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3平米像坐牢?不实用?王昀解答12个质疑(Q&A实录)
原标题:Q&A | 2.363平米像坐牢?不实用?幽闭症?王昀教授详细解答网友12个质疑(实录)
上周,方体空间(Atelier Fronti)主持建筑师王昀博士发布《10平米住宅的理想》,并以一系列实验性装置将人在城市中所需要的居住空间定格在2.363平方米极限空间。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引来纷纷质疑、激烈讨论。
12月16日,王昀博士通过新浪地产(微博)设计频道直播间,一一解答了面对网友提出的“像监狱”“干湿没法分区”“住久了会心理压抑”“寸土寸金的出路”等以2.363平方米住宅所引起的各种争议。
网友质疑1:为什么是2.363平方米的空间称为极限住宅,数据是怎么来的?
王昀:基于最常见的思考方式,就是0.9m宽1.9m进深,可以供一个人来正常睡觉。本来预定设计2.5平米到2.7平米,按照这样的一个设计来进行思考的。在实际制作时,比如说板材的尺寸,额外加了两层石膏板时、放洗手盆、恭桶时候还在探索空间尺寸,我作为一个小白鼠在这里面做一个实验。
如果比标准设定的0.9米宽再窄一点点,到 0.88这样的宽度的时候,再把原来设定的3米,进深到最后2点几米的时候,按照这样的算法室内的净空间是2.363平米。
作为我们普通的一个居住者,在里面会感觉压抑不舒服。这个数据的测定和一个实验的工作,我认为恰恰是设计师可能要做的。因为设计有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拍脑袋的情况下比较多,这样我们可以让未来的设计,虽然面积是一定的。不仅仅关注于面积,而从关注面积变成了同样面积空间的使用关系,这个思考也是我们设计里面所要做的一项工作。
网友质疑2:中国大陆不像日本,其实是没有那种超级mini house的土壤,在当下在中国研究极限住宅,它的意义在哪里?
王昀:设计初衷,并不是说一定让大家都住到一个mini户型里面,也并不是说中国就是有土壤或者是没有这个土壤。作为设计师,在探讨空间研究的时候,比例尺度的关系,以及多小的空间人在里面还可以生活。现在很多航空员也会在很小空间里面怎么生活这样的场景,我们虽然不是像航天员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作为设计师来讲怎么样研究这个空间,首先需要把这个装置需要把它搭起来。
当然我们希望mini户型的市场或者mini户型这个土壤,不要在我们中国产生。我们很多数据的采集是需要实验的,它有没有土壤,这件事其实从我的角度来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但是我也不能说是没有。大学生宿舍里面就有一大部分学生拉一个帘,加一个蚊帐,其实人们对于自己小空间的需求,还是挺迫切的。
网友质疑3:日本的一些极小型的小房子,有人住进去时间久了,对他的精神上、身体上都产生了很多很多很不利的影响,极限空间的房子如何推向市场?
王昀:首先强调一下,他并不是说我想把这个户型推向市场,而是作为一个设计研究的一个过程。它是要做研究的状态,然后市场的事并不是说谁能推向市场,就能够在市场上引起反映的。相反比如作为主动的推动,有可能不见得行,相反当市场有需求的时候,这样的空间设计就是需要的。如果当市场不需求的时候,推动其实也是没用的。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小户型房子在售卖,如果大家都不去买的话,也没有开发商会来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再次强调它不是为了微小的户型要把这个面积推出来,而是作为设计师实验性的探讨,为了在里面获得一些数据来做的一个工作。
网友质疑4:有没有从综合研究层面探索人的精神舒适度?
