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新城:以独创的开发模式 造汕头发展新契机
东海岸新城海堤抛石施工现场 |
东海岸新城吹填施工现场 |
塔岗围片区鸟瞰图 |
新溪片区西闸站施工现场 |
□ 广东建设报记者 吴琼 见习记者 陈璐 实习生 刘晓楠
以河口治理、海堤建设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开发,西起海湾大桥、东至澄海莱芜岛,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4平方公里的东海岸新城,2012年7月,即在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中》被列为省重点海洋建设项目。随后,又在省政府批准的《汕头海湾新区建设工作方案》中,被定为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
自东海岸新城全面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汕头市政府与央企中国交建结成战略投资伙伴关系,采取一体化投资建设、土地收益共享的全新合作模式,积极推动项目顺利建设。未来,这座从海上兴起的新城无疑将为汕头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契机,打开新局面。
扩容提质 助推发展
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大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汕头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在此情况下,在总规划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东海岸新城范围内,有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将通过“围海造地”方式形成。对此,东海岸新城项目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未来这片新围填的陆地上,将可带动产业人口20万人,容纳居住人口30万人。这对于汕头市人多地少、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的矛盾,无疑能起到缓解作用。“扩宽城市发展空间,是提出东海岸项目重要的目的之一;规划建设东海岸新城,更是汕头创新城市开发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扩容提质、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重要精神的一项重点任务。”
据悉,东海岸新城以汕头新津河、外砂河为自然分割,分为新津、新溪、塔岗围三个片区,且各自定位。其中,新津片区定位为汕头海湾门户、城市游憩商业区以及高品质的滨海住区;新溪片区则作为东海岸新城的核心功能区,构建城市商务和行政中心,同时附带滨海住区;塔岗围片区将作为新城重要的功能区、城市文化中心以及度假游乐生活区。三片区各司其职,将东海岸新城营造成为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行政文化中心以及生态型的海岸新城。张学龙指出:“新城未来将容纳包括金融、商贸、信息、科研等在内的‘十大产业’,实现建设转型升级新汕头、打造发展新高地、构建区域服务新平台以及展示区域中心新形象的‘四大目标’。”
此外,项目通过堤路结合的方式,建设防洪防潮海堤24.59公里。对此,项目指挥部负责人表示,此后,消除汕头在防汛防台方面存在多年的隐患,是提出东海岸项目的另一目的。据称,新建的海堤,其标准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工程建设任务重
施工协调工作多
东海岸新城项目静态总投资额约为151亿元,建设项目包括海堤、吹填、闸站及河涌等水利工程、以及市政主次干道、连接桥梁及相关地下管网配套等工作。记者了解到,按省、市会议精神要求,新城建设的三个片区水利工程建设合同工期为24个月;项目市政主次干道、堤路结合滨海大道以及相连接的桥梁建设的合同工期为42个月。2013年项目建设需基本完成三个片区海堤、闸站、围内吹填、河涌建设工作以及各片区的征地拆迁工作;同时启动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对具备土地出让条件的片区将实施部分开发用地的招拍挂工作。
在建设任务重、开发周期长、施工时间紧的情况下,恶劣的气候环境、施工条件等给项目的顺利推进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据介绍,在项目推进中,主要遭遇的困难多来自施工现场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该项目的施工区域地处易受东北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的地带,导致水上作业难度大。另一方面,该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佳。砂源不足及石料场供应紧张等客观原因,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此外,在规划区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给征地拆迁工作带来一些难度。除了上述问题外,东海岸新城项目用海及工程基建程序报批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政企密切合作 创新建设模式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汕头市政府选择采取“政企合作”的投资建设模式。据了解,2011年4月,汕头市政府通过公开组织项目投资建设主体的招投标,大型国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中标。5月17日,汕头市政府与中国交建在汕签订东海岸新城项目的《投资建设合同》(后简称《合同》),标志着东海岸新城战略合作项目全面启动并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为此作出了“精诚合作,共创未来”的重要批示。
记者了解到,汕头市与中国交建的“政企合作”方式既不同于常规的BT模式,也不是BOT合作模式。实际上,在东海岸新城的项目建设中,政企的高度合作、资源的高度整合无疑是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同时,一体化投资建设、土地收益共享的新型投资合作模式,也为汕头破解了发展的瓶颈,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一大保障。“政府拥有资源,而央企具有高水平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张学龙评价说:“在此情况下,通过双方的切实合作,一方面带动了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帮助政府避开经济风险,减轻财政负担。”
根据《合同》内容显示,中国交建投资投入项目建设资金,按要求实施工程勘测、设计、建立、施工、采购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汕头市政府则主要负责项目协调、服务及监管,协助完善项目前期手续报批等工作。据了解,按照《合同》约定,投资建设形成的全部土地将全部交由政府收储,其中可开发用地由政府方组织招拍挂出让,土地收益由双方共享。由此来看,汕头市在积极探索融资提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同时也灵活采取合作模式,对当下的城市运营和综合开发无疑带来一定启示。
据项目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55亿元,形成陆域面积超16平方公里,抛石堤约24公里,扭王块吊装超23公里。建设的三个片区的抛石海堤已实现合拢,其中,新津河河口改道工程完工并已通航。同时,7座闸站全部开工建设,项目市政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可以说,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先后两次亲临东海岸施工现场视察,特别是在2012年11月20日视察项目时强调“东海岸新城对汕头来说是决定前途和命运的项目”,对项目提出“初见规模、令人鼓舞”,“精心规划、从容建设”的殷切期望。今年3月2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亲临项目现场视察,对项目规划定位和进展情况表示满意。7月2日,省长朱小丹同志再次莅临项目现场视察,对项目建设取得的规模予以充分肯定,要求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吴琼、陈璐、刘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