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启动仪式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尹稚
尹稚:尊敬的张车伟书记,尊敬的谢寿光社长,尊敬的各位来宾,清控养老产业,清华同衡的养老产业论坛已经有四年的历史了,最近发生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清控人居建设集团的组建,使得清华大学对这个板块的支撑有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所以今天我首先花几分钟时间把清控人居建设集团目前的情况向各位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一个是我们是谁,第二个是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三个是清控人居对养老产业的思考和设想。
我们是谁,首先是清华大学的背景,作为中国的大学为什么要办产业,这其实是我们和国际上大学最不一样的地方。新一任清华领导班子上任以后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方针,就是清华的校属产业是清华大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去年七月首次召开了全校的产业工作会议。开始明确提出来清华产业应该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是清华大学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起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最重要的职责,这大概是清华办产业三十年来第一次纳入到这样一个高度。
十八大以后,也提出来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发挥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等,这些为学校所办的产业明确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从清华历史背景来看,1980年全国高校第一个科技类产业,当时很土,在清华南门收购一个卖冰棍的旧厂房开始办我们的企业,一直走到今天,整个清控的年营业额突破了四百亿,同时学校提出来按照专业平台,专业板块的模式新组建一系列的专业化的产业集团。按照学校目前的产业发展计划,大概是人居建设集团,环境保护集团,核电能源集团,生物医药集团优先组建的几个板块化的集团。动手最快的是在今年的三月份我们完成了清控人居建设集团的组建,并且在七月份开了新闻发布会,从目前的清华控股的产业格局上来看,这是未来可能在清华控股这样一个唯一的清华产业窗口下出现的一系列板块型的集团。他会根据成熟的程度,干部队伍的培养程度陆续完成对一系列板块的组建。
目前这个集团注册资本六个亿是中国第一个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大型产业集团。是清华大学跨学科的一个平台资源,支撑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目前我们并购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华环境院,清尚建筑工程装饰集团,并且在着手组建新的清控人居的环境科学研究院,瑞献文化院等等一系列的咨询服务机构,以及跨城乡发展当中的策划、规划、建筑、装饰、施工、城市运营这样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定位是服务于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或者是说服务于中国的城乡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建设重大决策的资讯研究,通过广泛的学科合作和行业联合综合解决重大工程问题,不断的提高学术与实践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这就像我们在建院之初提出的指导方针一样,书呆子办产业,叫做以学兴产,以产促研,产研助学,产研辅政。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提出了明确的营业目标,是五年之内营业总额会超过一百个亿,拥有四千到五千人的高素质团队,这不包括施工团队,我现有的施工团队还有差不多两万多农民工。与地方政府合作,介入城市的托管、运营、全程负责城市的新区,产业园区的策划和设计、建造、运营、托管,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各级政府提供更为优质,更为全面的服务,设计的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归结一下基本上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比如说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智慧城市的问题,生态城市,畅通城市,山水城市,各种文化名城等各种问题,我们围绕这些主题仅仅扣入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全程的咨询服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把集团分成三大板块:一个是人居工程的工程建设,这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一个板块,关注的落地的问题。第二个板块是人居环境的咨询服务,这是我们清华传统的优势项目,第三个板块是人居科技板块,是围绕着数字城市,智能交通、数据医产、辅助决策等等提供大量的科技产品。目前围绕着这个相关的全新的公司,在年底有四到五家完成全新组建,这是我们管理层的经营领导班子的总裁、副总裁、专副总裁的一个分布情况。这个集团整合了清华大学社会经济、艺术、人文、科技工程等等一系列综合学科,以规划、建筑、景观、环境、优势业务为核心,逐步拓展照明、能源、文化遗产、工程、科技、传媒等等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集团优势。这个服务流程我不展开讲了。
清控人居成立以后会向清华同衡一样,会继承清华同衡关注中国养老事业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之所以我们有这样一个选择,是从我们的切身体会中感觉到目前中国并没有为老龄化的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益加速的中国老龄化进程以及中国特有的人口结构的这样一个特征,都促使我们必须加速行动起来。比较快的推进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清控人居在养老产业方面会利用好清华同衡养老论坛,养老产业论坛这样一个有良好基础,良好历史背景的平台,同时我们也看到养老产业发展报告对行业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讲中国并没有准备好,我们既有未富先老的问题,也有长期执行的特殊人口政策,造成了青年劳动力不足,养老的财务比例关系不正常的特征,同时我们的养老服务虽然探讨了很多年,但是客观上讲,我们的服务体系并没有形成。有了不少分支型的点状的探索,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具体到产业而言,很多的朋友跟我讲,说白了,中国现在还没有产业,只有一些零星的探索,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导思想。这些东西迫切需要从政府角度来讲出台更多的鼓励政策,形成各种类型的政策的顶级架构,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养老产业从雏形出现到加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政府来做,中国的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也会改变我们的政策环境,改变我们的养老产业的社会生态,促进这个行业能够加速发展。
清华同衡这些年来作了一系列的产业推动工作,比较早的成立了专业化的研究所,就是说清华同衡养老产业养老地产研究所,组建的融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家构成的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并且多次主办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的论坛,各种行业沙龙,围绕着不同主题,共同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清华同衡在继承的情况下一定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养老产业,形成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路,最重要的是利用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来推动一系列项目的具体落地,包括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与运营,全龄化的社区的规划、建设、运营,老年友好型的城市片区的规划设计和运营。能够实现从策划品牌,合作品平台,最终发展一个真正能够落地的产业平台。
这次我们非常有幸能够参加养老产业发展的报告,也就是说大家讲的蓝皮书的编制工作。我们认为这个对行业的发展是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一个处在起步阶段的行业来讲,他是非常需要理论上的指导,需要数据的支撑。同时也需要面向国际,成体系,成系统的总结和提炼。虽然中国的实践还很稚嫩,但是国际上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同时也需要从一定的学术高度审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这个蓝皮书能够在总结国际,国内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给出前瞻性的指导。这个蓝皮书的编制过程中,人居建设集团也好,清华同衡规划院也好,以及相关的二三级产业机构也好,将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这本书的编写,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