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中国查翔:老建筑让商业更绽放魅力
老建筑与商业的融合,切入点在商业逻辑上
新浪地产:讲到跟商业相结合的老建筑改造,您做了很多这类型的项目,能否具体讲讲老建筑和商业如何更好融合?
查翔:从商业基本的设计步骤出发,首先要顾及地块在城市里的位置和它将来的影响力,包括对对商业、交通、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必须全方面考量项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理顺基本商业逻辑,就是要解决好商业流线和功能。流线是指人流、车流等怎么进入基地,人流怎么进入综合体,再怎么分散到各个地方,再考虑怎么进行水平和垂直控制。功能就要讲究商业定位。要做什么业态、什么品牌?这些业态及品牌如何放进综合体?放在哪个位置?怎么跟动线发生关系?目的性、可持续性怎么样?
第三点才去做细节部分,比如形象、商业标识系统、商业的引导系统,。
老建筑改造为商业建筑,我觉得最好的切入点还是在第二点即商业逻辑上。建筑是最能承载城市记忆的一种载体,老建筑本身意义已经存在,所以一是要挖掘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情感共鸣、记忆等,匹配商业,形成一个独特的体验空间,让商业逻辑更绽放魅力;二,利用老建筑或建筑遗存形成具有唯一性的商业主题,通过唯一性引起消费力的变化。因为现在是体验性消费,不仅强调真实性功能需求,还强调在逛的过程中产生非目的性消费。
新浪地产:比如十六铺老码头等。
查翔:商业项目特别是有老建筑改造后的商业项目,其建筑设计如果能与定位、招商、运营等整体契合那个特定场所的需求时,项目才会成功。如果在一个高档的地段出现了品质、氛围较差的商业改造,是抹杀了其地段价值;而在一个非高端地段去一味强调高品质、充满艺术化的商业改造,也难免有曲高和寡、门庭冷落之感。
十六铺老码头把原有十六铺的建筑形式予以保留并契合现代的商业购物空间,满足停车、购物和货物不同流线的需求,是一种休闲、娱乐为主的中端改造项目;
武汉青岛路的商业改造项目相对更加复杂,牵涉到内部柱网结构的调整和屋顶不同高度、屋内不同水平标高的连接,来匹配未来的商业运营,定位要求是高端化的,故设计方面更加会去追求品位的生成;
衡山路天平路商业项目规模较小,关注的问题更多是每栋独立小楼的基本结构和商业功能的符合,再通过局部的一些外部空间处理,形成趣味化的购物空间,商业定位是中高端的社区化商业,建筑在强调品质的同时,也为休闲娱乐提供了条件。
新浪地产:老建筑改造成商业建筑,您觉得是一个好出路吗?
查翔:老建筑改造成商业建筑,可以有比较好的市场性支撑,运营、修缮性保护会有资金来源。但如果改造成文化或居住建筑,出资方比如个人或某些团体,可能就没那么市场化,亦很难对老建筑形成比较好的保护条件。故从这一点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和一个城市的规划、文物保护息息相关,要符合城市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
新浪地产:老建筑改造商业建筑,在材料运用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查翔:基本还是一些普通材料,比如石材、玻璃、钢、砖等,要使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材料来展现它可能存在的一些情感共鸣,如果用一些太怪的材料,就可能会剥夺老建筑一些应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