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软供应乏力 节后北京楼市持续萧条

提要: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12日),北京市期房住宅成交588套,成交面积5.7万平方米,现房住宅成交204套,面积1.7万平方米。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政策层面的利空传导到了楼市需求层面,购房者看空后市的心态得到强化,令需求难以提振。

  上周楼价同比降万元

  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12日),北京市期房住宅成交588套,成交面积5.7万平方米,现房住宅成交204套,面积1.7万平方米。期房、现房住宅累计成交792套,面积7.4万平方米,套数与之前一周(1月30日-2月5日)基本持平,但成交面积锐减了12.9%。上周一元宵节过后,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农历新年才算是正式结束,而且春运也已临近尾声,但北京楼市的成交量却仍一蹶不振,未有任何起色,成交面积还出现大幅下滑,究其根本是受到紧缩政策的长期牵制影响。

  在“京十五条”出台将近满一年的敏感时间点上,北京市政府还在着力释放利空楼市的信号,巩固既有的调控成果。上周六(2月1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为今年楼市调控定下了基调:“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防止出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另外,继去年10月广东佛山放松楼市限购政策朝令夕停后,上周日(2月12日)安徽芜湖的试探性救市政策在仅出台三天后便被迅速叫停,显示在目前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蛰伏待机的背景下,中央调控基调仍会继续收紧。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政策层面的利空传导到了楼市需求层面,购房者看空后市的心态得到强化,令需求难以提振。尽管如此,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且面临政府换届,一些开发商仍在期盼救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因而春节以后并未继续下调项目售价,打折促销项目的数量和降价幅度都没有继续扩大,是造成楼市成交量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另外,限购没有任何松动机会,虽然陆续有一些购房者达到了5年社保或纳税证明的准购门槛,但在看跌后市的预期下,并不急于出手,仍然选择观望。

  另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12日),北京市商品住宅的整体成交均价为19128元/平方米,与之前一周几近持平。不过,扣除别墅项目后,普通住宅/公寓的成交均价仅为17964元/平方米,仍呈下滑之势,同比每平方米降幅高达36.5%,环比也小幅下降了4.3%。

  任启鑫分析,限购令执行后,市场主流购买力逐步回归自住刚需,普通住宅和公寓的成交也集中于郊区的中、低端项目上,像上周继续热销的中弘北京像素、龙湖时代天街、合生世界花园等项目的成交均价都在1.5万元/平方米以下,这成为时隔一年,成交均价同比重度下挫的主要因素,反映出调控实现了楼市需求结构由投资投机转为自住需求的深度调整,价格的环比小幅下挫则更直接折射出楼市需求结构性调整的背后,房价正在合理回归的真实轨迹。

  1个月仅一个新盘入市

  调控下需求的严重疲软导致市场供应的持续乏力。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12日),北京市仅有K2·百合湾1个项目开盘入市,打破了最近一个月来的“零供应”局面,但新增住宅供应却不足百套。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项目在推盘之前,除了衡量项目积累的客户数量是否能够支撑实现开盘预售套数外,还要进行市场大势研判。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双节淡季等多个不利因素相叠加,使得1月份北京楼市的量价表现非常不乐观,成交量创47个月来的新低,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商对于前景的预判,也令不少企业重新调整推盘节奏,成为2月开盘供应乏力的直接原因。

  近日,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回归基准点,个别银行再次推出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这只能看做是总体调控从紧背景下的微调,并符合“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调控初衷。任启鑫认为,这对于不断加码的政策基本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很难扭转当下的低迷态势,不过市场存量巨大,企业资金压力也不小,预计2月中下旬的市场供应量肯定会有所增加,多数项目将选择被迫“强开”,价格也有望继续震荡走低。

  2.25新浪乐居"春季攻势"大型看房团火热报名中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