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办:土地流转管制用途遏制非农化 制定规矩

  当下,农村土地流转已成热门话题,资本炒地的苗头也开始出现。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过资本瞄准土地流转市场、加价倒卖农村土地的新闻,引发了 社会热议。昨天(1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农办副主任陈锡文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现在各方都想到农村拿点土地,炒点土 地,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锡文表示,“现在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到农村租了土地继续种粮的,很多土地被转租之后非粮化、非农化的现象必须要被遏制。”针对土地流转要有规矩,要有底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下乡应在适合的领域发挥作用,租种土地种粮不会赚钱反而赔钱,“农业不是个发财的领域,如果把农业当作发财的工具,是对农业的误解。”

  非粮非农现象将被遏制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此前,农民对承包地仅有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而这次权限进一步扩大至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由于土地能够进行抵押融资,潜在的升值空间吸 引了一大批炒地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土地炒作者成立空壳合作社,以承包地可以抵押、担保贷款为由,向外兜售“农村土地升值转手倒 卖赚钱”。

  陈锡文表示,“我们了解到确实有些地方在炒作土地,以各种各样的名义组建空壳合作社,说企业要下乡租赁农民土地。我们也在抓 紧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很多土地被转租之后非粮化、非农化现象必须被遏制。“遏制过后,很多人会看到农地在用途管制的情况下,再怎么转让升值也有 限。最重要的是避免农地违法改变用途,只要抑制了这条,很多投机心理就打消了。”

  目前,中央对资本下乡的态度是“有保有压”,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到,引导企业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合适的种养业,同时要防止资本进行非农化生产。

  陈锡文表示,真正发展大农业、发展粮棉油短缺农产品的生产,国家政策都是支持的,就怕是拿了土地之后既不考虑农民的利益,还改变土地的用途,“对粮食安全是非常大的挑战,对农民利益更是明显的损害。”

  针对流转制定规矩

  近年来,中国已经历多轮资本下乡的热潮,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而且容易留下烂摊子。

  陈锡文举例说,“我曾经到中部一省,此地产莲藕,市场很大。公司去农村租赁土地生产藕,将稻田变成藕塘种藕,结果两三年藕市场就过剩了,老板走人,稻田 变藕塘再恢复代价太大,没人管,农民的损失就很大。另外像有些企业下乡租地种桑叶,让农民发展养蚕,市场好三四年然后下跌,农田变成桑田,恢复代价也很 大。”

  陈锡文表示,不鼓励企业到农村去跟农民争夺有限的耕地资源,因为一家一户可以经营,而且可以在社会化服务的支持下,经营得也不错,“农民现在就业还不够充分,转移也有困难,所以要保障农民的就业。”

  朱启臻认为,中央支持资本下乡是在合适的领域发挥作用。资本下乡是要让龙头企业发挥龙头的作用,主要是在农产品的销售领域和品牌打造方面,而不是去种地。

  陈锡文说:“要避免伤害农民,要提交风险保障金,你不能一拍屁股走人。任何主体流转土地或者租赁土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用途管制,农地农用,不能随意改 变用途。”政策要逐步厘清,制定出规矩来。“让它流动才能激发活力,但是流动要有规矩,要有底线,这样就应该得到支持。但是突破了底线,损害了农民利益, 损害了农村的基本制度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