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材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
一、中国石材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石材行业自建国初期开始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布局了少量石材加工企业和石材机械企业, 石材产量仅仅满足国家博物馆、 天门广场等国家重点工程需要。改革开放后, 上世纪80 年代民营石材企业开始建立, 中国石材行业开始起步"进人9 0年代, 石材行业在全国兴建了一部分石材产业地"二十世纪初至"十一五0 期间,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建筑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带动, 中国的石材行业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通道"据统计, 2 01 0年销售收人超过2亿元的石材企业约50 家, 年销售收人超过5亿元得企业约2 0 家"全国三千多家规模以上(销售收人万元以上)石材企业销售收人达到20 7例乙元, 实现利润达154 亿元, 大理石板材产量达547 万平方米, 花岗石板材产量达30 826 万平方米, 石材出口2 155万吨创汇41 .4亿美元, 进口石材123 1万吨, 用汇2 .6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石材生产、 消费、 贸易大国矿山开采工艺技术和石材加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锯石机、 全自动抛光机、 矿山圆盘锯、 荒料装载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得到开发, 石材产品加工的自动化、 数字化、 智能化装备(红外线定位切机、 数控设备、加工中心、 全自动抛光线、 自动补胶生产线等) 等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得到大量应用, 推动石材开采和加工行业的生产工艺革新"同时, 与石材加工、 应用配套的辅助产品也形成系列化、 专业化开发, 石材胶粘剂产品、 石材清洗与养护产品、磨具磨料产品也得到较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通过企业整合、 关闭小矿山和小加工厂的治理整顿, 大型石材加工企业基本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石材加工产生的边角料、 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 以边角料加工制造的人造石、 石材马赛克产品成功投放市场以石材锯切及抛光产生的废渣和石粉为原料, 开发的建筑砌块、 砖等产品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具有一定规模的30 多个石材产业集群分布在福建、 山东、 广东、 湖北、 河南、 吉林、 河北、 广西、 云南、 四川、 新疆、 内蒙古等地, 福建水头、 广东云浮、 山东莱州等成为国内三大石材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石材产业集群的石材产量已占到全国石材产量的80 % 左右综上所述, 中国石材行业三十年来在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资金投人的情况下, 发展速度超过了各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超过了建材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二、 我国石材行业发展中的宽松环境
我国石材行业的宽松环境促使了石材业快速发展, 究其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原因, 在于改革开放为石材行业构建了民主、 自由、 宽松的发展环境市场自由、 宽泛"上世纪80 年代改革初期, 中国的石材产能、 产量与5 0年代几乎相等, 然而石材需求却与80年代其他行业处于同一水平, 市场遍布全国各地, 为石材产品提供了广泛、 自由的发展空间缺少相关法规、 标准限制"石材行业发展没有法律、 法规限定, 发展范围广泛、 分散, 仅对石材机械适用一般性机械行业标准, 对石材产品及其应用几乎没有任何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约束, 而其他行业在原有苏联经济模式下照搬了各种规定、规范和限制, 石材行业在没有标准的发展环境下是相对民主、 自由、 宽松的价格空间巨大" 由于石材产品没有标准, 需求方对石材生产更不了解, 供需双方价格信息极不对称, 市场供不应求, 石材的价格自由度高, 利润空间巨大产品贴近市场, 销售渠道直接"许多产品例如药品、 汽车、 陶瓷等商品的销售, 从厂家要经过省、 市、 县几级代理商才能到达客户, 销售渠道环节多, 各种限制多"而石材产品销售渠道直接、 民主自由, 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只有供需双方主政府只有鼓励, 没有干预"石材行业发展初期, 安全、 环保等问题并不明显, 政府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0 理念, 鼓励石材企业的设立, 进人石材行业几乎没有门槛, 几片瓦砾、几间工棚支上一两台锯就可以开个石材加工厂"自80 年代到上世纪末, 全国石材厂由一百余家迅速攀升到几万家, 到"十一五期间发展到近十万家"期间, 个别地方政府, 由于承受了安全、 环保方面的压力, 开始对石材行业的发展进行行政干预, 大多数石材产业地政府对石材行业实行了边整顿、 边发展的民主、 自由、 宽松政策协会代表企业, 维护企业"国家、 省及地方石材协会相继成立, 提升了企业获取信息、 资源、 市场的能力和企业自我维护的能力, 企业发展的自由度得到加强"首先, 协会不干预石材企业的生产, 不干预石材市场的运行, 而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维护企业利益,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调整结构、 提升技术, 并且通过凝聚企业发挥行业影响力, 代表企业对政府某些不合理、 