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紧抓绿地发展青春期 加速海外投资
“绿地仍处在一个青春期快速发展阶段,今天的成长后面还会持续。”
“对企业来讲,适应环境、营造环境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就是要适应环境顺势而为,逆势前进。”
7月12日,站在北大演讲台上的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身姿笔挺,声音果敢。在一连串爽朗的笑声中,迸发出的是他一贯的激情。从2000万到接近3000亿,张玉良用了20年带领绿地挺进世界500强。从当年的小舢板,到如今跨界地产、金融、能源的产业航母。如今,张玉良带领绿地再度起航,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瞄准世界,乘风破浪。
明年挺进300强
2012年7月,绿地集团在成立20周年之际跻身世界企业500强,迈入世界级企业。在收获无数的美誉与掌声之后,站在聚光灯之下的张玉良带领绿地能否续写过去20年的传奇,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种关注并非多余,回顾中国企业世界500强发展史,在中国大企业集体跑步前进的历史大潮里,不少中国企业在进入世界500强之后不仅没能获得增长,反而盛极而衰,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对于后500强时代的绿地发展蓝图,张玉良早已胸有成竹。2012年7月,绿地20年庆典上,张玉良带领绿地集团上下选择归零心态,提出2015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挺进世界200强的目标。
“20年后再出发”并瞄准更高目标的绿地,再次用超常规的速度显示强劲的发展。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绿地集团以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2.48亿元的骄人业绩连续第二年成功入围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59位,排名较2011年上升了124位。在上榜的95家中国企业中,绿地排名增速是最快的。
“绿地明年增长依然很快,明年的财富500强中,我们有望进入2字头。”张玉良表示,今年绿地集团的收入将达3000亿元,其中地产收入预计在1600亿至1700亿元。“我们很有底气、很有信心地觉得我们还正处在一个青春期、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今天的成长后面还会持续。”
“顺势而为,逆势前进,企业才会有好的发展,这是我非常深切的经营体会。”张玉良表示,近年来,绿地围绕市场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海外投资等制定的针对性战略部署同步推进,并经由市场印证逐步收获,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新的提升和拓展。
青春期的绿地大步流星,掌舵人张玉良的日程依旧紧促而忙碌,7月12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未来大讲堂上,张玉良做完演讲,并为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捐赠了100万元,张玉良又立即赶赴下一场商务谈判,“下周还飞美国,我们美国有几个项目还在考察洽谈中。”张玉良说。
打造智慧城镇
回顾绿地21年的发展史,“顺势而为、逆势前进”的发展理念贯穿绿地成长每一步。早在2005年,楼市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调控压力下,绿地开始为优化产业布局的尝试与探索。绿地果断将能源视为第二支柱产业,成功在能源领域一展身手;2008年国务院启动金融改革,绿地再次借小额贷款公司,杀入金融领域,并成立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目前绿地已经形成规模的地产、金融、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全部进入收获期。
在房地产主业,张玉良按照“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的理念,抓住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带来的新机遇顺势而为,从“新城战略”、“超高层战略”到“产城一体化战略”,绿地集团始终在政策导向和城市发展需求中,发掘并获取竞争优势。7月16日,绿地集团隆重发布“智慧城镇计划”,并与IBM、中国电信、思科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成立绿地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心。
在地产板块,绿地布局一、二线城市、主攻商办及刚需、产城融合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张玉良表示,从产品结构来看,刚需住宅及一、二线城市商办项目销售已经占据主力,特别是商办产品在房地产板块销售增速超过80%,在绿地地产总额中占比继续超过40%。
加速海外投资
继续做大国内市场,张玉良并不缓步于此,而是登高望远,进一步着眼全球市场,带领绿地在全球大舞台上大展拳脚。
今年5月,绿地集团将自主酒店品牌推向欧洲,两个月后,就与全球最大酒店管理集团之一的西班牙MELIA集团就酒店资产置换签署谅解备忘录。绿地把西班牙巴塞罗那、马德里两家酒店收入囊中,为其加快拓展欧洲市场及境外酒店市场奠定扎实基础。
“两个酒店的房价(标间)是1600~1900元/间/夜,这种水平的酒店在北京每平方米资产价格5万-6万,但西班牙方面开价才2万至2.5万,相当于资产缩水一半。我们拿了三到五年后,想卖就卖掉,想经营就继续经营,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张玉良表示,“目前是海外投资房地产的绝佳窗口期。”
按照“用国外资源做中国市场的海外延伸”的商业模式,张玉良带领绿地甄选洽谈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一大批优质潜力项目,为加速推进全球化经营夯实基础。
“预计年内可确定的新增海外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累计海外项目投资将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张玉良表示:“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最终的目标,绿地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的门槛,走出去可以充分地利用国外资金和获得较高的回报率。目前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振,正是国内实力派企业投资海外的好机遇,同时也为将来的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对话
楼市调控应从宏观着手
记者:在刚刚公布的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绿地集团已连续第二年成功入围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59位,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24位,对于这样的表现,您如何看?
张玉良:除了得益于中国经济总体发展较快以外,“顺势而为”是关键,绿地按政府导向继续做产业转型,实现房地产主业与综合能源、金融等多个产业稳定增长。此外,在房地产主业内部,区域上聚焦一、二线城市,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记者:绿地集团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中找到发展机遇?
张玉良:对房地产来讲,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非常正确,但城镇化绝不能离开房地产,也不可能离开房地产,经济转型要做工业地产,旅游产业发展要做旅游地产,养老要做养老地产,都依托地产。比如产业地产,成长空间没有5年、8年、10年时间也完不成,住宅地产仍然持续发展。
记者:对于过去十年楼市调控,您如何评价?
张玉良:我觉得调控从总体上来讲是有成果的,但也有很多不足。虽然说持不需要调控观点的人不是很多,但调控不成功的观点说得倒是很多的。我认为调控是需要的,但调控只调房地产解决不了问题,应从宏观着手。
记者:近年来,不少国内开发商纷纷到海外发展,这些举动也引发了国内楼市进入瓶颈期的担忧,对此您怎么看?
张玉良:不是说国内市场不好做了才出去,而是国际上现在有很好的空间,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最终的目标。现在中国有大量的旅游和移民需求,有了这一块需求,以后全球化更容易。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