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建筑需要由政府制定的低碳标准

提要:我们的目的是在中国找到合作的项目,愿意帮助瑞士的公司成为中国公司的合作伙伴,不仅仅关注中国的市场,还关注印度和加拿大、美国等市场。中国很多的房地产商应该了解住在节能的建筑里和住在普通的建筑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建设节能的建筑,因为我们知道节能的建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驻华代表处总代表Marco Rhyner在"2011年设备工程监理国际合作论坛"上谈到,中国的建筑需要满足一定的能效标准,特别是一些部委的标准。中国很多的房地产商应该了解住在节能的建筑里和住在普通的建筑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建设节能的建筑,因为我们知道节能的建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以下是Marco Rhyner的演讲全文:

  Marco Rhyner: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介绍一下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在华的项目。我的演讲更像是美餐之后上来的水果盘,里面没有太多的图盘和复杂的设计,更像甜点。中国的将来是非常有前景的,首先我介绍一下瑞士的环境科技。如果这些环境科技的措施能够在中国执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其次,介绍一下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第三,不同建筑的建设标准,在瑞士是如何实行的。

  苏黎世是世界上人口非常密集的一个地方,夏天有人在河里面洗澡,我想中国将来也会是这样的情况,河水也会变得这么干净。苏黎世人民在生活水平方面做的是非常好的,居住区是非常干净的,当我们爬山或者滑雪的时候,至少在山上有一个建筑在能源需求方面可以实现自我供应。比如,供暖和做饭方面。这样当人们爬到2500米以上的山峰的时候,依然可以在这里做饭,住的很舒服。

  在瑞士可以非常容易的获得来自水电站的电力,并且玻璃、纸张的回收率是非常高的,超过了90%以上。所有的固体垃圾都会被焚烧掉,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像中国这样采取填埋的方法。能源生产方面,90%以上的能源都是通过二氧化碳综合的方式产生出来的,其中有50%是来自新能源。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在过去的150年里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

  瑞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框架,很多环境科技公司规模非常小,但在创新能力和要求方面是非常强的。这样他们会找出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案,在瑞士进行实施。这些公司和其他的国际公司相比,创新能力也都是非常强的,并不落后。讲到公司创新能力,瑞士的公司是排在前五和前三的。他们希望能够进军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在中国找到市场,瑞士环境促进署愿意帮助这些小公司在中国实现发展。

  在道路和水上巡航方面,2011年我们有三个项目。现在已经完成了车辆跟踪项目,通过这样的项目我们开发出车辆,使用的是太阳能,获得了全球大赛的金奖。这是使用了太阳能的车辆。很多人可能听过这样的项目,在新加坡几个星期前进行了展出,现在在太平洋地区,最后会回到欧洲。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最复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这架飞机实现了全球的环行,使用的是太阳能,白天和晚上进行连续飞行。非常大的挑战是电池必须足够的强大,白天能够储存足够的电能,这样可以保证飞机在晚上也可以飞行。这架飞机会在2013年或2014年起飞,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见证飞机是否通过纯太阳能电池实现全球的飞行。

  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是由瑞士的联邦政府领导的机构,希望把新的技术介绍到外国,我们主要负责的是中国市场,我们也愿意找到对瑞士技术比较感兴趣的公司。我们平台与瑞士大使馆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瑞士非常好的科技促进的平台,我们的主席和中国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部长签署了协议,希望两个国家之间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我们的目的是在中国找到合作的项目,愿意帮助瑞士的公司成为中国公司的合作伙伴,不仅仅关注中国的市场,还关注印度和加拿大、美国等市场。

  这是启动仪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启动仪式。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总统,左手边这位女士将来会驾驶飞机实现全球的飞行,她的家庭非常喜欢冒险。她的祖父在20世纪坐着气球飞到天上,几千米高。她的父亲也是非常具有冒险精神,潜水到海下1000米,也是探入海底最深的一个人。她要做的是驾驶由太阳能为动力的飞机实现全球的飞行。我们也与中国的机构进行了合作,这张图是湖南环保局与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签署仪式。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项目,是北京的一个娱乐城。以前有几千个人在这里居住,开发的概念是把它变成一个休闲旅游的地方,有房地产和酒店。大家可以到北京西边的山里和自然亲切的接触,它是节能低碳的。这个项目正在审批,明年会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工作。

  结束演讲之前,介绍一下瑞士的建筑标准。大家听说过很多美国、中国的标准,创新性建筑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美国是最高的能效标准,可以节约60%的能源。在瑞士法律规定能效标准比美国还要高10%。也就是说,瑞士的任何一个建筑师在过去20年中都必须自动的满足最高的美国的标准。我们的国家标准比美国建筑标准高80%,部门标准比美国低75%。中国的建筑也是要满足一定标准的,特别是一些部委的标准,并不是这些标准有多么复杂,实际在北京的一些建筑当中已经采用了这样的标准。瑞士的建筑标准1998年就开始存在了,现在过了13年,有2万多个经过认证的建筑。在中国2万这个数字不是很大,但在瑞士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建筑也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建设。

  中国很多的房地产商应该了解住在节能的建筑里和住在普通的建筑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建设节能的建筑,因为我们知道节能的建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可能会多花一点钱,但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却可以节约很多的能源,这样能够解决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碳排放问题。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进行演讲,回答大家关于任何低碳技术方面的问题。谢谢!

关键词:低碳  碳排放  能效标准  法律框架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