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星:养老产业5大关键词 趋势/研发/速度/高度/平台
2017年4月21日,伴随着欧美同学会合唱团优美的歌声,第九届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本届养老产业高端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共同协办,清城同衡大健康科技研究院承办,汇聚了来自政、学、研、产的各界领导和专家60余位,百余名媒体记者,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以及美、英、日、新加坡等国家的两千余位嘉宾,共同探讨养老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产业政策、金融对养老的助力与变革,以及养老服务产业如何通过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等产业融合得到良性发展。在主论坛上,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主任乌丹星对一天的演讲进行了权威总结。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主任乌丹星
以下为现场实录
乌丹星:大家好!一天的主论坛即将落幕,我记了整整的两片核心的东西,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我们今天上午和下午的主论坛的分享其实谈了很多很多,我们大概回顾一下最核心的一些东西,最后我会从五个维度提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首先,我们上午这半段的成海军成老师关于政策的解读其实说了三件事:
第一,政府能发布的政策都发布完了,政策已经进入穷尽状态,不知道应该再发布什么。但是落实是关键,落不了地的政策是无效政策。所以,下边政策出台的速度不会特别快,但是它会比较更务实一些。这是第一个成海军老师讲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多部委的组合拳是他的关键词。所以再次印证养老产业的发展不是单一个体、单一部门、单个人、单个企业可以玩儿的事,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的资源整合。
第三,政策以后出台越来越接近一个关键词,厘清关系,谁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其实我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厘清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市场到底应该做什么。在政府和市场交接的阶段,产业化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是一个必然的一个纠结、痛苦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我们不要一味强调政府必须怎么怎么样,现在是大家共同努力来把这团乱麻理清的阶段,所以我们各方都应该尽共同的努力。这是成海军老师的报告。
吴玉韶主任的发言当中提了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希望的模式是9802,98%的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为支撑,辅助支援,2%的人进机构。所以对于社区服务不能用社区服务替代家庭,这是吴主任最核心的词。所以他认为政策目标应该不是替代家庭养老服务,政策应该鼓励喘息服务,公益性的服务,时间银行,同代、多代、带薪的照料假等等方式支持、支撑家庭养老的功能延续。所以他讲了在2%的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我们应该补齐哪些东西,讲了六个核心的观点,六个坚持。
莫丽霞司长介绍了健康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这个我不做点评了。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点评。
第四个,景军老师的适老服务调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中获取了非常多的信息,尤其是调查证明只有不到2%的老年人希望依靠社区服务,我们应该不谋而合论证一件事,到底我们的商业模式在哪里,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非常清晰,社区是作为一个支撑和支持,一个辅助性的东西,商业模式并不成立。有床就有商业模式,没床没有商业模式,床只在两个地方,老人的家和养老机构。在这个调查数据当中,对16城市印证了北上广的评价是最低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背后所解读的不是北上广最低,北上广的养老服务还是做得最好的而是北上广更多的老人知道有社区、有居家、有机构,其它三四线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当然满意度高了,因为从来也不知道,也没有进入这样的服务体系。
所以我觉得这个数字的解读不应该成为一个误区,说北上广的养老服务体验最差,或者老人不满意,程度最高。
当然,对医疗的关注77%,这是我们应该想到的一个数字。
在我的发言当中,重点跟大家讨论了从医学的角度,大健康产业的10种发展模式以及医养结合现在所遇到的体制、机制的问题,还有整合照护服务体系构建问题和个支付体系的问题。最后我从长照的角度对借助于台湾长照十年的经验构想出中国长照体系,中国长照实验应该怎么做提出九项原则。
下午的这几位发言我们做得也非常清晰,一个是由文献出版社的谢老师介绍了我们高端论坛,然后代理市长介绍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白皮书的规划,我觉得这个和清华大健康联盟共同做的白皮书我们是非常期待的。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数据,而且这种数据未来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数据模式,而不是一次性的。所以我们对这个白皮书也是非常期待的。
