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0”:以实践之名寻保障房变革之路
随着这个“明星课题”向“深圳1.0”的实践转化,它将指向一个持续稳定高质的保障房建设高阶,更指向一个行业正在发生嬗变的未来。
“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如此系统、深入、高难度的研究,且立意高远、体系完整,在国内现阶段有关研究中尚属罕见。”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课题阶段评审会上,以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副司长窦以德为首的一众专家纷纷给予高度赞许。
这项由深圳市政府委托,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下称“深圳人居委”)为业主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下称“华阳国际”)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下称“深圳总院”)联合中标的课题,早已是国内住宅产业化与保障房设计领域内的“明星课题”。
随着课题渐至收官,研究成果向实践应用的转化,成为题中之义。为此,课题组刚刚组织全市有关设计单位进行了专项交流与培训;更重要的是,按照有关部署,还将尽快落实6 8个项目进行试点。
而随着首批数个实际工程项目的规模化应用,课题成果有望沉淀形成深圳市“第一代”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化产品,为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建设提供指引。
“明星课题”寻路整体解决
“无论是保障房建设还是住宅产业化,都迫切需要顶层设计”
创新之都深圳,是我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自2006年获此殊荣以来,便长期致力于探寻一个行之有效的住宅产业化“深圳模式”。
“要把住宅产业化提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打造‘深圳质量’的战略高度,通过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建造,又好、又快、又省地为市民提供住房产品,提高住房品质”,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多次明确指出。
其中,“标准化的设计,既是实施住宅产业化的关键,也是深圳作为试点城市的重要突破口,更有益于为全国保障房建设作出贡献”,深圳人居委副主任张建安表示,“无论是保障房建设还是住宅产业化,都迫切需要顶层设计”。在此背景下,2012年,“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重大课题启动(详见本报2012年8月1日1版报道)。
深圳总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担任此次课题组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道,基于“顶层谋篇”的意图,课题内容系统庞大,涵盖境内外实地考察、入户调研、理论政策研究、模数化与模块化设计、精细化设计、厨卫标准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工业化研究、产业链整合、经济性分析等若干重要内容,并最终形成“1本图集 6项专题报告 3个推荐标准”的丰富成果。
“架构完整,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创新性与紧迫性,将为全国范围内的保障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推进提供重大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曾如是评价。正因如此,该课题早已获准立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度科学课题,备受关注。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标”,深圳人居委建设发展处副处长岑岩表示,“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课题,寻求保障房、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套具备推广价值的、‘五化合一’的住宅产业化整体解决方案与有效模式。”
理念创新谋求应用推广
“比具体方案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如何避免纸上谈兵,令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几乎是每一项理论研究难以逃脱的宿命般的追问。
华阳国际新事业部总经理龙玉峰介绍道,为了“接地气”,课题自始至终坚守“实而不华”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三大目标,形成了“标准化、工业化、精细化、绿色、BIM(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技术)”五大技术体系。
其中,标准化设计是龙头。课题按照35、50、65、80平方米4种面积要求,形成了标准型、紧凑型和舒适型3大系列共计12种标准化户型设计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完成10种户型组合单元平面图。每个系列户型的厨房、卫生间、阳台、客厅、卧室等功能空间都最大限度地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不仅实现了空间的高效精细化利用,还能通过多层次的模块组合方式,形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产业化住宅整体解决方案。
然而,“比具体方案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孟建民表示。“从一开始,我们便明确,所有的研究都必须遵循‘应用性’原则,必须与实际结合,与市场对接,与工法对接,与群众的真实需求对接。”
为此,课题组明确了“全过程研究、成本控制、工法对接”三大特点,从研究伊始便组织了数次入户调研,了解深圳被保障家庭的实际需求;研究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理念”,将标准化的理念从设计环节延伸到工法、管理等各个环节,并着力于成本管控,以提升市场可接受度;部品部件全部基于市场现有产品的整合与重构,确保了市场对接与强操作性……
不难看出,深圳致力于追求的,是一条高效率、低成本、适用性强、推广性高、符合民众需求的研究与应用并举的道路。
向“深圳1.0”转化
“深圳1.0”涵盖了目前保障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领域内的诸多待解难题,不仅具有本土意义,更具备全国范围内的价值溢出性。
“标准化设计的最大价值在于,为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建设提供快速的、可持续的、质量稳定的解决方案”,华阳国际董事长唐崇武如是认为。
按照部署,深圳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24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目前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如何同步提升保障房建设的速度与品质?如何确保为大量的保障房提供稳定的设计水准?如何彰显保障房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仅是深圳,更是全国各地普遍面临的难题。
基于标准化方式上的规模应用,是一河之隔的香港历经多年实践检验得出的先进经验。
深圳人居委建设发展处处长尹德潜介绍道,香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启了公屋的标准化设计,数十年来,历经和谐式、十字型、康和式等数代产品的沿革,不仅通过大量生产,为居民提供了可负担的租住房,加快了建设流程,还取得良好的经济规模效益。
从评审时取得的已有成果来看,专家认为,此次课题形成的12种标准化户型系列,有望为深圳提供“第一代”标准化保障房产品。
一方面,“这些标准化户型都基于大量的实际调研,是针对深圳特定人群、特定需求进行的专门化设计,同时结合了深圳本土的气候特点、户型特点、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等,体现了深圳特色,适宜本土推广”,孟建民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成果还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通过“中国明日之家·2013深圳保障性住房”的样板房搭建,得到了集中呈现与落地检验,现场备受瞩目,一致好评。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不懈推进,无论是在政策、标准、示范还是企业、市场、民众认知等方面,深圳都已经具备了规模应用的现实基础。
作为首次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孟建民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1.0会不断完善至2.0、3.0、4.0……”
“香港的标准化公屋产品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第六代”,尹德潜表示,“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研究成果的落地,只有在实践与应用中才能检验,才能发挥出真正效应,为广大群众提供高品质的保障性住房。”
“保障房与标准化设计天然相关,深圳的探索提供了在保障房领域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新思路与发展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发展处处长叶明表示,“深圳1.0”涵盖了目前保障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领域内的诸多待解难题,不仅具有本土意义,更具备全国范围内的价值溢出性。
或许可以想见,随着这个“明星课题”向“深圳1.0”的实践转化,它将指向一个持续稳定高质的保障房建设高阶,更指向一个行业正在发生嬗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