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卫:公租房建设迎来产业化最佳时机

  2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结束了公示一周的《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始收集、汇总反馈结果,以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近期将《方案》最终稿在全国发布实施。

  《方案》公示后第一时间本报专访了牵头负责《方案》编制工作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他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日本、中国香港等地住宅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经验及先进技术,并致力于将这些先进建设经验引入我国内地,以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

  在解读《方案》核心要点时,刘东卫强调:“保障房短时、量大、高品质的建造特点,是推进产业化的最佳时机。”记者:2011年全国保障房已开工1000万套,今年将建成700万套,通常情况下,这些工程的设计工作已做完了,《方案》现在发布是否有些滞后?

  刘东卫:的确是有些滞后了,但还是能发挥很大的指导作用。此前,由于大规模的建设要求和相关建设经验的缺乏,很多公租房存在着设计缺陷,建筑质量也存在问题,同时在成本控制、后期维护等方面也考虑得不够周全。因此,住建部在2011年11月18日就已启动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样图的编制工作了,3个月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已经是很快了。

  记者:《方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刘东卫:《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标准化设计,第二部分是标准化设计样图。

  标准化设计部分主要以楼栋基本形式及基本设计要点、楼栋公共空间基本设计要点、套型基本形式及其设计要点、套内各空间基本设计要点(卧室、起居室、阳台、餐厅等),主要设计了厨房和卫生间典型平面及其设计要点、厨房和卫生间立面展开图示例图。

  标准化设计样图中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样图,主要以单套建筑面积40平方米左右为主的小套型,每个样图包括设计说明、单元平面图、组合平面图和套型放大图,涵盖了多层、6~11层、12~18层及19层以上等不同建筑高度的样图。第二部分为组合系列样图,在标准化基本套型基础上,可多样性组合出适合不同建筑高度、不同用地要求的设计,满足设计的使用需要。

  记者:《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刘东卫:这次图集的编制,主要是结合公租房批量、短期的建设特点和经济性特点,突出设计与建造的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原则。

  我国目前的保障房建造情况,与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的情况很相似,即需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面积不大的经济型住宅,欧洲和日本的经验就是政府统一采用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方式建造。我国住宅产业化已推行10多年,一直不见成效,现在正是推行产业化的最佳契机。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产业化后,开发商可以通过大量采购通用化、标准化的构件和部品,实现成本下降和工期缩短,保质保量地完成保障房的建造工作。

  记者:《方案》在产业化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刘东卫:《方案》在产业化方面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提出了我国公租房标准设计要楼栋标准化、套型标准化和厨卫标准化。

  楼栋的标准化设计中,强调结构的规整化,也就是说结构体要方正,这样才能实现体型系数的优化,避免了采用内天井或小凹槽等方式解决采光通风问题,既有利于工业化实施,也可大量减少钢筋、水泥等材料的使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套型的标准化,则是要求套型内部应尽量采用轻质隔墙,采用空间可变性高的大跨度空间,以便住户灵活分隔空间来满足不同居住需求,且满足居住适应性等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厨房、卫生间则强调采用模块化,这样有利于厨卫的部品化生产与安装。

  这次《方案》的编制过程中,一直强调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把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放在首位,如在室内功能问题上,要求平面布置应优先考虑功能需要,比如在沙发和餐桌的取舍上,以餐桌位置为主,还应考虑冰箱、洗衣机、收纳空间的位置。

  此外,《方案》还强调所有方案必须满足现行的规范、考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要求。《方案》在可持续性方面,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层面上,结构专业、设备专业也都参与了进来,这就使得本样图可以直接转化为后期施工图。

  记者:要实现《方案》中产业化的具体措施,还存在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刘东卫:当前,公租房标准化技术滞后于公租房发展,已成为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瓶颈。要抓住国家公租房建造的大好时机和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在标准化方面的标准、规范等,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使标准化技术建设严重滞后于公租房发展的局面有所改善,并解决公租房在“量”与“质”以及保障、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