养老地产做了这么多年了,被我们记住的还是只有一个亲和源,就是因为他这么多年就做一个项目,所有养老地产不去参观一下亲和源都会被当成白痴一样的存在,这也是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我希望给我未来的生活多一种可能,或者冒一个风险。
关于我的下一步,我改天再码字和大家好好聊聊。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我不会全职做自媒体,理由也很简单,不希望用金钱把自己的爱好捆绑,从而让这个爱好失去当初的纯粹性。
张震岳的一首歌唱的很好: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
各自安好,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