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启动仪式

提要:中国的快速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在推动养老的产业化发展。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这是继7月1日新《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颁布执之后、“养老”作为产业得到的最高政策层面的支持。至此,养老产业正式成为政府明确支持的一个新兴“朝阳产业”。

  袁昕:谢谢尹稚院长。那么,刚才尹稚院长对清华产业板块以及清控人居集团做了简要的介绍,在人居建设上来讲,核心的问题是人,那么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应该说关注老人,关注养老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产业,也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跟各位共同的在这个行业,在这个产业上有更多的发展。

  那么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车伟先生来致辞。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张车伟

  张车伟:尊敬的尹稚董事长,谢寿光社长,还有吴晶妹院长,以及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上午好。我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对在座的各位付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这个养老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启动仪式表示欢迎和感谢。我们研究所是社科院下属的三十多个研究所之一,我们成立于80年代,自成立以来我们的研究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我们国家人口与劳动相关的问题,为咱们国家的决策服务。党中央国务院也曾经对我们社科院提出了三个定位的要求,我们也是严格按照这三个定位的要求来努力的实现我们的定位。这个定位的要求,第一个是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第二个要成为我们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第三个要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智囊团,大家可以听听这三个定位非常高,我们二十多年来应该说一直努力希望能够为这个,按照这三个定义的要求做出我们的贡献。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所在人口与劳动经济相关的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的成果,在社会上,在决策的领域也发挥了一些重要的影响,现在我们所设置了七个相关的研究室,涵盖的学科领域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等很多二级学科。我们出版两个专业杂志,一个是我们的中国人口科学,另外一个是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今年年底要创刊,就是劳动经济研究,我们还出版了一个学术年鉴,中国人口年鉴,出版了一个人口与劳动问题的绿皮书,这个绿皮书我们已经出了十几期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就是想探讨出版另外一个蓝皮书,中国养老产业报告的蓝皮书,我希望这样的一个蓝皮书不仅仅能够成为我们研究所出版系列当中一个品种,增加的一个品种,我们更希望像刚才云总所讲的能够打造成为一个我们,解决我国养老产业服务的产研结合的平台,进而能够为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和产业界和服务于我们的政府决策。我觉得这是我们真挚的目的。

  当然,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我们研究所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中国养老问题在我们国家探讨了应该说是非常早了,我们在80年代就做了我们国家第一个大型的中国养老的,老龄化的抽样调查,这个抽样调查是第一子中国做的最早的一个养老的调查,应该说积累了最早的一批的资料。从这个2004年开始,刚才我看陈教授是台湾的,我们和中国研究院,原来是张京华那边后来转到经济研究所,我们一直做一个抽样调查,已经近来了十年,主体是代替关系,代替财务流动和养老的居住安排,台湾做这个调查也是做了更长的时间,我们在大陆选择了浙江、福建进行了调查,2004年一直跟踪调查五千人,到现在不到四千人,也是比较多了,我们今年第四轮的调查今年还要开始,这是我想这样一个调查委我们研究养老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的详实的资料,这样一个资料没有完整的开发,我想我们蓝皮书可以第一次把这个资料进行公开使用,并且做一个深度的挖掘。

  大家知道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老龄的规模,人口规模非常大,而且中国也有自己的文化、经济、社会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解决我们中国的养老问题可能还需要由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刚才尹总也将了这个需要我们中国的各界人士共同探索,才能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养老的道路。大家知道这个人口的老龄化实际上是全世界的人口变化的一个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当然也是中国,不管我们的人口政策,大家也在讨论,是不是要变,我向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政策无论变不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国情和事实。

  联合国的预测也表明在201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达到了7.7%,规模超过了5个亿,达到了5.3亿,而全世界人口的增长率是大概1.2%,老年人口增长率2.4%,高过一倍。当然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主要是八大国家,比如说日本,60岁,50岁超过了20%,德国和意大利也是。

  我们国家的预测,2013年年底,今年年底会超过15%,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今年年底会超过10%。2020年的时候,这两个数字分别会达到18.9和13.36%,你可以想象我们的速度在全世界来讲是非常非常快速的,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虽然达到了高峰,但是这两年已经开始下降了,这个比例如果按照十五到六十四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的话,2013年是73%,应该说是历史上最高点,2013年过后,我们就开始下降了。

