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中期业绩超预期 净利润大幅提升
来源:证券时报
??各业务板块增长超预期
未来业绩有保障
近年来,基建建设服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都在85%以上,是公司营业收入的最大来源,公司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等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扩展增值服务,开展了物资贸易、高速公路运营、PPP项目投资、矿产资源开发及金融服务等相关多元业务。
2017年上半年,基建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虽然营业收入基数较大,但增长速度依然为近两年的最好成绩,尤其是基建中的高毛利率的“市政及其他”子板块收入增幅高达15.76%,有效提升了基建板块的盈利水平。与基建板块高度相关的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也保持了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2.76%、21.13%。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中国中铁多元化业务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比如公司其他业务中的矿产资源业务受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影响,实现收入近1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98%;BOT高速公路运营收入增长幅度达到34%。这些有力保障了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41%的高增长。
从新签合同来看,2017年上半年共完成新签合同5617.3亿元,同比增长34.5%。基建建设新签合同4751.8亿元,同比增加32.5%,其中公路及轨道交通新签合同同比增加149.8%及44.2%,超过整体板块增速。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其他主营业务以及房地产新签合同同比增长分别为72.7%、40.3%、56.9%、16.37%,整体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
从未完工合同来看,截至6月底,公司未完合同额22,058.9亿元,同比增长8.2%,未完合同额为2016年营业收入的3.43倍,有力保障未来业绩增长。其中,基建建设业务的未完工合同额为18,166.3亿元,较年初增长9.5%。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及工业设备与零部件制造业务的未完工合同较年初增长分别为20.1%及12.6%。另外,公司现有房地产开发项目154个;在建项目占地面积2,9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44万平方米;可供未开发的土地储备面积1,391万平方米,可供未开发的建筑面积1,923万平方米。
国内基础投资建设发展
态势良好,ppp项目运作
规则更加完善
中国中铁业绩的持续稳定高增长,受益于公司在主业上的行业领先地位,也离不开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稳步提升,特别是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保持高位推动公司业绩上行。此外,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法依规对PPP、政府投资基金等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各类合作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和进一步加强监管,进一步促进PPP项目运作规则的完善。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稳增长、促投资政策,并密集批复了一批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此同时,包括新疆、贵州、山东、黑龙江、湖北等多省也陆续出台各项促投资政策,其中,PPP作为新兴重要工程建设模式,央企凭借融资等综合实力的优势,促使大量订单向央企集中,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6月底,财政部全国PPP项目库已收录入库项目达13,554个,覆盖19个主要经济社会领域,总投资额16.4万亿元;其中落地(即已签约进入执行阶段)项目2,021个,总投资3.3万亿元,落地率34.2%。
受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海外业务增长17.33%
从分地区上看,公司营业收入的94.58%来自于中国内地,5.42%来自于海外地区。2017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内地实现营业收入2,839.98亿元,同比增长9.35%;在海外地区实现收入162.81亿元,同比增长17.33%。
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双向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7.7%;完成营业额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在“一带一路”战略自推出以来,各方都在积极努力,经过3年多的准备和布局,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也快速增长,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出海公司获取订单也实现稳定增长,未来在战略的加速推动下,项目落地有望加快,公司业绩将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