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环保局“偷梁换柱”建豪华办公楼

提要:“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是一个不到150人的地级市直属机关局(正处级),却投资25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人均办公面积近100平米。娄底市环境监察支队,正科级,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5名(从局机关原定事业编制中划转);

  “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是一个不到150人的地级市直属机关局(正处级),却投资25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人均办公面积近100平米。”举报人引用2009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称,“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局(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平方米。局(处)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据此规定,娄底市环境保护局属严重超标准建设。”“尽管该大楼被冠以‘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的名义偷换概念,但无论挂什么羊头,都改变不了其卖狗肉——超标准盖豪华办公楼的实质。”有关人士如是评说。

  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清理检查政府性楼堂馆所通知”,这是从1988年颁布的首个楼堂馆所“限建令”——《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起,25年来已发布的第10个国家级“限建令”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圈定了本次整顿的两个重点:今年3月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新批准或新开工建设项目;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前,已批准并开工建设和尚未建设的项目。

  娄底市环保局人员编制147人

  记者从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娄底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确定的通知》(娄政办发{2010}48号)中了解到,该局共设11个内设机构。

  该局机关行政编制为39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总工程师1人,工会主席1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2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兼纪检组副组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1名。纪检(监察)机构行政编制在局机关行政编制总额内单列。

  机关后勤服务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

  娄底市环境监察支队,正科级,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5名(从局机关原定事业编制中划转);

  娄底市环境保护监督站,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46名;

  娄底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编27名;

  娄底市机关车辆排污管理站,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编7名;

  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建筑面积约16124平方米

  娄底市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12月21日发布的工程施工招标公告称,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基地办公楼建设工程已由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娄发改投[2010]484号文件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市财政拨款及自筹解决,并已落实。招标人为“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招标代理机构为“娄底市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名称: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基地办公楼建设工程;建设地点:娄底市新星南路以东、桑树街与桃圃路之间;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16124.48平方米 (其中地下室3248.46平方米),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投资约2480万元;工期要求:360天(日历天);质量要求:合格工程。”

  国家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早有明确规定,2009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第十三条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的使用面积,不应超过下列规定:”其中第二项第(二)款明确规定“市(地、州、盟)级正职:每人使用面积32平方米。市(地、州、盟)级副职:每人使用面积18平方米。直属机关局(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平方米。局(处)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显然,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基地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即使娄底市环境保护局及所辖两市两县一区全部工作人员入驻,也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标准,属典型的违规超标准建设。

  人们不明白的是,“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办公楼(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怎么就能顶风违建呢?发改委的批复是否被篡改?明明是娄底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大楼,为何却被称为“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办公楼”呢?

  法规科长:“不是办公楼,是环境监控中心”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于5月9日上午前往娄底市环境保护局进行采访。政策法规科张科长未待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就牢骚满腹地说,“你们记者这一段到底怎么啦?前几年不见有记者来,我最近就接待了十几批记者。”

  记者接过张科长的话说:“一个机关、单位,记者去得多,也许是做得好,值得宣传;也许是问题多,值得媒体关注。”

  随后张科长问记者是什么事?记者便将群众举报娄底市环境保护局违规超标建设豪华办公楼的采访意图告诉了他。

  张科长说,那个不是办公楼,是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里面含有办公室,当然局机关也在里面办公,不会再另修办公楼了。环境监控中心里面有会议室、实验室、在线监控机房。再说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大楼是经娄底市发改委审批的,手续齐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至于国家标准“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局(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平方米。局(处)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的规定,张科长说照这个标准所有单位都会超标。

  随后,记者根据张科长要求将要采访的内容,即环境监控中心会议室、实验室、在线监控机房占了多少面积,人平办公面积等写了一个采访提纲交给他。张科长承诺争取在下周(即5月13日至17日之间)内给予回复。为了便于回访,记者请张科长留个联系方式被拒绝,经再三请求,张才同意将办公室电话 0738-8213131告诉记者。

  68天6次催问没有等到娄底市环保局的回复

  5月16日(星期四)下午,因未等到张科长承诺的回复,记者便拨通了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科0738-8213131的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张科长。

  张科长告诉记者,因为相关领导出差没有回来,回复函还没有签字。“因为回复媒体的东西,我们要慎之又慎,不能出半点差错。你那天不是留了电子邮箱吗,搞好后会给你发过去!”张科长在电话中如此说。

  因久未等到娄底市环保局的回复,5月28日上午11时许,记者又拨通了该局政策法规科的电话,询问娄底市环境保护局的“回复”。张科长说,还在搞,搞好后会发给你。记者问:“您5月9日说,过几天就可回复的。怎么20天了还没做出来呢?”张连忙推脱说:“我还有事,搞好后告诉你!”就匆忙把电话挂了。

  6月9日、6月18日、6月25日记者电话联系政策法规科,每次都是以“老板不在”、“老板出差”为由推脱.7月1日,记者再次致电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科,一位姓陈(音)的先生说:“’回复‘函件在刘局长那里,到时发给你。”

  直到发稿时止,记者没有得到娄底环保局的回复。

  豪华办公楼禁令如何成了“纸老虎”?

  湖南工程学院正厅级督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法学专家朱培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科张科长讲‘手续齐全,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说法根本是站不住脚的!即使娄底市发改委审批了,但《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有关办公楼的解释非常明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根本不是豪华办公楼的遮羞布。”

  “地级市环保局果真需要这么大的办公楼吗?”朱培立教授认为:“娄底市环境保护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仅百多人办公,即便除去地下部分与业务用房,人均办公面积也是严重超标的。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办公室面积“国标”,正部长级别的官员办公室使用面积不能超过54平方米,县长书记不能超过20平方米。作为县处级单位的娄底市环保局,即便是局长也只能比照县长书记使用20平方米的办公室,而娄底市环保局办公楼面积超标数倍。”

  对于民间资本建设的高楼大厦,我们或许无权干预,对于政府动用公共经费建设豪华楼堂馆所,理应得到纠正。而且,豪华办公楼与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宗旨背道而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认真查处豪华楼堂馆所。一批批豪华楼堂馆所被曝光,一批批责任人被处理。以民生为本,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了社会主流声音。而娄底市环保局却反其道而行之,打着建设“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的名义修建豪华办公楼,其决策者,不是不知道不可以建“豪华办公楼”,也不是不知道兴建“豪华办公楼”会遭受民众反对,而是在权力、金钱等私欲主宰下,彻底扭曲了执政为官应有的政治观、大局观和价值观。正因如此,逆中央政令而动、逆民意而动的“娄底市环境监控中心”就建起来了。

  新加坡《海峡时报》在报道财政穷县安徽省望江县在建面积“超过8个白宫”的豪华办公大楼这一案例时说,官员们从开发商那里拿到的“回扣”是总工程款的15%。

  至少在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的案例中,官员插手重大工程项目可获利益之丰厚可见一斑。据媒体报道,张治安先后3次收受同村老乡王家山的贿赂110万元,而后者正是通过行贿得以承揽阜阳“白宫”、皖西北商贸城、生态园等颍泉区的重大工程项目。

  要遏制住部分决策者的豪华办公楼情结与利益冲动,功夫还在曝光之外,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紧缩财政预算,不能让豪华楼堂馆所建设总是不差钱;另一方面,要对相关决策者与责任人严肃追责,使他们认识到,建设豪华楼堂馆所不仅浪费公帑,自己也得不偿失。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