  也可以说从今年过后以后我们所谓的人口的红利基本上就逐渐的要消失,这对我们的经济社会来讲都会带来严重的一个挑战。这就是意味着我们老年人口的比例会逐渐的上升。我计算了一下衡量65岁的人口和15到64岁人口相对关系来讲的话,2013年65岁占的比例之2013年是13%,2020年19.5%,2050年的时候达到54%,换一个说法,要供养一个老年人口,用劳动人口,今年用7.3个劳动年龄人口会养活一个老年人口,现在的政策,按照这个预测的话2050年的时候就有1.8个,不到两个人养活一个65岁以上的人口,这样的状况应该说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减缓,这个在全世界的经验都应该已经说明了,更重要的是养老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老龄的增加,社会的财政负担会加大,同时也会抑制我们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老龄化同时还会带来我们医疗和照料费用的上升,家庭规模的缩小,对老年人口的照料能力下降,人口养老维持这种福利和健康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家庭的成本也会非常非常高。

  应该说人口老龄化这个挑战不光是对我们国家,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我想说的是中国面对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会更严峻,严峻一个方面是因为我们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刚才已经说了。另外我们老龄化的规模更大,同时我们国家这个人口不断的老化的同时,老龄人口的内部也在老化。过去我们说老年人是60岁以后是老年人,今后的老年人是80岁以后是老年人。所以随着我们寿命的提高,由此带来的养老、医疗、照料的负担是非常非常重。所以这样一个挑战应该说全世界到现在为止,没有谁有一个完善的解决的方案。

  从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要应对这两个挑战也是大家要共识的,我觉得有两点要做好,一个是保持经济的继续的持续的增长,这个问题应该说从我研究经济来讲并不是特别担心,尤其是从现在到今后,我看到十年,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我觉得我们经济仍然是在一个正确和快速的轨道上,不管现在短期的经济形式怎么样,产能过剩,金融风险等等这些问题,我觉得都会影响我们短期的波动。但是从长期的来看,我觉得中长期来看这一点不是特别担心。

  另外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这一点来讲我们现在应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然我们的养老保障还不是很完善,还缺乏底层的设计。但是我想仅仅做好这两点还不够,还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养老机制。不能完全靠政府养老,也不能完全靠家庭和个人,传统上来讲解决这个养老问题家庭来讲,西方模式说主要靠政府,这两种可能都是难以为继的,缺乏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到一个良性的健康机制,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把我们养老,老龄化的问题当成一个产业来看待。刚才李总已经谈到了,我觉得这个平衡的设想我觉得非常高兴,你们能够从实际运作角度来讲把它作为一个产业链来考虑的时候,我觉得养老的问题就是走上了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一个机制。实际上这样一个机制在我看来就是要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医疗需求、服务需求的问题。

  如果你能够在这个轨道上解决了我们的养老问题的话,我觉得我们就等于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可持续的养老的发展道路。如果把养老产业作为产业来看待的时候,涉及的面就非常广了,涉及到投资、消费、融资各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还社涉及到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医疗需求,服务需求怎么样得到满足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不能说世界上有一个已经走好的模式让我们拿过来看看,把它来改造一下就能够成功。我觉得没有这样一个模式。我也到西方各国看过他们的一些养老的机构。看到过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我去芬兰看到他们的养老机构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非常大的负担。现在欧洲很多国家他们的危机某种根源上也可以追溯到养老问题上没有完全的处理好。养老金太高了,希腊、西班牙这些国家造成了我们政府的债务危机,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地方。这个程度上我觉得没有一个,日本更不用说了从90年代开始进入衰退,和他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非常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那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有责任立足于我们的国情找到中国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有幸和清华同衡共同,共襄盛举,我们启动这样一个养老产业的蓝皮书,希望在此能够做出一些我们的贡献,所以在这里我要讲,我代表我们蓝皮书的一个发起单位,实际上衷心感谢我们清华同衡对养老产业的蓝皮书的这样一个大力的支持与合作,今后我们就变成一家,因为是一个合作的单位。同时要感谢我们的社长,我们也策划了半年的时间,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同时也要感谢我们北京的信用协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在座所有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这样一个蓝皮书能够成功,能够达到刚才所讲的,在我们的产业发展中能够成为一个平台,服务于我们的学术界、产业界、决策领域。能够为我们国家养老和产业顶层设计贡献力量。也希望这个蓝皮书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关键词:清华同衡  养老地产  报告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