杨燕绥老师对银色经济指数的解读还没有真正的解读,因为她的解读应该是在明天。她的银色经济这个概念确确实实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杨老师是多年研究这方面的绝对的权威和专家,所以给了我们很多的宏观大数据让我们思考,全球老年照护的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或者面临什么样的核心问题,其实中国也如此,给了我们很多这样数据上的思考和印证。
周老师在养老建筑设计方面这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我们业内一直的榜样和楷模,我们一直未有这样周老师大师级的工匠人而感到幸运和骄傲。所以她关注的所有细节,说心里话,做养老的人,我们总认为我们已经做得很好,实际上任何一个项目只要到周老师手里,我就没有看到一个周老师挑不出毛病的,我跟她走了很多项目,任何一个项目都会挑出毛病。有的项目多的周老师直接拍,干脆直接做吧。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们养老界难能可贵的。
下边的李建军主任从康复的角度谈了我们养老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李建军主任在我们国家的康复界,尤其是老年康复这方面是有丰富的经验的,今天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它没有很好的展开,但是我希望也相信我们业内能够跟李主任建立一些联系,他还是有很多很多更深的专业知识和观点来可以跟我们分享的。
雀巢的余总,我不是第一次接触,我确确实实觉得作为雀巢这样全球性的公司,它的研发能力,从余总分享的所有芬兰模式也好,全球数据也好,我们其实看到一个大的企业战略层面如果没有思考、没有定位,没有研发能力的话,我认为它是没有希望的。后边我还会讲研发的问题,所以雀巢余总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大企业,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它对研发所付出的努力,它的经这样的数据来印证了很多现在的事实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预测,我觉得是特别靠谱的一件事。比我们说很多事情,没有任何依据,拍脑袋就说我觉得要强很多,这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风范和应有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你可能什么跟雀巢都可能比,但是在研发能力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养老界有深刻的思考,我们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到底怎么样,我们哪些产品和服务是真正经过研发,经过数据考量,经得起市场推敲的这样的东西推出来?我觉得雀巢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研发模范和榜样。
赵总是一个经历阅历非常丰富的投资人,他从投资的角度,投什么样的人,投什么样的项目跟我们做了一些分享,也是我们现在养老行业特别特别需要的。大家也知道,从2016年开始,投资基金变成了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左一个,右一个,相继被并购重组。所以未来资本对于这个版块的关注热度会越来越高。所以,明天我们也有这样的专场,大家可以去分享。
我们全天真的是五花八门,从多个维度来分享养老产业的发展,那么归纳起来,我最后希望通过五组词给大家分享一下养老产业未来的一些定位、思考。
第一个词叫趋势。其实我们今天谈的很多的问题,我们对五个趋势做了一些基本的判定和展望。政策趋势、产业趋势、资源趋势、市场趋势。我们首先谈的政策趋势的判断就是划界,划界政府和市场,这一定是未来到底谁是红绿灯,谁是上路开车的,这个是政策是一定朝这个趋势走。未来会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利好,就是实打实能落的政策应该会出台。
第二是产业趋势,产业趋势说一千到一万的核心在于寻找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当中,重点讨论的问题是哪些项目真的最后能够达到盈利,形成自我造血机能换句话说,我们说今天的养老都在亏钱,养老地产在亏,机构在亏,居家也在亏,社区更在亏。未来的趋势一定要知道,商业模式当中到底什么项目在赚钱,所以在未来的项目选择上,产业趋势上,一定是更冷静的去思考哪些项目可选择,这个地方可以做,适合做,并不证明这个地方一定要做,因为这个地方是否做,取决于背后两个最关键的因素:
客户在哪里?是谁?客户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是拿着200平、300平、800平、1000平、20000平,这个地方太适合做养老了,我们是基于自己从项目的角度考虑它非常适合,但是事实已经印证,这种判断属于拍脑袋。如果你不知道客户在哪里,不知道客户需求是什么,不知道客户到底是什么客户,消费能力是多少,这个地方再好、再美。再高大上,再适合做养老都应该是NO。所以未来的项目选择不是过去那种跑马圈地拼命占,而是基于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客户模式是否成立的选择,所以应该有所说NO。抢项目跟抢包子似的高兴的不得了。
在市场趋势上,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现在的客户和未来的客户,现在的客户20后、30后、40后,未来的客户50后、60后,现在40后是一个迭代,既交织了20、30,接着40、50。到现在的模式,对于20后、30后来讲,刚需!小规模、多技能、就近,刚需,绝对没什么可讨论的。40后开始,他的客户模式会稍微发生一些微细的变化,研究一下40后客户的心理和状态。这种客户迭代对于未来的我们战略影响会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市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客户迭代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去看。
