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认定标准尚缺失 考量开发商良心

当今精装修已成为商品房建设的必然趋势,但精装修增加了装修工序和设备部品,出现质量缺陷的机率也大大提高,比如:门窗变形、地板起翘、瓷砖或粉刷层空鼓、墙壁污损等。导致许多业主都选择把精装房的原装修拆除,进行二次装修。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这种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惊人,仅敲敲打打这一部分,每年的损失就在300亿元以上。

  当今精装修已成为商品房建设的必然趋势,但精装修增加了装修工序和设备部品,出现质量缺陷的机率也大大提高,比如:门窗变形、地板起翘、瓷砖或粉刷层空鼓、墙壁污损等。导致许多业主都选择把精装房的原装修拆除,进行二次装修。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这种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惊人,仅敲敲打打这一部分,每年的损失就在300亿元以上。

  原本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房,缘何频频遭遇二次装修?问题的背后,是目前在精装修开发领域,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全面的验收程序和标准,甚至连交付标准也是模糊的。

精装认定标准尚缺失 考量开发商良心

  事件篇

  房地产行业标杆企业因为房屋装修质量缺陷引发外界对“精装房”质量问题普遍担忧。

  多城市万科楼盘陷“质量门”

  以“国内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商”著称的万科,近年来却屡屡遭遇“小麻烦”。据报道,无锡“万科信成道”被指“精装修质量不过关”,宁波“万科金色水岸”出现“天花板结构性开裂”,烟台“万科假日风景”因“交房标准与样板间不符”引发业主不满……

  调查发现,“万科之问”绝非个案,矛盾的表象是“质量通病”,问题的根子则通在“运作机制”—对具体操作层面的“末梢控制”已经成为房地产“品质线”无可回避的“最后一公里”。

  宜兴万达精装房质量差返工

  “本来今年3月底交房,但房子装修质量有问题,开发商正在整体翻修,最快也得8月入住。”江苏宜兴万达公馆多名业主27日向媒体反映,该项目5号楼号称“拎包入住”的精装房,因业主收房时发现存在电线裸露、墙面、地面和屋顶不平整等诸多质量问题,导致70多名业主集体拒绝收房,并要求开发商因翻修造成延期交房进行补偿。对此,宜兴万达承认此前的装修方有问题,目前正安排新的装修公司对问题房子进行翻修整改。

  南京保利楼盘装修标准缩水一半

  最近,南京保利中央公园楼盘在开放样板间后,被100多名业主维权。业主认为,合同当中3500元/平方米的装修标准在样板间看到的情况严重不符。地砖好像只有4-5元/片,远远低于普通精装修所用的地砖的价格;马桶虽然是知名品牌,但已经是淘汰多年的系列;门锁的牌子也换掉了。所以有业主讲,使用名牌当中的最低端、最廉价的产品现在成了开发商省钱的大招。

  海宁碧桂园被曝精装修猫腻多

  近日,海宁碧桂园滨湖城在网络上被曝精装修存在猫腻。首先是所谓的1500元精装修标准引发质疑。早在2014年初,碧桂园的置业顾问声称滨湖城精装修标准达2500元每平米,后来改为1500元每平米。但近期有网民爆料称,实际装修标准不到500元每平米。

  精装标准不明了 质量隐患惹人忧

  在扩大精装修房供应的同时,精装修住宅推广范围的增大,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仅今年,国内就浮现出了多城市万科楼盘陷“质量门”、宜兴万达精装房质量差返工、南京保利楼盘装修标准缩水一半等一系列引起全行业关注的装修质量问题。作为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近年来也屡屡曝出各种质量问题,让购房者对精装修住宅的信任度也大为降低。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精装修商品住宅缺乏全面的验收程序和标准,甚至关于精装修房屋的交付标准也是模糊的,装修质量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也不清晰。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以规范和指导市场消费行为。

  目前精装房的标准还不明了。到底什么是精装房?什么程度算精装?精装的材料规格、质量要符合什么要求?目前来说,仅仅只是停留在装修方面,似乎唯有空壳,实际上是不是“精装”谁也不知道,这也让一些开发商钻了空子。

  解读

  精装认定标准尚缺失

  ——那到底何谓“精装修”?

  早在2002年,原建设部曾出台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实施细则》,鼓励取消毛坯房,推行精装修房。该细则提出“精装修住宅在交房屋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但这个细则并未涉及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细则。

  住建部早在2008年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基于此,随后各地“精装房”的比例才开始逐年提高。当时要求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

  国内精装修房却因受质量与个性化问题困扰而难以普及。日前,住建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为规范精装修住宅市场,国家正在着手出台“强制性精装国家标准”。

  地方精装相关法规

  精装修房在验收上是否有相关部门或依据来规范?

  2013年1月,宁波市住建委又发布了《宁波市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试行)》。

  规定强调,样板间(套)作为成品住宅装修质量验收的参照标准,必须真实反映成品住宅装修档次和质量,并且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后60日内不得拆除。业内人士认为,精装修的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不适合搞“一刀切”。

  2014年7月,厦门正式施行预售新规细则,要求开发商在项目开工之前成立“精装修专项款账户”,已收取的精装修费用不能挪作他用,提取使用需要申报且全程受到监管。

  原本开发商可以将这个楼盘收取的精装修费用转移到其他楼盘‘填补漏洞’,但是现在不行了,新规规范了开发商的行为,同时也防止了烂尾楼的出现。显而易见,对精装修款项监管力度的升级,也从侧面加大了开发商的压力。

  精装考量开发商的良心

  精装修房,在商品房销售领域是一个通俗的叫法,严格的说法应该是全装修房。根据建设部《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的规定,所谓全装修商品住宅是指新建城镇商品住宅房屋在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

  业内人士表示,精装修房的装修没有相关标准,而毛坯房交房标准是国家强制性的,这就给一些开发商留下了投机空白。同时,精装房在保修方面也存在问题,部分精装房在交付之初没有问题,时间一长就有问题暴露出来,这时消费者就不知道该找谁解决了;相反的,毛坯房在装修时,业主能实时检查装修公司的进度、质量,装修完之后也有一定的质保年限,相对来说不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精装修楼盘的纠纷越来越多,亟需详细的政策性规范,重庆、河北、银川、上海、宁波、厦门等陆续有文件出台,虽然不能起到强制性作用,但是对于精装修纠纷能起到指导性规范。

  精装法规难执行,很难去界定法律法规。厦门相关法规是有可借鉴之处的,厦门于今年7月正式施行预售新规细则,要求开发商在项目开工之前成立“精装修专项款账户”,已收取的精装修费用不能挪作他用,提取使用需要申报且全程受到监管。原本开发商可以将这个楼盘收取的精装修费用转移到其他楼盘‘填补漏洞’,但是现在不行了,新规规范了开发商的行为,同时也防止了烂尾楼的出现。显而易见,对精装修款项监管力度的升级,也从侧面加大了开发商的压力。

  总结

  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精装修商品住宅缺乏全面的验收程序和标准,甚至关于精装修房屋的交付标准也是模糊的,装修质量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也不清晰。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以规范和指导市场消费行为。

  精装房需要得到长远的良性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对装修质检环节进行系统化提升,不仅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清晰的标准和质检程序,还应该加大检查力度。政府加快包括装修房标准在内的住宅产业化标准制定,只有建立统一标准,才利于行业平稳顺利发展。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