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全面竞争 2012攻城拔寨重在用户

正如雷军所言,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对整个终端产生巨大影响,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终端市场。对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做终端、做应用、做操作系统,这些都是基础,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来源:通信信息报

  对于智能手机而言,2011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苹果掌舵人乔布斯黯然离世;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微博)移动;苹果、微软、三星、摩托罗拉、HTC之间的官司纠结,禁售此起彼伏;惠普曾计划放弃WebOS,后又开源继续经营;黑莓手机陷入困顿;诺基亚(微博)和微软合作,芒果系统令人期待;微博手机、小米手机(微博)、云计算等相继呈现,国内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

  可以说,市场的竞争是全方位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运营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咬合乃至博弈、制造商之间的争夺更多是对产品和应用的体现,智能手机系统之间的攻城拔寨更多是对未来用户群体的抢占,而开发者之间的纠结是对各系统平台发展以及财富效应堆积的一种预判和期待。

  Android、苹果两强相争,当前市场很热闹

  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近日表示,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已经领先于苹果iPhone。颇有意思的是,在施密特发表该言论的房间里充满了iPhone、iPad和Mac。听闻施密特的这句话后,在场听众突然沉寂片刻,意味着他们对施密特的言论感到怀疑。对此,施密特表示,“巨大的出货量、高性能的Android4.0、较低的价格,以及众多手机厂商的支持。”显然,谷歌很在意Android是不是可以超越iPhone。

  笔者观察,当初谷歌推出Android的时候,就是想在智能手机系统领域做到最大。事实上,Android一度把市场老大诺基亚Symbian挤出历史舞台,而其在超越诺基亚Symbian之后就将实现这个目标。但苹果iOS带来的虽然就是那么单一的几款产品,几乎完全封闭的系统却让iPhone、iPad获得了强大的市场机会以及庞大的利润源泉,这都是谷歌所羡慕的。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Android的发展变得略有些迷离,当然这种迷离更主要的是合作伙伴对谷歌而言的,其有理由为自己的未来多筹划一些依托。这也是微软芒果系统或在市场上占据第三角的有力依托。

  对于谷歌而言,最终的竞争对手还是苹果。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发展迅速,但与苹果iOS相比,明显的劣势是还没有成为开发人员的首选平台,这不能不令谷歌尴尬。谷歌旗下Android应用商店AndroidMarket的累计下载量达到100亿次,不过苹果应用商店现在的下载量大约在200亿次,还存在差距。来自《福布斯》的文章显示,苹果iPhone的利润有58.5%是归苹果所有,来自中国国内的代工仅仅获得1.8%的利润。而Android手机的利润率也远远比不上苹果。对于Android来说,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一个方面,同步带来的利润如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其中有一个侧重点不同的问题,因为Android更在意的是市场份额和开源性,而苹果iOS是封闭的,再加上模式决定了其获得利润的机会更多一些。

  高端争夺,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曾经看到一则消息称,iPhone高额利润的背后,制造者却获得非常可怜的最少利润,而更多的利润被苹果等高端链路攫取。对于手机行业来说,芯片自然也是高端价值链的最直接受益者。事实上,我们看到ARM的异军突起就是沾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光,可以说没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火爆也就没有ARM今天的强势。因此,对于产业链来说,制造业的高端价值链里少不了芯片商的利益。

  近日,高通正式发布了面向大众智能手机市场的参考设计(QRD)生态系统计划,并通过新浪、腾讯、百度、阿里云、小米等18家合作伙伴产品展示了基于QRD开发平台进行优化的创新应用。这也意味着面向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StrategyAnalytics的预测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累计销量将达到40亿部左右;在中国市场,2011年第三季度,大陆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58%,达2400万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Gartner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中档及入门级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增加9倍之多。

  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在加大对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的投入,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比如入门级智能手机的设计方面经验有限、日新月异的产品换代和技术更新增加了上市压力、硬件和软件元器件的增加加大了开发、集成、测试和批准的复杂性、成本及所需时间。将资源和精力专注于产品差异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以最低的开发成本迅速进入市场。移动芯片市场未来的争夺将更加直接,ARM是不是可以继续领跑,要看高通、英特尔(微博)以及AMD是不是会加强在这个市场的投入。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力量不可小觑

  当智能手机开始流行之后,笔者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到这个市场,并且表现出越来越强悍的融合力度,把自身本来已经在传统互联网上运行很好包括在移动互联网起步阶段的走俏产品积极地和智能手机联系起来。当然,大家都在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走一走看一看或许是最好的途径,毕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当小米手机、阿里云、百度易、新浪微客、腾讯手机等等产品出现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场的积极态势。

  正如雷军所言,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对整个终端产生巨大影响,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终端市场。而进入终端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将呈现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互联网公司不再靠硬件挣钱,公司能够以成本价零售手机。其次,互联网公司节约大量渠道成本,以互联网的模式销售手机。笔者认为,打通产业链,引领既有的产品多渠道展现,是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手机的最终目的。比如阿里巴巴(微博)的云手机,直接嵌入了淘宝团购“聚划算”和“淘宝比价”等阿里巴巴的专属应用。

  国内互联网企业无论是在系统的自建上还是应用的整合上,都是聚集在自己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更多的应用拓展,把用户的更多终端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循环。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市场的关键点还是合作,合作的模式在未来可能成为主流,整个移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应该各有分工。热门的互联网应用在转移给手机用户的过程中特别有优势,比如QQ、微博、社交游戏等,但终端生产绝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对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做终端、做应用、做操作系统,这些都是基础,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谷歌  智能手机  AndroidMarket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