危害行业发展的行政法规、 政策提出建议, 改善石材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上述6条是中国石材行业近30 年所处的真实发展环境) 民主、 自由、 宽松, 这种环境激发了石材行业的先知们的创业热情,开始了高速的资本原始积累他们借国企之舟船,在石材市场的海洋里大获丰收并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私有企业; 随着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逐渐衍生出了石材行业的完全市场化机制, 这一机制的诞生所产生的作用力与房地产行业的主力结合, 为资金少、 销售渠道不畅的大量民营企业提供了浪潮般的致富机遇, 推动石材行业在近30 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环境中迅速膨胀起来, 直至今天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材产业; 同时, 完全的市场化机制也为大型石材企业低成本转型房地产、 金融等高端行业提供了机遇, 为房地产、 建筑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投资石材企业提供了便利; 并且由于石材企业土地占用量大, 矿山、 荒料保值增值能力强, 进出石材行业的自由和低成本, 石材行业成为了许多民营金融机构的投资平台"而作为负有监督监管责任的地方政府在没有国家具体相关法规政策的情况下看重了石材行业提供的G D P和税收, 实行了"放水养鱼0 的鼓励政策, 直接或间接推动了石材行业的繁荣
三、 宽松环境下的石材业存在的问题
民主、 自由、 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推动石材行业急速发展的同时, 也为石材行业发展遗留了诸多问题部分地区在引导行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盲目性, 缺少科学的总体规划, 重视眼前利益, 忽视中长期发展"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问题没有有效解决, 矿山企业开山毁林, 毛石乱堆乱放, 加工企业废渣、 废水违规排放都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影响了当地百姓的农牧生产和生活, 村民上访事件不断发生, 激化了社会矛盾进入石材行业的门槛较低, 小作坊生产企业和粗放式经营模式普遍存在; 行业集中度低、 企业数量多、 产品同质化、 企业利润减少; 过度开采和浪费致使许多产业地资源面临枯竭; 并且由于管控难度大和税收增幅缓慢, 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抵制甚至敌视石材行业多数企业管理薄弱、 创新能力不强; 石材产品的标准化、 系列化水平不够; 产品质量、 档次与西班牙、 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在一些国际高端建筑工程中市场占有率不高; 全行业大而不强, 核心竞争力不足严重影响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环保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石材行业就会被政府叫停, 甚至被政府勒令退出; 行业创新不足也会被其他行业( 如陶瓷行业) 挤占发展空间, 导致行业自身逐渐弱化而退出建设、 建筑行业应用的主流市场"这些问题为石材行业的加速踩下了刹车, 为民主、 自由、 宽松的发展环境蒙上了阴影, 一些地方政府及行业内外部分人士对这种发展环境的合理、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对此, 石材行业各级协会领导、专家及各地企业家已经开始觉醒, 并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基本共识, 呼吁全行业着手有关工作
四、 推动我国石材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行业协会应积极协调石材企业及应用单位加速推动行业规范的制定( 产品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矿山开采等标准) , 鼓励机制、 技术、 产品的创新, 建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的依据; 引导行业自我约束、 自我规范, 推动全行业的健康、 科学、 可持续发展对于政府违法干预企业合法经营权, 石材企业要主动向协会如实反映情况, 石材协会要与企业凝聚起来共同扞卫合法权益"对于由于环保、 安全、税收等问题引起的企业违法事件, 协会应该积极参与协调, 站在有利于全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有限度地支持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 推动政府从石材行业前期发展的无法管理、 不想管理、 懈怠管理、 胡乱管理到今后的依法、 有序管理的转变, 继续维护石材行业民主、 自由、 宽松的环境) 石材行业发展的最大红利, 以此吸引行业外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低成本进人石材行业, 以市场自有的能量和方式逐步淘汰无实力、 无技术、 粗放型作坊企业, 实现全行业的成功转调总之, 行业协会、 相关单位组织、石材企业不仅仅是被动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 规定, 达到环保要求、 实行清洁生产, 更要主观上有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正如党的"十八大0 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0 "惟有如此石材行业的民主、 自由、 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党和国家及人民的认可, 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才能为全行业企业、 协会、 相关单位和组织长期共享中国石材行业才能继续开拓创新、转型升级, 中国才能由石材大国发展成为石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