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论语·知道》篇 或为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
已与北京大学签订协议释读竹简
此前,南昌晚报已报道,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竹简已剥离完毕,数量远超预期,达到5200多枚。在专家学者的眼中,这批竹简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认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目前简牍正在进行提取、分离和保护,下一步将进行脱水保护,而研究方面已经和北京大学签订协议,将由北京大学组织全国的专家,包括江西的相关专家,共同进行释读和研究。
目前,通过红外扫描等技术已经知晓,这些竹简中涉及《论语》、《易经》、《礼记》、方术、医书等内容,而其中最为大家所关注的是《论语》。据了解,《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分别为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但是齐论语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最大的区别是多了两篇,一篇为《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
据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透露,海昏侯墓里发现了《知道》篇,如果真正释读出来这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那在中国学术界,乃至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出土《论语》很可能为失传的齐论语
在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学者王楚宁在其撰文《海昏侯墓出土,〈论语·知道篇小考》中指出,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王楚宁认为,“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而这枚竹简正面书写的二十四个字,王楚宁为其加注了标点,认为应断句为:“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王楚宁表示,篇题“智道”即取自本句开头“孔子”之后的两个字,这符合《论语》各篇的命名规则,如《论语·乡党》篇的篇题即取自首章“孔子于乡党”中的“乡党”二字。由此可以推断,这句应当是《知道》篇的首章,这枚竹简当确定为《论语·知道》篇的篇首简。“因此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王楚宁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