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昕:老龄大数据支撑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袁昕:老龄大数据支撑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提要:对于服务商来讲难以形成良性竞争。有些服务商积极主动,服务上门,但是可能反而实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变成对老人是一种干扰和打扰,因为竞争非常非常激烈。另一种,这样的方式怎么去制约、怎么对它进行评估,以及准入机制是什么样,门槛是什么样等等,以什么方式做,显然是需要一个更好的手段去处理这些问题。

  新时代,全新机遇;新起点,全新视野”成为本届论坛的关注焦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借助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养老,是本届论坛预判的未来大健康养老工作的发展方向。4月22日上午,一首悠扬的歌曲《天边》飘荡在具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大礼堂内,在欧美同学会合唱团的优美歌声中,第十届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期间,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执行主席袁昕做了《老龄大数据支撑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报告。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执行主席袁昕

  袁昕:刚才裴晓梅老师讲到了整个评估在养老体系建设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我想刚好我们的讲的内容应该说跟裴晓梅老师有很好的上下文衔接的关系。

  我们在工作当中做了这样一个服务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跟评估有密切联系的。本身清华同衡作为清华大学学研产平台中产业的一部分,我们更多从实践的角度来去讲一讲我们的一些工作以及跟养老之间的关系。

  大概想讲四点:

  第一,简单对我们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做一个现状梳理。

  第二,讲讲我们在大数据方面的基本的成果。

  第三和第四,结合我们在呼市落地的项目实践阐述一下接下来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对推动老龄大数据做什么样的工作。

  每回到养老论坛上我们都会探讨中国面临的老龄社会的问题。最近这些天大家更多是关注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网上有很多文章,其中有人提到,这件事情让我们去反思或者揭示我们以前在科研上的一些战略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的科技发展对未来远景的判断还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或者深入的知识才能够对未来有一个更明确的分析,对于人口问题在年龄结构上的变化其实早已经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通过一个很简单的人口结构的变化的推导,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今天生下来的人只要活着,到60年以后,他就一定是60岁,到65年以后就要进入到所谓我们的老龄化的阶段,这是一个趋势,而且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对于这样的趋势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可能当做没有看见一样,那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口不仅仅是个老龄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是面临几大基本特征的:

  第一,人口基数大。我们14亿人口,老人的人口数量占了很大的比例。

  第二,高龄失能,以及慢性病老人的数量非常大。所以在这之前,很多发言的专家嘉宾都谈到了老年人所面临的医疗、康复等等这些需求的问题。

  第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在心理的准备也是不足的。

  第四,无子、少子、空巢在我们这一论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也是在中国世界范围看的时候特有的,或者非常突出的老龄社会中我们所面临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

  这些问题这些年大家逐渐开始意识到,包括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构一个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推进老龄产业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这下来应该怎么做,或者我们面临哪些痛点和问题呢,通过我们这段工作,至少有三点体会:

  对于老人来讲,它的接受能力弱,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很多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大家一方面说老年人捂紧钱袋子,一方面老年人最容易被骗。近些年来,包括最近社会上的一些保健品、养老产品问题的发酵也能够看出来。对于这些问题,老年人的需求到底怎么挖掘?怎么精确跟他们找对应,实际上老年人相对来讲是比较盲目的,而且这个讯息并不发达。对于服务机构来讲,我们这些年已经看到社会上的很多对为老的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但是他们也面临很大的问题,怎么寻找到他们精准的服务的客户在哪里?我们大家都谈到9073、9064,大量的比例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客户是高度分散的。我们知道这一个社区里面,有1000位老人,但是谁也不知道1000位老人到底分布在哪些家庭。尤其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到失能、失智的阶段,高龄的老人,行动不便,有些时候他们很难自己走出家庭,来去寻找或者接受对他的服务。这种情况下根本不知道他在哪儿,你怎么提供这些服务?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在服务机构上渠道不畅通等等带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政府的信息资源,怎么跟他对接。

  对政府来讲,也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很多政策制定出来了,往下投放的时候是不是有效?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投放,怎么找到老人怎么找到服务机构,他们之间建立起什么样的政策扶持的关系。这些大量的社会补助,是补到老人的头上还是补助到服务机构的头上,还是补助到他们的服务的本身的头上等等,这些都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渠道能够让这三方建立起比较通常的关系。显然,这个关系建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而且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

  对于这样的养老服务体系,总得来讲,我们认为是存在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政府来讲,缺乏有效的监管。

