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鼓励仅停留在口号上 养老地产丛林中摸索前行
新浪乐居讯(编辑 王林)在沈阳,提到养老地产,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听雨观澜”这个项目,就像这诗情画意的名字一般总能给人许多联想,凭栏侧听风吹雨,好不惬意,听雨观澜虽不是纯粹的养老地产,但许多卖点却都契合,因此听雨观澜最深入人心的便是他的养老特性。
养老地产在沈阳的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为此我们独家采访到了大洋集团蔚蓝地产董事总裁孙刚,一同来听听这位养老地产吃蟹人的真实想法。
喜欢挑战新事物 进军养老地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人,不喜欢从众。前两年开始,业内及社会上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养老地产的概念,这就引起了我的关注。不过,听雨观澜并不是纯粹的养老地产,只不过我们产品的部分卖点非常契合养老需求。
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我国的养老地产发展比较滞后,表现在开发档次较低,配套和服务设施有限,专门为老人设计住宅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经验严重缺乏。其次,整个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整合度低,养老地产的必备设施和设备如紧急救护设备比较缺乏,更谈不上专业;最后,很多项目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对老年客群细分不够。
后来,从听雨观澜与林溪公馆开始,我们在项目属性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养老属性,
养老地产丛林中摸索前行
高土地成本的养老项目是不能与普通住宅相比的,普通住宅可以全部销售,而做养老地产的企业要做医院,还要做养老的配套设施,且价钱不能太高,持续发展也面临问题。
目前,很多政府机构都在大肆宣扬鼓励、支持养老产业,但多停留在口号上,由于当前养老行业的困惑尚未真正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还没有到不得不制定相关政策的阶段。正由于缺乏足够的政府支持,养老项目的土地优惠政策又尚未明确,目前投资机构运作养老地产的过程较为艰辛,有如在丛林中摸索前进。
养老地产尚处初级阶段路漫漫其修远兮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养老地产成功开发的关键就是:把老人留在家里,并且幸福并健康着。而把老人留在家里,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社区里的健康医疗保障以及可定制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而我们的听雨观澜及林溪公馆已经引入的蓝卡健康服务,就很到位地解决了上面的两个点需求。
另一方面,目前的养老地产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土地支持、配套政策的支持还不够完善,商业模式探索刚刚起步,养老建筑的设计尚缺少经验。这就决定了养老地产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地产行业进过不断地深耕项目,研究老年人,开发新品,提出更多的创造性想法并付诸实施。
听雨观澜与林溪公馆处于上升期 真正价值尚未被大众知晓
听雨观澜与林溪公馆的发展谈不上瓶颈,我们仍处于比较快的上升期。如果非要找个瓶颈的话,就是我们的高端健康服务提供商“蓝卡健康”尚未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及医疗行业完成全面的布局,真正的价值并未被大众所知晓。
看好养老地产 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切实支持
对于养老地产的前景,我是相当看好的。这从养老地产房企以及保险机构大力追捧养老养生地产项目的现状已经十分清楚。来自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阶段养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更多切实可行的支持,尽快结束养老地产的初级阶段,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康,康有所福”的老年社会和谐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