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遴杰:雾霾警示:多管齐下治理城市污染

北京连续重度污染的雾霾天气让大家反思城市发展引发的环境恶化问题。解决人口承载过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要减少污染,通过技术手段消除污染源或减少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要控制住人口的增长。

杨遴杰

杨遴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建设报》专栏作家。

  1月16日《中国建设报》之《一周评论》

  北京连续重度污染的雾霾天气让大家反思城市发展引发的环境恶化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企业污染排放、城市机动车数量与燃油品质等多方面因素,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城市增长的边界问题,城市能承载多少产业,容纳多少人,城市的规模如何控制。

  城市的发展都是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人口集聚,城市蔓延生长。在此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的保护,随着产业规模与人口活动的增加,尤其是汽车的普及,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带来的往往就是恶性的污染事件,比如伦敦的烟雾事件,洛杉矶的化学烟雾事件等,都和北京的雾霾产生的原因有类似之处。但是这些城市经过长期的治理,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说明这种污染并非不可逆。但是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精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拖延,当务之急是在环境没有好转甚至还可能继续恶化之前,城市发展的步伐怎么走。

  解决人口承载过多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要减少污染,通过技术手段消除污染源或减少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要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在前者还没真正见效的情况下,等于城市的污染总量还没有下降到安全的程度,城市人口就不应该再猛增,避免雪上加霜恶化局面。

  与之相关的新闻是北京去年住宅用地供应出现下降,全年成交住宅土地37宗,规划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34.5%。由此也引起了市场的激烈竞争,地价似乎有按压不住的趋势,开发商更是抱怨地价高或者拿地难。在其他手段并举的同时,要缓解地价走高趋势,土地供应量必须要上去,这也是国土资源部在房地产调控中希望不要出现地王而鼓励采取的方式之一。但是土地供应的增加、房价的平稳,相继而来的是城市更快速度的扩张,人口的更多增长,城市环境压力更大,宏观调控与环境改良似乎存在着方向上的冲突。

  如何来控制人口的快速增加?靠行政力量强制限定人口进入或者迁移常住人口都具有很负面的社会影响,而房价作为进入门槛应该成为一种市场性的选择方式。

  事实上,当前北京的房价已经很高,加上如此恶劣的污染和交通条件,城市的吸引力应该大减,但是事实上希望进入北京的人并未见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北京聚集了太多较高端的工作机会和较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比如各央企、跨国集团的总部大都设在北京,北京有很多好的医院与大学等等。而另一方面,从GDP的总量角度出发,中国的地方政府都希望扩大城市发展边界,招商引资,吸纳更多产业发展,这就带来了生产污染与人口增加。所以要减少污染,还需要重新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分散一些功能到外地,通过其他地区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吸引力。另外还需要考虑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GDP的追求应该转向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追求,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空间的梯度转移。

  可以这样说,在污染治理没有取得根本好转之前,控制人口是必须的,城市土地供应与城市规模扩张应该相对冻结,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污染的产生。在城市环境改良后,城市还可以再走向新型的发展之路。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