  对于老人来讲,需求挖掘有限。

  对于服务商来讲难以形成良性竞争。有些服务商积极主动,服务上门,但是可能反而实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变成对老人是一种干扰和打扰,因为竞争非常非常激烈。另一种,这样的方式怎么去制约、怎么对它进行评估,以及准入机制是什么样,门槛是什么样等等,以什么方式做,显然是需要一个更好的手段去处理这些问题。

  要想建构这样的一个老年服务的体系,至少应该解决这么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你应该对老年人人口信息数据有一个精准的掌握。今天上午的时候,专家也提到,现在是运维,如果想抓好运维,数据是最核心的一块。没有精准的数据,你显然不知道该服务哪儿,或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老年人服务怎么有效挖掘,以及服务怎么精准的提供给他们,这个过程当中,对这些服务怎么做引导和全程的监控,政府通过这样的管理的过程来去反馈投入的政策和产业的引导政策是否有效,还有那些偏差,以及如何纠正这些偏差。

  同衡除了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设计机构,近些年我们组成了清城同衡大健康科技研究院真正的去往下深入开始研究一些我们在养老产业等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包括在落地实施的时候怎么推进。这些年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在一些体系的设计上,包括一些政策架构,产业结构,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另外一些涉老的包括规划、设计,包括在清华这个平台上像周燕珉老师做精细化设计方面是非常非常专业的权威的专家。

  在这里头今天更重要想从数据方面做研究,这也是同衡的特色,同衡这些年来我们开始做一些大量的基于城市发展的、人口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的工作,取得了非常难能可贵的成绩。在近些年来,电信行业、在大数据行业的一些项目评选过程当中,我们还能够做一家规划设计企业,既不掌握数据,又不掌握像电信等等这样大的系统,但是我们通过算法,通过数据和城市、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的深入认知,去做一些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分析的成果能够获得行业的认可,这是非常非常让我们欣慰的地方。

  就上周,我们所做的朝阳区的动态的人口综合的监测和评估成果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大数据促进委员会的“新禾奖”(音),这样很重要的分支是做老年大数据,我们通过跟相关的老年数据的服务机构合作,对老年人的人口的分布,区域的分布,老年人的行为的画像、消费的时空分析,以及基于这样的消费行为和老年特征对应的城市里头养老设施的布局的一些建议和规划等等工作,核心的基础都是以老年大数据的研究为基础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通过这些年的研究,包括整合清华相关的资源提出来了一个以政府引导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型。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跟呼和浩特的新城区在这个方面从需求到研究上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将这样的一个前面的按照工作呼和浩特市的新城区做了一个落地的实施。

  这个项目叫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对我们有很明确的要求,希望以政策为引导,规划先行,重点建设区级、街道、社区这样三级联动的养老信息平台,导入社会服务资源,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去推动全区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这里面包括居家养老体系的规划,也包括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也包括小型社区服务中心的示范点的建设,包括里面从装修到设备,到展陈的内容,包括体验中心,其中当然也有一部分不仅仅只是城区,也包括一部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示范。最后上升到相应的制度的保障层面上。

  政府希望解决五个问题:政府要有效的引导和监督管理,通过这样的监管使得老龄的政策有效通过这样渠道传达下去。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实现我们服务体系的市场化运转,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差异化的服务。同时结合我们这个新城区最击破的建立起一个长期照护的保障体系,把它作为第一步的工作纳入到这个平台工作当中去。

  任务分解实际上八个任务:老年的基础数据。通过对老年人健康做评估,建立起打通老年人服务的渠道,建立起服务商的管理机制,建立起老年服务的评估体系等等,同时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面也以银行卡的合作来共同发放老龄卡,把消费、数据、评估后面的一系列内容通过这个平台也能够进一步整合起来,最终实现建立起一个老年大数据的平台的目标。

  工作方式还是以政府为引导,政策扶持为导向,社会参与,同时最终让老年人收益。

  目标是让建立智慧养老的信息平台,同时形成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通过智能化的载体实现为老年人服务的最终的目标。

  工作当中我们采取的原则第一还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第二,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于社区的义务服务,邻里想助相结合。第三,无偿服务,这个主要是政府老龄事业的服务以及低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用试点和推广的方式做,最终实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相结合。整个大的服务的架构就是这样的架构表,以新城区的养老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核心,把老年人的基础信息,老年人健康评估数据以及老年人失智、失能长期照护的数据库的内容放进去,包括服务商的内容,以及包括政府的补贴的数据库,为老服务的情况反馈的信息的数据库都建立在数据中心上,在上面形成一个综合调度的平台。这个调度的平台能够实现后端的应用,包括从老人来讲,服务要求以及接受服务的过程。对于服务商来讲,相应这些服务,实施服务,引入第三方的实施评估,对老年人、对社会的机构做评估,来让他们得到一个优胜劣汰,保证他们的服务水平能够稳步提升。

