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罗立平:麓湖的“乌托邦”企图
【罗立平其人】:罗立平,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总裁。1962年底出生,15岁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进西南设计院,两年后上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1988年硕士毕业。在海南先在海南建设厅任职,后参与证券投资。90年代末与郎酒结缘,2000年在郎酒集团下组建郎信投资公司并成功运作成都数码大厦投资业务,2001年以职业经理人身份操盘4000亩的成都麓山国际社区。当麓山用近十年时间成为成都房地产界“第一名片”的同时,罗立平早已经开始着手麓湖生态城这一更宏伟的新项目的规划与建设。
罗立平在谈起项目时神情专注
新浪乐居讯 (编辑 郭莹)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亲密敌人》将一个原汁原味的托斯卡纳风格小镇呈现在观众面前,当许多人还在猜测这个看上去与欧洲小镇完全无差的“麓山国际社区”,到底是出自哪个一线城市开发商之手时,只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才了解,当初,为了保住这个名为麓镇的商业集市,他们的老大是怎样脸红脖子粗地站在桌子上与股东们争辩。
其背后推手罗立平曾在媒体上引用赫利克里特的话:“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中,因为任何一条河流的水都在不断流淌中。”
“我们绝不复制产品,水晶岗只有一个,逸翠谷只有一个,橡树坡只有一个,麓镇每个组团的产品也绝不相同……我们每一轮推出的产品都是绝版,这次不买绝不会有下次!”罗立平对于麓山国际社区采用的PUD(计划单元综合开发)的做法颇为自豪。而这种规划模式,也是这个占地数千亩的大盘的成功灵魂。
当麓山国际社区用近十年时间成为成都房地产界“第一名片”的同时,罗立平却早已经开始着手一个名为“麓湖生态城”的更宏伟的新项目的规划与建设。
在他看来,即便是麓山国际社区这样“名利双收”的项目,也有遗憾。
“高尔夫景观好看,但是它的参与性与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相去甚远。”罗立平说。
事实上,走到今天,“麓山国际社区”由于掺杂着包括银行融资和来自宝光系、达义房产两大股东的资金,话语权的约束,已经不能像资金来源更为单纯的“麓湖生态城”那样,带给罗立平更多的激情。
因为,只有掌控绝对的话语权,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才让罗立平觉得,他一直守护的某种“理想主义”,是有安全感的。
“从做麓山开始,我的人生目标就已经过了那种单纯为卖高溢价而开发项目的阶段,麓湖更是如此。在我看来,价格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麓湖能够完整表达我心中的城市观念。”他说。
即便他这样说,人们也丝毫不怀疑,麓湖未来的房价,无论任何产品类型,都将站在成都房价的金字塔顶端。
在业内人士看来,万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院派开发商。作为业界少有的建筑师出身的地产老总,其掌舵者罗立平除了拥有一段传奇的求学经历外,还有着科研工作者才具备的探索精神和持久力。15岁上清华,24岁同济土木硕士毕业,微博刷新12万次全部只转不评,做一个项目就坚持做了13年……连他自己都承认,自己的性格里,偏执、折腾、自虐的元素支撑他走到了现在。
30天“开窗期”,麓湖想表达什么?
2013年3月,一直保持着神秘感的麓湖,突然在罗立平的主导下,开设了一个为期30天的“开窗期”,在此期间,部分媒体、房地产业内人士受邀参观了此前从未开放过的项目样板区,其中包括已经以7800万元“秘密成交”的一套黑珍珠临湖别墅,这套整栋线条圆润、“无直角”的别墅,是美国知名沙漠豪宅设计师Patel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
有参观者在微博上这样写:“今天第一次看传说中的麓湖黑珍珠。感觉建筑师是个精神病偏执狂,对于住宅来说,它可能不是Dream House,但它是最容易让每个参观者因为嫉妒变成精神病的房子。他是病人,但却又能把住宅的精神完美融入一个怪异的空间。7800万,来之前以为暴利,看之后才发现这是全中国‘楼王’里最接近成本价的产品。”
“真正的偏执狂其实不是设计师,而就是罗立平本人。”万华投资的一位员工这样形容他的老大。
麓湖,到底想表达什么?
