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规划设计之问(规划篇)

提要:本期开始我们将目光放到设计技术的“方法”问题上来。我们将此分为社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两类,并先刊发前者。因为与中小套型设计不同的是,保障房的选址及规划是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的主导因素。保障房不能仅仅是小套型的房子,更要是一套生活解决方案———这才是“保障”之要义。

  六 停车位该不该入地

  在当前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中,包括产权可售型的限价房及经济适用房,一方面由于针对人群覆盖了城市中等收入人群,另一方面被保障家庭的收入存在动态增长的可能,因此提前设计停车位便成为规划设计当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问题接踵而至:是将车位设计在地上还是地下?某保障房参建企业负责人曾坦言,一个地下停车位的建造成本近10万元,这将加大保障房的建设成本压力。如何在保障房的经济性和居住舒适性之间取得平衡,是受访专家对停车位问题争议的焦点。

  正方:地上停车降低居住质量

  “大量的地面停车会极大地降低居住环境质量。”赵冠谦秉持的理由始终是居住质量,不降低保障房居住人群的生活标准是其原则所在。他坦言地面停车确实能够降低造价,但会挤占居民的活动空间。“我们看到一些保障房项目在楼与楼之间塞满了停车位,这样的设计非常不合理。”

  “虽然会加大成本,但这是一笔必要的投入。”王树京认为,地下停车位的开发,可以节省地上空间,让容积率本来就偏高的保障房社区获得更高质量的社区环境。

  张播则提出应该用“民主原则”判断停车位的建造位置。“毕竟在保障房社区中,有车的是少数,不应该因为少数人的停车需求,而让多数人失去享有绿地和舒适生活环境的权利。”他表示,“地下停车位能够用钱解决,属于阶段性的经济问题;但社区的舒适度是一个长期问题,一旦设计落定便几十年内无法改变。”

  反方:灵活掌握 优先地上

  “把整个小区的地下都挖空来做停车位,其实是在破坏生态。”叶耀先则以美国、日本为例,这些地区建造小区都是优先用地上作为停车位。他认为,只要规划设计合理,便能有效利用地上空间停车,同时不破坏居住品质。

  周静敏则认为,应该在建造成本与居住质量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地上地下停车混合起来比较好”。她表示,地下停车位造价较高,而且会增加更多的不便,对地上空间也是一种浪费。

  李昕也持“灵活掌握”的观点,她认为应该根据地块本身的稀缺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来决定。“如果是市中心的地块则考虑地下停车,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可以利用地上停车。”

  建言:发展地上立体车库

  童悦仲则提出了“立体车库”的建议。他以新加坡为例:将停车位直接设置在楼层中,建造立体停车库,既可以降低造价,也可以解决车库通风、采光等问题,节约能耗。

  童悦仲表示,传统的社区地上停车,对环境有诸多影响,包括交通安全问题、尾气污染、灯光及噪音问题,对居住者的生活干扰较大,所以“并不提倡传统地上停车”,但他也坦承,对于保障房而言,地下停车带来的建造成本增加也是现实压力。

  “但是,我国采用立体停车的案例很少,主要是由于国内建筑只要一出地面就算容积率,开发商只好往地下发展。”童悦仲认为,这同样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产权  高层建筑  高档房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