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街街道改造旧街新生 骑楼蜿蜒似水流年

  年龄:

  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

  位置:

  惠州桥东,全长730米,宽14-18米

历经数百年兴衰沉浮的商贾之地水东街,已经走到了历史转身的节点。南都记者陈伟斌 摄
历经数百年兴衰沉浮的商贾之地水东街,已经走到了历史转身的节点。南都记者陈伟斌 摄

  水东街位于惠州桥东,全长730米,宽14-18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街上有整齐划一的骑楼。这条街道曾是惠州唯一的大街,近年实施改造,一部分骑楼被翻新,另外一部分目前还保留原貌。

  来由 江东填地成街

  水东街,东西走向,东接惠新西街,与水东南路互交,西接东新桥,全长730米,宽14-18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由于水路畅通,它一直是惠州重要的商业街,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被代替。

  明朝吴高在《惠州修路记》中这样记述:“耆老善士告予曰:昔水东地势低洼,宋守钱酥筑作平直,郡人便之……”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明代惠州进士吴高听老者说,今水东街北宋时仅是一片低洼,行人不便。惠州太守钱酥将这些洼地填平拉直,方便行人。

  据《惠州市城市建设志》记载:“1928年改建的水东街保留较为完整,建有划一的骑楼,使整街两边成两条长廊。骑楼上住人,下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忧雨。”水东街的骑楼也颇具岭南建筑特色。当年,苏东坡就是从这里踏上惠州的。

  抗战初期,日军侵袭惠州,一把火烧掉大半条街及200余间骑楼店铺。1941年水东街又一次遭日军破坏。从那以后,老街就不如往日。

  现状 街道改造旧街新生

  2009年,水东街正式大规模改建。改造后的水东旧街区,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恢复古老城市风貌,新的水东街区,将集休闲、旅游、居住于一体,形成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特色街区。

  现在,水东街一期改造已经完工。二期三期暂时搁置。一期改造后的骑楼规格整齐,还保留着古旧风格。二期三期的商铺仍在正常营业。走在街上,偶尔能发现有小贩占据街头一角,卖着城市里早已不多见的小玩意,其中包括小石磨。商贩们向顾客推销;“这种石磨既能摆在家里做装饰品,又能用来磨点豆子自己做豆浆”。

  街上的时光很是悠闲。一些店主在店内摆了个小电视,由于店里空间有限,这些电视机大多被挂在墙上,或者安装在进门的门框顶部,看上去别有一番滋味。大中午少有客人,店主打开电视机,在或聒噪或悠远的电视声响中,靠在一张竹椅上,安静地小睡。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