王昀:这个很重要,这个空间是需要学习的,比如说当你生活在一个非常大的豪宅里面或者生产生活在一个非常旷野世界的时候,你面对一个小房子会心里很不舒服。可是长久在一个地方,一个很小的空间当中生活的时候,并不是说你就是适应了那个空间,而是说你不惧怕这样小的空间,一旦换到大房子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舒适。
我认为这个过程是有一个地域的差别,还有不同环境下人生活精力的差别,这个事恰恰是需要做一个研究的,先有这样的小房子,人看看不同地方生活过的人,他们对这个是怎样的一个反映。
网友质疑5:体验者他在这个空间里面把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王昀:因为每一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控制因为刚刚做了只有一个星期,接下来还需要做体验式的问卷调查,每个人在里面生活一天或者两天有怎样的感受。我们会慢慢把这个感受收集起来,然后对空间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也可能有人说你这是不是窄了一点或者宽了一点。当然人的个人尺度也是很重要。
比如说身材不同高度的人,在里面生活可能感受有所不同。所以我在想他有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结果,而是有可能慢慢在里面获得一个数据以后,发现什么样规律的使用者在这里面或许能够适应,是这么一个状态。
网友质疑6:极限住宅只是给瘦子设计,因为您很瘦,稍微胖一点的人估计进不去。
王昀:有的时候产品是这样的。每一个人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进行设计这么一个状态。年轻人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很瘦小的。我想把它作为一个年轻人、中等身材、临时的一个居住空间,并不是说让大家一辈子生活在这里面,没有这样的意图。
相反,如果说在某一个密集度很高的地段,因为很多年轻人希望在这个地方能够有一个落脚点,哪怕回去睡个觉。周边有一些公共开发的空间,比如咖啡馆什么的,如果这样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的平衡搞好了以后,可能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在哪呢。
它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我只是想这个小的尺度里面,能不能把人生活的基本问题解决。也是想促使厂家是不是能生产一些尺度再稍微小一点的设备,同时提升设备排风除湿、还有排气、换气、除臭的功能。
网友质疑7:在水平的方向上,做到很好的节约使用,但是纵向空间、垂直空间两边的墙体都是没有被利用到的。
王昀:实验装置还是有一些经济条件的限制。我还设想墙面能不能是一个LED的,晚上它就是一个发光的天棚,我可以调出不同的光线来。如果是一个电视屏幕的话,晚上天上可以映出星星;北京有的时候雾霾很糟糕,在家里头把天棚打开的话,看有蓝天白云也是很有意思。设计也可以把床变成吊床或者打开,我还是感觉上上下下这件事虽然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上上下下。我在想生活还是简单一点。
其实产品的产业升级,可能还是需要来自于市场的需求,因为有了市场的需求和要求,自然大家就会有一个研究的方向。比如小匹的空调要可以生活成本降低、降低能耗。
号召将科技跟未来空间的使用结合起来,为广大的使用者研发出更多的能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展现出另外一个世界新的产品。
网友质疑8:淋浴区会有帘子分割空间,网友发现我地面是平的,如何进行干湿分区?
王昀:是这样的,网友可能没太注意那个动作,门前地下有一个翻板,虽然是平的,但当翻板翻开以后下面有一个小的浴槽。
目前,荷兰一些旅馆已经把淋浴间直接放到房间里面地面就是平的,因为有强大的除湿的设备。
当我们地面是平的时候,如何解决?问题呼唤了科技,防水创新包括科技新的出现,来解决这样的一些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当你一旦有了困惑和有了需求的时候,如果说我们相应的生产厂家能够及时来出现,工程师们逐渐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这一天就是我们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我们大家生活需要新的开始。
网友质疑9:住这种极限住宅,和关禁闭、蹲监狱有什么区别?是否忽略了居住者的心理?会得幽闭恐惧症吗?还有尊严吗?如何让使用者在心理上跨越这个障碍?
王昀:再次强调,设计极限住宅并没有把它推广出去的意图。它还是一个当我必须住在狭小空间内假设。在这样的提条件下,从设计师的角度,我们就有责任在这个狭小空间还能让过一个体面的生活,可能这件事是设计师必须要事先做的探讨。作为设计师来讲,有了极限2.363,将来面对5平米、10平米的设计起来就比较很游刃有余。
或者通过这个实验能够知道,不能比它再小了,或者必须比它再大才有可能,所有这些是本着这样的态度,和实验的状态来进行思考的东西。
网友质疑10:住宅的极限研究,是为了去对当下的一个城市政策、住宅政策所做的一个对比和讽刺吗?
王昀:既然身处于学校里面,或者作为设计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态度,面对假设,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有豪宅拥有者也有蚁居人,甚至有在地下室、管道蜗居的。而且建筑师需要用自己一个好的设计,为广大使用者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产品,这个是回应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应有的态度。
网友质疑11:万科一直研究极限住宅,作为学院派的建筑师,有没有联合各大房企开发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做得更接地气?
王昀:就个人而言,现在做的经济适用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当中,还是按照几室几厅的概念;当面临40平米的住宅,很多人认为非常窄小,但是设计师要面对数字进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进行设计。如果说我们在2.363平米里面,能够把最基本的生活解决掉,那么我们设想当我设计40平米的房子里面,我用2.363平米来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那剩下的37点几平米,那将是家里最大的一个起居空间,
所以,幸福感是从一个2.363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一个最难受的一个东西开始,你一旦拥有了2个、5个、、8个、10个2.363的时候,实际上是23平米。就会感觉空间是如此之大,而我们现在的设计有很多我们对生活面积的期待是不是有更多空间上的浪费。
网友质疑12:在前期一直在宣传10平米住宅,10平米空间在哪里?
王昀:10平米是下一步做的另外一个实验的装置,我们这个房子从一个小的空间如何扩大,扩大到怎样的一个范围能够让人感觉到基本舒适,这个是我们下面要做的工作。希望大家能期待我们10平米这样一个豪宅,在不久未来就会出现。
结语
一个基本的单元的出现,其实它是有一个放大的对比,让更多的人能够对于空间的理解有一个真正的建立起一个使用者和空间的面积之间和空间实际感受以及空间实际使用之间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系,而不应把对房子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面积这一个简单的一个概念上或者是三室一厅的概念上。
因为普通使用者他有可能不太会关注这个比例,空间的比例关系和面积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下面如果更多设计师使用者都会以这样的一个空间的比例关系,来重新思考自己房间布局的时候,我想这个生活会让你在一个有限的面积里面,获得更好的空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