资源的趋势。两大资源,人才,人才这个资源永远是我们养老产业的短板,也是痛点。这个我不知道怎么去展开。但是要相信,未来一定是人才竞争是最大的竞争。还有就是照护资源,我们一直在讲照护资源涵盖了方方面面,照护资源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的横向整合和配置的源头。
这是第一组词,趋势。
第二个词叫研发。清华论坛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由清华这样的大学为背书和背景,所以人说,清华那些教授们、学者们都是讨论理论,但是大家今天听到所有全天的会,有多少是纯理论?一定是基于实践的提升、总结。我们讲在清华的平台上,我们更多每个人展示的是研发,研发两个字涵盖的研是研究,发是development,所以叫and,reseach and development,它没有说单纯的reseach一定加了and,因为development,为什么?因为development这个词本身指的就是应用、实践、发展。所以对于一个养老项目,其高大上要走得远,号称做No.1、No.2的企业,研发是具有竞争力。建机构多少都不是门槛你做他10个,他做100个,他做1000个,没有区别我叫种土豆理论。种土地理论并不都是永远种,但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用种土豆理论代替这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代替这个企业的研发,一定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研发的能力。产品研发,服务的研发,一定是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用创新思维做养老的人才会走到前面,才会真正成为老大。
所以我们中国的养老界是非常重视研发的,共有多少企业为RND投入,没有,研究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所以全民种土豆,是跑马圈地占机构。归后续体系构建呢?所以研发是门槛,是A企业区别于B企业最核心的区别。雀巢公司已经告诉我们了,没有研发能力,你的产品和服务基于什么,精算基于什么?是没有依据的。
第三个关键词,速度。我们现在的养老产业就是跑马圈地要速度,明年建50家,后天80家,大后天100家。总人数、总床位多少,这个作为核心经济技术指标评价可不可以?可以。认不认同,认同。市场分物就这么大,蛋糕这么大,切一块少一块,但是展现拉得更长,所有支撑体系跟不上就死得越。做100家,服务体系和人才跟不上,还是做10家,扎扎实实做出品牌,做出是我们非常纠结的问题。所以2017年的关键词应该是稳健前行,速度与质量同步,同等重要。
第四个关键词,高度。除了速度之外,今天的养老,我们今天所有的演讲嘉宾,它给了我们一个高度和门槛,你做了多少年的养老,你站在这个讲台上,能不能系统化的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有没有一个全球视野看这个问题就是你的高度。如果没有,别跟我说你们家有多少土豆,永远你就是种土豆的。
桑逸战略层面,在高度上,如果不能让自己再一个瓶颈上能够提升的话,这个企业是必将被淘汰的,这个人也必将被淘汰。所以现在看到漫地种土豆的人遇到一个瓶颈,再往上团队怎么带,战略怎么制定,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跟他家的区别是什么,自己说不明白。一把手说不明白,二把手说不明白,下面的员工会明白吗?我想问你跟他家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所以高度是养老必须的,所以清华平台给我们做了一个高度的展示,我认为今天所有的演讲者都是站在一个高度去谈一个问题,而不是站一个种土豆的角度去谈一个问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宝贵的,应该学习的东西。
最后第五个词,平台。养老永远离不开平台。现在有两种平台:第一种,自建平台。第二,我利用别的平台。其实我们在养老界大家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台,因为在中国的养老,我们说养老横跨1234产业,是一个整合,横向产业,特别重要的就是整合,但是对于我们中国的养老现实来讲,只有一件事是最最最最难的就是合作。合作用你家品牌还是我家品牌啊?是你是51,我49?是你老大还是我老大,你原来叫A我原来叫B,咱们俩成立合资公司以后,谁老大谁叫AB,或者谁老大谁叫BA。我们每天纠结谁是老大,我们每天纠结谁有话语权。合作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大家都希望在横向平台上,所有资源为我所用,每个人都希望为我所用,但是真的能为你所用的资源有多少?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每个人都做自己的平台,一人做一分摊所以我们就是小、散、乱,一旦整合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对平台的概念要做一个树立和总结,我到底是什么平台,我应该构建到什么样的平台,或者我加入到什么样的平台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平台,我们缺的是内容,缺的是IT。所以作为一个IT制造商还是平台制造商,我希望所有人整合到我的平台上,你整合得了吗?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我们这个平台到底应该怎么样构建?我们今天各位嘉宾从各个角度给我们很多提示,这么长一个产业链,你到底做哪块应该怎么样做,哪些平台是你自己必须做的,哪是你核心竞争力,哪些是通过合作共同推动这个产业向前发展,实现双赢的。
从这个角度我希望今天全天的演讲跟大家分享的这些大家能够有所思考,不一定能带来什么解决方案,但是至少应该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主论坛,对我们中国养老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趋势性的东西大家有所把握,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我们今后的路才会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健,我们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才会更低,更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