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态势形成 建筑质量是核心_新浪地产网

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态势形成 建筑质量是核心

提要:从工厂生产出来的预制“楼板、楼梯、内墙板、阳台、叠合梁”等,被重卡运往工地,进行组装,最后形成“高楼大厦”。

       新闻来源:筑龙网

  从工厂生产出来的预制“楼板、楼梯、内墙板、阳台、叠合梁”等,被重卡运往工地,进行组装,最后形成“高楼大厦”。

  过往在工程工地现场使用混凝土搅拌和现浇的作业方式,也将慢慢从工地消失,转移到生产车间。一起转移的,还有噪声、扬尘、污水以及可能存在的管理疏忽。

  这是传统建筑业在新时代下转型升级的表现之一,而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竣工的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六圈南路地铁9号线和房山线交汇处的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其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采用了这种装配式施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郭宁在中国房地产装配式建筑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2017年,北京装配式建筑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除了郭公庄项目外,住宅高度将近80米的金域华府项目采用了全装配的技术;保障房和公租房中大量推广使用装配式装修工艺。

  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在日前举行的“推进装配式建筑平稳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已落实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1.27亿平方米。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表示,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整体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三大模式供选择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通俗地讲,就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体现了“六节一环保”(即更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省时间、节省投资,环保)。

  住建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缩短施工周期25%至30%,节水约50%,节约木材约8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

  今年11月,住建部认定了30个城市和195家企业为我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城市分布在东、中、西部,装配式建筑发展各具特色;产业基地涉及27个省(区、市)和部分央企,产业类型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

  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摸索出三种模式。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住建部原总工程师王铁宏介绍,以万科和远大住工等为代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合多层、小高层办公、住宅建筑,侧重于外墙板、内墙板、楼板部品化,部品化率为40%到50%,并延伸至现场装修一体化,成本进一步压缩,已接近传统技术成本。

  而以东南网架、中建钢构等为代表的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建筑。在传统技术核心筒的基础上,侧重于钢结构部品部件尽量工厂和化,部品化率为30%至40%,强调集成化率。

  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了从粗放的建筑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这种模式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公寓建筑,部品在工厂内制作并装修到位,现场快捷安装,高度标准化。

  健全标准体系

  然而,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设计技术体系的不够完善、关键技术和集成不够成熟、成本虚高等。

  王铁宏指出,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还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整个的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河北、山东的企业,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数量以及发展的质量和规模,相对其他地区来说还有差距。未来,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空间极其巨大。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士杰则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装配式建筑的步伐,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那么,就需要有标准来检验工作是否达标,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是关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标准之间的衔接;逐步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201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颁发了装配式建筑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包括《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三本标准的实施日期均为2017年6月1日。

  4月,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对装配式建筑的程度高低作出了量化科学的考核标准。

  以上是贯穿于整个建造过程的标准,然而,在实践中,很多上下游部件的产品标准在实施过程当中没有统一;物流、支撑体系、外防护体系等配套产业市场也缺乏相关标准。

  对此,绿城房产集团总工程师方旭慧则建议尽快提炼出当前企业所掌握的专业标准,转化为我国或者区域性的通用化标准,完善整体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在关于配套的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体系上,缩小与市场需求的差异。

  另外,在装配式建筑四大系统中,过去比较关注主体结构的标准,目前更关心室内装修的标准,但是维护和设备管线的标准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做更充分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

  建筑质量是核心

  “相比欧洲、美国、日本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还是很全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肖明客观地评价,我国关于工程建设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前已经有几十本了。

  但是,肖明补充道,我国的标准编制仍需借鉴国外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标准、产品标准,包括英国BS标准,德国BIM标准,美国混凝土协会(英文简称ACI)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装配式建筑标准的标准量非常多,就难以协调统一,系统地执行。肖明建议,政府部门在立项、编制、实施中,要抓住核心,这也是符合国家标准化改革的方案和思路。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微博)卫认为,从目前建筑业的问题看,标准体系规范的核心是良好品质和绿色环保。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房子在今天看来,装修立面看起来很好,但房子的整体性能却较差,可见传统技术存在着弊端。

  因此,要通过装配式技术手段解决现在传统建筑业中出现的问题,新一轮装配式建筑应是更加长久的、更加可持续、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

  铁房地产集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于劲对此深表赞同,“装配式建筑以绿色发展作为理念,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为基础,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建筑本身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北京万科(微博)工程管理中心专业经理王开飞提出,提高建筑的质量、寿命,是为老百姓提供真正安居乐业的硬性条件。

  广联达研究院院长刘刚表示,整个建筑业装配式发展是大势所趋,但装配式建筑发展任重道远,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推动,需要各个企业的实践和应用,需要管理模式的创新,也需要产业环境的配套,以及政策和标准的完善。

新浪地产
关键词:

建筑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建筑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