约好罗立平专访的那天,当新浪乐居的编辑到达设在麓山国际社区一号会所的“麓湖生态城接待中心”时,占地数十平方米的硕大沙盘正在被拆除,模型公司的团队将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为麓湖更换为标有新的道路体系的新的沙盘。
随着天府新区的加速发展,麓湖旁边规划的原有的道路体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他仍然报着乐观的态度:“我们试图让这个项目,由于水上城市的规划,变得更有意思。我们在地块中穿了一条水系,让这个水系还是变成一个网状的体系。我们甚至在水系中设置了公共交通渡船系统,未来在麓湖,即便是回家的路,你也有多种选择。”
“事实上,规划变更对麓湖来说,是制造了一些遗憾,但是,我们最初的城市精神定位并没有因此带来太大的冲突,它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城市体系。”罗立平认为,居住环境的打造,本来就不是麓湖的全部。
如今,“麓湖生态城”,这个在媒体上行事低调,保持着相当神秘感,规划15-20年兴建、居住人口将达到30万人的新型城镇,更多被外界看作一个总建筑面积超过千万平方米,未来房产销售产值将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的超级项目。这样的定位在罗立平的心目中是狭隘和幼稚的。
“如果说PUD是麓山的灵魂,那么‘产城一体’就是麓湖的灵魂。”相比单纯地制造一个房地产豪宅项目,罗立平更想让麓湖融入整个城市的发展血脉之中,并且成为这座城市产业升级和全新生活方式的导师,“七年前,我们就为政府做出了周边几十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议,这样做显然不是规则之内的义务,但我们希望政府可以接纳我们的建议。”
“我们的战略比产品更强”
时间倒退到13年前,罗立平第一次邂逅如今麓山国际社区所在的这块土地,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他,这块承接龙泉山山脉余支,与中心城区距离不远不近,又尚未被开垦的荒凉土地具备他心目中理想城市的所有元素。当时,汽车刚刚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对国外城郊城市发展轨迹了若指掌的罗立平敏锐地意识到,一个由城市半径缩短导致城市变迁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在十年前,当成都的城市发展规划还停留在“向东向南发展”时,罗立平和他的团队就联合当时世界上一批著名的城市规划师,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成都、绵阳、乐山南北走廊的城市群观念,这种观念,与目前成都的大体规划奇妙地吻合。
“我只愿意在这个区域里发展,这里有我对这个城市和对这个区域的判断。”从01年第一个项目麓山国际社区到07年麓湖规划构想的提出,从城郊化居住模块的落地生根到新兴产业链条的日臻完善,柯布西耶关于卫星城市的理念一直在得到印证和补充。郊化的第一步是居住先跳出城中心,自成一体,这一点麓山做到了;接下来,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将迫使麓湖朝一个造血功能完善的新城市转变。”
然而,理想和利益总是会在现实中发生激烈的冲撞,房地产圈“快产快销”理念开始让罗立平的城市理想显得格格不入,即便在万华内部,有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项目,为什么不“建一套卖一套”?
“现在城市中心,交通堵塞,城市污染问题严重,即便你再有钱,在里面居住也十分难受。例如北京上海,有人在市中心CBD工作,在郊外买房,每天花2、3个小时在路上,有什么好?太不好了!但是新型城市就可以规避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创造财富。”
“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希望住得舒服一点,人性化的高端服务配套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决定定居在这个地方。”在罗立平看来,高端产业的外移导致人才外迁,给城郊崛起创造了条件。在世界上,硅谷、尔湾成为整个美国最富裕、税收最高的区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我宁愿做慢一点,因为我相信伴随我们项目有足够大的规模,在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后,企业的收入也会回大幅度增加。”
“无论是麓山、麓湖还是未来的海南麓海、麓滨项目,它们放在另外一个地方,即便是同一拨人,也很难复制。”罗立平说,“人不是万能的,很多项目找我希望我提供一些咨询,甚至是合作开发。说实话我认为有些东西可以做,有一些东西不可以做,我可能有一些东西比别人做得好一点,但是对我来说,我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你做一个事情,你首先判断这个事情能做不能做,在哪做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说给一个东西我就做得与众不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站在时代的前沿,你能洞穿未来,你能看到这个城市的演变,你能创造一个东西,而且能坚持做下去,能把它落地,我觉得这个东西,这个能力是更重要的一点。所以很多人都说,我们公司都说产品作得很好,其实我们的战略比产品更强。”
他认为,这和只有茅台镇可以酿出茅台酒,是一个道理。
“不能容忍罗立平,就做不了麓湖”
罗立平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市场的肯定——麓山的销冠之路,不仅仅是在成都,也是首个连续三年成为“全国单盘年度销冠”的楼盘。10年了,麓山仍位居这个区域销售榜首,这也使得众多麓山人在抱怨他事多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他的远见。就在麓山成为成都楼市最热的话题时,罗立平却开始谋划一个新的项目——麓湖。
在2013年3月“开窗期”前,在成都各大媒体广告版上,一直鲜见它的面孔,在任何业内八卦都会迅速传开的业内,也完全扑捉不到他走漏的任何风声。
正如一部预谋已久的贺岁大片,在尚未杀青之前,外界很难窥见一斑。“开窗期”后,有幸见证麓湖进程的522位行业人士都表现出异常的狂热和兴奋。“黑珍珠让每个参观者因嫉妒变成精神病”、“7800万,卖得太便宜” ……不加掩饰的辞藻不断撩拨着人们的好奇。
麓湖,到底是一个什么项目?
