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房贷方面可实行“定向宽松”
商报北京消息(特派记者 李杰杨芳 孙晓伟 梁赓)“我今年带了十个提案,其中有六个还是关于土地问题……”3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尽管多年来持续关注土地问题,但蔡继明并没有感到尴尬,他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永久等待,“我建议修订《土地管理法(草案)》,允许集体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转让,以此来解决小产权房等难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成为稀缺资源。然而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蔡继明提到,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农村居民的住房(连同宅基地)不能抵押,亦不能向城镇居民出售,这意味着高达60-70亿平方米的小产权房不能进入市场,一方面堵塞了农民唯一能够抵押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房产的资本化,使他们的土地不能为他们进城落户提供财产支持。
对此,蔡继明建议,“修订《土地管理法(草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缩小国家行政性征地的范围,在符合法律和城乡统筹规划的条件下,应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和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面对政府征收农民土地的唯一根据是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一点,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就意味着非公益性的建设需求,可以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和开发商等土地使用者通过公平的市场交易来获得,从而增加农民的财产收入,为他们降低进城落户的门槛。
自从2011年1月26日“新国八条”正式出台以来,限购令已经实施一年之久。当前,全国70多个主要城市的房价已经止涨,重点城市房价普遍回落,楼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现在房地产调控的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面对10个城市微调越演越烈的趋势,如果进一步微调,可能会演变为大范围的政策放松。”蔡继明告诉记者,现在调控政策仅仅是初见成效,但价格远没有达到理性水平,一旦现在松动,可能会酿成房价的强力反弹,“现在国家还应继续加大调控力度不放松,但在房贷方面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定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