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防水:让精细化成为新常态

提要:李忠人认为,最好的扭转办法,就是加快促进建筑防水产业链的精细化,提高透明度,让老百姓看到一个“看得见的诚实”的行业。防水产业链要精细化  防水是精细度要求远高于结构主体的系统工程,涉及防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和防水材料的采购等多方面。

  最好的扭转办法,就是加快促进建筑防水产业链的精细化,提高透明度,让老百姓看到一个“看得见的诚实”的行业

  2014年12月16日,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夕,顺利跻身新三板,成为全国建筑防水行业第二家上市公众企业,也是江苏省内建筑防水行业第一只股票。

  随着上市,这家企业“精细化的融合、看得见的诚实”的服务宗旨也被更多公众所认识。为此,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人在新年到来之际表示,“中国制造”要在2015年有更大作为,必须转向“中国精造”。他认为,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建筑防水行业,应主动向全社会宣传建筑防水的重要性,提高业主、开发企业对建筑防水的市场和责任意识。

  据了解,这家企业提出精细化融合不是心血来潮。由于渗漏一直都在困扰我国建筑业的质量和安全,更被认为是建筑“癌症”。李忠人认为,最好的扭转办法,就是加快促进建筑防水产业链的精细化,提高透明度,让老百姓看到一个“看得见的诚实”的行业。

  建筑防水产业链包括防水材料生产、选购、施工、监管等多个环节,如果任其粗放式发展下去,将导致建筑的“跑冒漏滴”,因此我国建筑防水质量的提高需要全产业链、各责任主体的共同参与,消除模糊地带和暗箱操作,做到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什么是全产业链的精细化?

  防水材料要精细化

  由于我国建筑材料生产行业进入门槛低,利润丰厚,且层层分包、转包,导致我国小型防水材料厂急速增长,假冒伪劣肆虐,行业发展粗放、产能过剩严重。防水材料作为防水的主体,质量是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建筑防水材料必须做到精细化生产,保证材料质量。目前,这家企业经过摸索与实践,使柔性防水层与刚性建筑结构主体之间能有效、密实、持续地相互融合,使建筑体不同部位、不同界面上的不同防水材料之间充分融合,找准了产生渗漏的死穴。

  防水功能要精细化

  防水工程的施工面大,且各种部位的防水都不一样。屋顶可使用卷材,但在卫生间就不适用,施工部位不一样。为什么一些满足国家标准的材料,即使“经拉又经拽,经蹬还经踹”,还是经常性地普遍渗漏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主体的不同部位上,需要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但在卷材和涂料的节点收头部位,因为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充分融合,就会产生缺陷,导致渗漏。这家企业的办法是,通过高分子自粘胶带和胶枪,实现不同防水材料之间以及相同材料搭接处的完美过渡,达成高度融合。在自粘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这家企业还运用湿铺法专用粘接剂,增强抗渗性,提高粘接强度,用以达到防水材料与结构主体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防水服务要精细化

  服务必须跟得上、贴得住。防水产品精细化服务主要是指与设计师、采购方、施工方能够进行精细合作,杜绝施工过程中造成渗漏的可能。毫无疑问,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施工队伍更了解产品性能,质量更有保障。但如果包工包料,一般由总包统筹,以及与项目的其他施工队配合,还要符合进度要求,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很难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应当与设计师、施工方、业主展开精细合作和相互沟通,确保企业产品和防水理念能够落地。

  防水产业链要精细化

  防水是精细度要求远高于结构主体的系统工程,涉及防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和防水材料的采购等多方面。但当前在我国建筑防水产业链中,开发商存在对建筑防水不重视的现象。在预算中,开发商对建筑防水的金额一减再减;在建筑开发中,开发商采用“总包制度”,但总包单位往往不具备防水施工资质,便将防水、装饰等专业工序分包出去,并压低价格。而分包公司为分“一杯羹”,也将施工工程转包给其他低价的生产企业。加上工程领域中的监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做好材料和施工的把关,反而让劣质或低标产品主导了市场。

  防水设计施工要精细化

  当前,设计师普遍不敢拿出精细化方案。建筑防水在整个建筑成本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小。此外在设计上还存在责任主体不够精细的现象,这导致开发商、业主、施工方对防水设计不够重视,忽略了图纸的防水设计力度,出现渗漏后倒查无人负责的局面。在施工中,也存在标准精细化不够的现象,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占据了主要市场,其“铺上即可”的粗放式施工给防水工程带来致命危害,同时防水不能做到精细化,也为建筑渗漏埋下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李忠人表示,建筑防水行业必须推动材料生产企业、施工团队、设计团队等各方将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将我国建筑防水由“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真正走“精细化的融合、看得见的诚实”的透明发展之路。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细化既要有动力也要有压力。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已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建筑防水行业质量建设,促进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建筑安全质量监管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将我国建筑防水纳入法律法规的体系内,让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动力、有压力。尤其要让企业明白,建筑防水市场的精细化需求,遇到了一个新时代、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必须牢牢抓住。

  ——精细化既要有内部互动也要有外部氛围。作为建筑市场最大的参与者,开发商与业主对精细化防水的需求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形成产业链上下、前后端的紧密衔接。此外,建筑防水企业应积极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宣传建筑防水的重要性,提高业主和开发商对建筑防水的市场和责任意识。防水做不好,房子不能通过验收,业主不答应,媒体曝光,房地产行业必然对防水产生精细化需求。

  ——精细化既要上下联动也要左右打通。作为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者、监管者,设计院、施工方、监理、质检等部门对防水精细化要推动其落地。当前,国家对精细化管理的法规和文件内容越来越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导致有一半的传统建筑工人会转岗,另一半具有新知识、新专业的新生代建筑工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收入也会大幅提升。从业的精细化,监管的精细化,将使包括业主、设计院、施工方、监理、质检在内的单位和部门,对建筑防水工程的精细化有更严格的要求。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只要建筑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肯定会秋后算账。

  专家也认为,建筑防水精细化应成为建筑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工程需要产业链的协同作战,对各个责任方的融合,应该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描述,让设计师从源头起、让建筑师在生产和管理行为过程中、让监管者在质量验收和监管中,更准确地理解防水的实质内涵,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推动建筑防水全产业链走精细化融合之路,跟上我国建筑业的新常态。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