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的斯事件”后:电梯行业洗牌提前3年
提要:电梯行业的一场“大变化”,受“奥的斯事件”的刺激而提前到来。部分敏锐的国内厂商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维保的利润不仅会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会超过制造的利润,对于一些自己做维保的企业来说,这是个“大利好”;同时,这也是赶超外资企业的大好机会。
来源:经济观察报
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东恒时代小区,戴着安全帽的技术人员正在对电梯的运行和维保情况逐一进行检查。每一项检查结束,现场专家就在对应项目上打分:轿厢、井道、机房……
这不是通常的电梯安全年检,而是北京市正在进行的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质量监督检查。所有的现场抽查,都不提前通知电梯维保企业。
一切始自“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以下简称“奥的斯事件”)。7月至今,电梯维保质量突击检查在全国范围内不断进行着。
11月18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了一次电梯安全工作座谈会,中国电梯协会秘书长李守林透露,三菱、迅达等8大电梯制造骨干单位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电梯厂家直接维保或者授权维保的可行性。
正如前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所言,“如果不是这次事件的刺激,原本行业整顿还得至少再过三年时间”。
电梯行业的一场“大变化”,受“奥的斯事件”的刺激而提前到来。部分敏锐的国内厂商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维保的利润不仅会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会超过制造的利润,对于一些自己做维保的企业来说,这是个“大利好”;同时,这也是赶超外资企业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