  这里面,有对外发布的三节联动的系统,同时在新城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面大家在公众和服务商层面上能够得到信息的有效的沟通。

  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是形成了让政府通过这样的平台上的数据的分析,能够实现他的决策分析和智慧调度,对这个区里头还有那些设施是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做调整,以及任何的补贴的措施和政策到最后能够在这里头得到有效的落实,实现一个全程的监控。

  这里面也跟内蒙古银行合作,为老年人办了政府优老的一卡通,不仅有政府补贴的所谓养老这部分的费用,同时也可以变成一个储蓄卡,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卡消费,可以有一些服务上的优惠。我们做了等等这些工作。

  最终,去年一年的时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把这个架构基本搭完,开始做了试运转。在运转的过程当中去不断往里面注入新鲜的资源,最终实施方案最终是形成三块内容:

  第一,有平台运营团队,我们现在始终还是作为服务平台运营团队。

  第二,医疗服务的护理和保障团队。是以新城区卫计委下属的这样的卫生院和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承担的。

  第三,居家养老的服务商户。这是面向社会招募的一些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他们到这里面提供从社区到上门的各种各样的服务。

  这些服务目前来讲分为3大类16个大项,差不多有120个小项,60%以上的项目都是可以提供到上门服务的。

  这个流程也很简单,老年人可以通过打电话,通过这个平台的电话的方式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或者是到社区的服务站里面等等接受各种各样的服务。

  整个平台里面有老人端APP,有服务商的APP,有政府端的APP,三者之间他们彼此能够了解相互的需求和服务,政府能够看到需求和服务之间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任何的信息。

  这里面我们现在大体上有12个功能子系统,接下来还会不断往里面丰富,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话、服务热线、一体机查询等等实现以上这些需求。

  这是我们的一些系统,一些页面,老年人的信息、商户的信息、消费的信息,以及包括各类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把它放到更大的层面上面,空间上面有很精确的定位,在全国层面上,我们也能够参考到其它地区在类似的设施政策的投放等等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体系现在已经开始运行,包括已经开始支撑我们的社区的体验中心,一些服务站,包括餐厅等等,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往前推,目前正在跟新城区政府探讨我们今年的工作计划,怎么从去年的试点进一步推广。包括平台上的功能怎么进一步完善,裴老师提到很多评估上的一些工作和想法,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怎么去结合试点建设,结合医养结合,营养配餐,包括小微机构在里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做的。

  升级的过程当中希望提质,丰富平台的数据,同时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我们还更注重这个平台的孵化作用,怎么大力孵化为老服务的机构,加大为老服务的供给,这是我们在工作当中能够看到面临最不足的一点,就是现在地方上,或者至少在新城区我们能够希望它给这些社区合乎居家提供服务的和他能够做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目前做的很多还更多的相当于是一个以家政公司的服务,但是怎么去把它提到更专业的水平,还需要更长的路去走。

  我们又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对这个工作其实也并不是完全理解的,养老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一个单一部门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需求有着非常综合的特征,所以需要全部门的整合,同时服务商的水平的问题,服务的能力问题,包括对老年人自己对这个工作将信将疑等等,面临最大的问题包括像老年数据的问题,刚才我说的一千个人在社区里面,真正找的时候发现,好多人都找不到,要一点点的上门把信息重新梳理回来才能够进入到我们的数据库里。

  接下来我们希望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我现在本人是我们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学会的副会长,今年我们希望在这个学会下面组建一个二级分会,做老龄大数据分会。通过大数据的工作进一步支撑我们对老龄问题的一些分析、研究、服务和决策。

  在上个星期,大家可能看到,清华大学跟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杂志柳叶刀有一个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的联合发布,在同一天我们在中关村成立了健康城市工程技术创新联盟,我想,老龄的问题不仅仅是老龄的问题,是作为我们整个人生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很多在这儿之后的问题是在这之前没有处理或者没有想到的,我们怎么把它的方法到我们健康城市这个层面做更多的思考,以及如何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放在整个健康管理和宜居环境的建设上面真正通过数字化,通过大数据嵌入到我们的智慧城市体系当中去,因为对于老年人的管理,其实也是我们智慧城市,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希望在这个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合作,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新浪地产
关键词:政策  大数据  老龄化  

养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养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