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河开通水巴 你赞成不?

   打造一颗起搏中山城市的“心脏”,岐江新城概念持续升温,继概念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中山广播电视台昨日在奥园举办“岐江北发展高峰论坛”。规划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周剑云教授认为岐江北部有较好的区位和开发条件,但开发时需注意保护水系等自然特征。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杨国明教授则建议在岐江河上开通水上公交,便捷市民又投资少。据了解,《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也提出中山未来要大力发展水上交通。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剑云:要保护好水系等自然特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周剑云教授,是岐江新城概念规划的评审专家之一,长期关注中山,上世纪90年代曾在中山市规划局担任副总规划师。他分析说,岐江北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城轨以及高速公路在此交会,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同时有足够土地储备,建设用地较为完整。

  “中山最早的规划,就是沿着岐江河来发展,因为当时水运非常重要。”周剑云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陆路运输的兴起,逐渐改变了这一局面,尤其是105国道修通后,沿线镇区飞速发展,于是中山形成“水轴”加上“陆轴”的十字形结构发展轴。但现在,随着区域城市群结构的变化,从中心等级结构到功能节点结构,城轨等交通方式带来的冲击,岐江北部地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他建议发展岐江北部地区,要着重研究和把握中山及岐江北部地区在珠三角的功能角色问题,要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特色。另外一个重点是保护强化水系等自然特征,创造有特色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以前我们羡慕香港,以为高楼、高密度就代表了现代化。”周剑云说,现在大家观念都已经在改变,而岐江北部自然生态非常好,值得在未来开发中加以重视。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副院长杨国明:水上公交便捷省钱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副院长杨国明教授自称是本土研究者,他更多地从中山角度来分析岐江北部地区的发展,认为岐江新城将与翠亨新区错位发展,给中山带来发展机遇。他提议发展水上交通,建议在岐江河上搞水上公交。“陆路日益堵塞,水上公交将是市民快捷出行的方式,而且投资少,又不占地。”

  杨国明说,岐江河从中山三桥至长江北路桥这一河段,完全有条件、有资源搞水上公交。他进一步建议说,中山还可以开展水上的士、水上游艇,打造中山的城市名片。据了解,在9月公示的《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中,水上交通也被着重提及。未来中山将通过航道扩容、港区建设、建水上巴士、游艇码头等方式,建立与周边珠江口城市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的边界水路联系。中山将探索发展水上巴士、水上快线及游艇码头,其中,初定“江海联运水上快线”共计6条客运线,全长约480公里;城市水上巴士系统也将沿石岐河、横门水道及近海开拓6条城市水上巴士路线,约60公里。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岐江河上搞水上公交,不能只看条件和资源。“关键是市民有没有出行需求,这个需要先做广泛调研,目前还不好说。”周剑云教授表示。

  voicePK

  “陆路日益堵塞,水上公交将是市民快捷出行的方式,而且投资少,又不占地。”

  ——— 杨国明

  “关键是市民有没有出行需求,这个需要先做广泛调研,目前还不好说。” ——— 周剑云

关键词:土地规划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