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利用经济属性及其经营战略探析
来源:中国太阳能网
太阳能热利用究竟应该属于什么领域?或者说应该怎么把他归类?一直以来,我们没有看清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自身的经济属性,包括很多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从业者。也正是因为对此存在偏颇或者误读,在未来有可能造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失策,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此,我们对太阳能热利用的经济属性及其经营战略略做探析。
一、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经济属性
人们对太阳能热利用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两大误读。
一是提起太阳能,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光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发电,实际上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拥有着各自不同的产业体系,就犹如足球和篮球,虽然都是球类体育项目,但都是独立的个体产业,不能将之等同。
另一误读则是认为太阳能热利用特别是最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属于家电行业,的确太阳能热水器从生产、售后、服务、营销、终端等各方面都与家电行业类似,但并不能因此就把太阳能热利用归于家电行业,因为太阳能热利用所涉及到的范围和领域比家电行业更宽更广。
因此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太阳能热利用既不等同于光伏,也不包含于家电,其自身是完完整整独立的产业。那么,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与光伏产业以及家电行业的属性区别到底在哪呢?
1、与家电产业的差异
与家电产业比较,太阳能热利用的“工程性”和“新能源性”尤为突出,也是与家电产业的本质不同。
家电产品一般都是单台销售,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进行使用,而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除去单台的销售外,工程市场在太阳能热利用中占很大的比重,如:民用集体工程,宾馆等公共建筑商用工程,工业企业用热工程,太阳能采暖工程,热发电工程等等。它面对的不是家电业的大众消费者,而是公共集体组织或政府,与家电相对比单机销售占比很小。
“新能源性”表现在使用过程当中,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是节能产品,而家电产品都是耗能产品;太阳能热利用与家电是在不同条件、环境下才能工作,太阳能热利用依靠太阳,而家电依靠电流,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家电产品的工作运行是要靠太阳能发电或者太阳能热发电来实现的。
2、与光伏产业的差异
与光伏不同的是,太阳能热利用的“市场性”。太阳能热利用是依靠市场需求诞生和市场化操作运营的产业,已经渗透到民用、工用、商用、政用等多个领域,是实现了市场化的产业。从根本上来说,市场需求是太阳能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光伏的推广90%依然靠政府的政策、补贴与强制。在使用上,太阳能热利用不但走进了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了贴近现实生活,而且正在向商用、工用方面发展,甚至太阳能热发电或在将业某个时段会很大一部分取代光伏成为太阳能转化电能的主要方式。
回顾太阳能热利用的市场化进程,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刚刚萌芽于实验室的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税收抵免、生产补贴、信贷担保、信息贷款等多种方式扶持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分别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了各种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新政府更是致力于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欧美各国太阳能产业早早走上了红火的发展之路。但是随着各国产业格局的调整和对太阳能产业支持力度的降低,欧美众多国家太阳能产业也开始出现发展的“倒坡”现象。这验证了单靠国家政策并非产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诞生之初,并未引起国家和政府注意,发展环境的差异导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只能靠科研人员的钻研诞生于实验室,并靠着民间力量实现了最初的产业化。诞生之初,太阳能热利用产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首先引起了城市里一批理念超前的环保人士的注意,他们成为太阳能热利用第一批消费者。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意识逐渐提高,加上一批生产制造企业在农村市场的艰辛科普,广大农民朋友成为了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第二批消费者。至此,中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市场逐渐打开。进入21世纪后,节能环保逐渐成为潮流,太阳能产业通过技术、产品、系统的升级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被更多机构和人士甚至政府部门所关注,在城市建筑中以各种应用形式引入太阳能这一新能源,以实现整个社会的节能减耗。就这样,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用三十年的时间一步步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升级。
“十一五”发展状况的盘点中,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对社会节能减排所贡献的效益有目共睹,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已然跃身成为中国节能型社会中的主流节能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向新的领域和方向扩展,如从户用向工程化扩展、从生活热水向采暖和空调扩展、从民用向工农业生产应用扩展、从低温向中高温扩展。这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对产业的需求。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市场需求才是产业发展最基本、最长久的动力。
3、太阳能热利用的经济属性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以产热标准结合产业使用领域划分为三维空间,即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和太阳能热利用高温。从产热标准上看,太阳能热利用产热温度0℃~80℃属于太阳能热利用低温;80℃~250℃属于太阳能热利用中温;250℃以上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高温。从产业使用领域上看,太阳能热利用低温适用于热水领域,太阳能热利用中温适用于热能领域,太阳能热利用高温适用于热电领域。
从太阳能热利用三维空间的产品类别上来看不但相互有稍许差异,也同家电和光伏有着差别。
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的主要市场是民用市场,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是目前最普及的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产品,其经营战略以科普和民用产品营销为主,给国民生计带来重大作用,各种表现属性与家电行业类似、但与光伏产业完全不同。
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市场主要作用于商用市场和工业企业市场,其产品类别横跨热水与热能,主要针对公共单位及工业企业,其经营战略以科普和工程营销为主,目前工、商市场对太阳能热利用中温需求迫切,其价值在于能够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增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表现形式与家电行业、光伏产业都完全不同。
太阳能热利用高温市场目前来看主要作用于“政用市场”,也就是说需要由国家宏观调配来对其进行推广和开发,其产品类别是热电,未来主要的客户群也是以政府为主的各部门,在当今能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是整个国家甚至地球都急需的新型清洁能源,其价值在与能够实现大范围的节能减排,结合现实情况,该阶段的经营战略是以国家高层部门的引导和科技营销为主。其表现形势与光伏类似,但与家电行业完全不同。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太阳能热利用的三维空间都与家电行业、光伏产业存在着诸多差异,并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类似就贸然对其进行归类,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拥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从诞生直至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属性,是其他任何行业与产业都无法将其包含或者等同的,概括来说,太阳能热利用的属性是市场化的新能源商品,兼具“新能源”与“消费品”的复合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