“总部经济是这个项目区别于麓山的关键性一点,建设生态城和创意文化的发展是他的血脉,某种意义上说,麓湖更接近卫星城。”
“没有产业就难以留住高端人群,创意产业的引入对麓湖来说至关重要。”说这句话的时候,罗立平的眼神变得十分坚定。足迹踏遍了几十个国家的他,对国外创意产业对城市的影响十分清楚。
“城市是人类创造很特别的东西,它能把所有的好东西装在一起,能融合发展,但是最终来说城市的问题也很严重,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解决它,一直都无法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像这种做法,它肯定是有效的。”
“创意、设计相关的部门这一块跟财富的创造就像是U型曲线的两端,麓湖的使命,就是怎样将它们连接起来。”
在罗立平看来,成都是一个非常特别地地方,长久以来,这里出产了一大批具有自己个性思想的艺术家、诗人及学者。它拥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扎实的文化基础为麓湖创造非常好的生存条件。“成都人很挑剔,这和他的品味和要求有关,但是也正是这种挑剔才能出现好东西”。这个城市拥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文化的基础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我们一个生存的非常好的条件。
其实,罗立平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挑剔的人,很多时候,他对一个细节的坚持,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在公司内部,他经常被批评“乱花钱”,原因是,为了找到一个完美的合作设计方,他可以花费几百万遍寻全球;为了做出一个令自己心里想的过去的作品,他可以将一栋别墅的造价弄上数千万!
“很多人不能理解当初为何我要将麓山分组团来卖,其他开发商的别墅项目都是简单在中间画一条线,区分成几个部分就买了,但是我觉得,麓山的每一个产品线都是独特的东西,他们通过道路、景观、高尔夫球场的弧形线分成许多有机的单位,从这一角度来看,每一条产品线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
罗立平说,当初这样卖麓山,许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因为目前,房管局对房产预售许可证、开工许可证都给出了多重限定,由于每一个组团开工情况、建成时间不一样,一个组团一个组团的售卖,势必会给下属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但是没有人可以拗得过罗立平坚持,因为他觉得“只要是一个好东西,再麻烦都要做。”
“麓湖的逻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罗立平的偏执;罗立平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投资这个项目的老板能够容忍这样一个人。”成都一家代理行的人士这样说,“中国地产界很难再去复制麓山与麓湖,因为这不是拿块同样规模的地就能做出的项目,快速回笼资金几乎是绝大多数地产项目的目标,而罗立平不用担心他的老板用这样的目标来压制他的想法。这真是让人嫉妒的一件事情。可以这么说,不能容忍罗立平,就做不了麓湖。”
“我需要创造一个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们这种理念,在外人看来比较极端的,我也自嘲比较偏执,但是没有办法,任何一个梦想,任何一个理想主义的东西,你不用几乎近乎偏执是坚持不了的,对于我来说,任何一个妥协,都会让我感觉是一个遗憾”。
在罗立平看来,万华的产品卖的好是理所当然,因为它背后,拥有其他开发商无法比拟的战略和预见能力。“能不能坚持梦想,能不能坚持当初定下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发展下去的关键,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