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昨天还在沉睡 今天就开始钱荒
由于全国各大城市楼市成交量不断攀升,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也呈快速增长状态,杭州、广州、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频现公积金贷款难,多个城市公积金出现缓贷甚至断贷的现象,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挤提”。(10月11日新华社)
存了多少年的住房公积金,好容易等到了买房子的机会,却因为“钱荒”的问题而变成了空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一直“嘴硬”,表示并没有什么“钱荒”,但是,要么遇到“三四个月也申请不下来的公积金贷款”的现实逼仄,要么遇到“连续两年都收紧贷款政策”的无奈,出现“挤提”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笔者所在的济南,千人挤爆公积金管理大厅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刚刚还在“沉睡”,怎么突然就“钱荒”了呢?去年上半年,有数据称我国住房公积金结余9000亿元。这说明,至少在一年之前,住房公积金的利用率并不高。从“沉睡”到“挤提”,对于公众而言,拥有太多太多的信息盲区。每一位想用住房公积金的市民都想得到这样几个问题的答案:住房公积金到底有没有闹“钱荒”?如果真存在“钱荒”现象,用于刚需买房的占多少比例?有没有挪用住房公积金的现象和可能?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必须要回答清下面两个问题。
一者,部分地方政府,是不是将公积金挪作他用?地方政府挪用住房公积金,并非稀奇事。早在2009年,住建部、财政部等7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将公积金挪作他用的一个通道。而事实上,此通道一旦打开,一些省市并不会只局限于保障性住房的修建上,还将公积金用于铁路、公路等基建投资。那么,对于闹“钱荒”的地方而言,是不是政府挪用了公积金,应该对公众有个合理的解释。
二者,楼市升温,全国各大城市楼市成交量不断攀升,这些现象到底对住房公积金的“钱荒”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多地房地产市场成量价齐升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北京上半年新房成交更是高达4.5万套,创近4年同期新高。急剧膨胀的购房需求导致今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快速增长。但实际上,众所周知的是,“限购”盛行,房价高得离谱,想做房奴都难,不消说无资格买房,而有资格买房者也包括相当一大批是在利用商贷。因此,楼市升温到底给公积金以多大影响,还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公积金的管理,关乎百姓福祉,关税政府公信力。因此,有必要担心的是,公积金“钱荒”别荒芜了政府公信力。常识必须要重申,住房公积金,属于市民的个人财产,每位市民对之拥有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利。任何人、任何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都没有权力去挪用老百姓的个人财产用作其他。否则就是在违法。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众多商业银行,只是代管公民这份私人财产的一个服务性机构,它的作用不能仅仅限于办理手续,更主要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当好这个“管家”,必要的时候,还要对积金运行现状做出负责任的说明。
参加乐居看房团 买房真的有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