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规划设计之问(规划篇)

提要:本期开始我们将目光放到设计技术的“方法”问题上来。我们将此分为社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两类,并先刊发前者。因为与中小套型设计不同的是,保障房的选址及规划是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的主导因素。保障房不能仅仅是小套型的房子,更要是一套生活解决方案———这才是“保障”之要义。

  三 配套设施不应成为短板

  如果保障房仅仅解决了居所的问题,却因为位置偏远造成了交通、购物、教育、医疗等生活方面的不便,则反而将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这便关系到保障房的配套设施问题。与绿地率同样的逻辑,保障房由于其居住人口更为密集,加上居住者收入相对较低,决定了需要更为完善的社区及城市公共配套。然而,这类土地往往位置较好、价值较高,成为许多地方政府难舍的“心头肉”。配套设施是否会成为保障房的保障“短板”,受到了受访专家的重点关注。

  选址是规划的前提

  “如果保障房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足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甚至给生活造成负担,则无疑丧失了其‘保障’的根本含义。”王树京表示,许多城市将保障房选址在位置偏远的区域,同时没有建设足够的配套,是造成“保障房申请用户不足”的重要原因。

  赵冠谦也对配套的问题表示担忧。他指出,目前许多保障房项目的社区配套本身就不够齐全,只能依赖城市的公共配套来加以弥补。“生活配套直接关系到被保障家庭的生活居住质量,光给一个孤立的住宅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周燕珉则特别提出交通配套的问题。她表示,为了降低被保障家庭的生活成本,必须要配套足够的公共交通设施,以降低其交通费用支出,并节省上班来回的时间。

  参考人口密度建造配套

  正如思考绿地率的逻辑,张播同样对配套设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由于保障房社区的人口密度较大,所以对建设配套设施的规模需求更大,需要充分参考社区人口数量进行核算。

  “配套设施要适应人口数量,保障房的标准也应与商品房社区一样。”周燕珉表示。此观点得到了叶耀先的赞同,他表示,商业、医疗以及教育配套的问题,都需要建设者提前进行规划。

  “如果保障房的容积率很高,住的人口数量就会较多,原来按照千人指标计算配套设施的标准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配套设施的齐备和完善。”孙英说。

关键词:产权  高层建筑  高档房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