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为指导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紧密结合行业及相关方面实际,有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精神,力求“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在广泛听取行业及相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完善,现就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十三五”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十二五”简要回顾
(一)产业规模平稳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十二五”前期,在我国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拉动下,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根据对全国2752家规模以上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企业统计,2015年建筑陶瓷产量101.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2.18亿件,分别比2010年增长31.9%和26.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29亿元,实现利润435.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32.0%和89.3%;水嘴、浴缸、淋浴房等非陶瓷类卫生洁具销售额增长45.8%。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建筑陶瓷产品规格、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创新性和个性化产品显著增加。卫生陶瓷及卫浴配件产品配套齐全,各种智能型卫生陶瓷和卫浴产品丰富多彩。明显缩短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与陶瓷发达国家的差距。
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壮大。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支撑行业创新、延伸产业链的主力军。
全行业区域性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不断完善。广东、福建、山东等建筑陶瓷传统重点产区,控制规模、转型升级,陶瓷产品产量占全国建筑陶瓷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3.2%下降到2015年的54.7%。广东、河北、河南等卫生陶瓷重点产区,陶瓷产品产量占全国卫生陶瓷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81.0%下降到2015年的78.4%。这些产区从制造转变为以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总部经济”、“中央商务”等重点,大力推进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贸易、信息、博览、仓储、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发展,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新兴产区则借助于传统产区产能调整的机遇,承接转移的产能。江西、辽宁、四川、广西、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产量增长迅速,已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
(三)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全行业自主创新及研发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投入科研经费及新产品项目数稳步增长,科技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
集成协同创新模式在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中不断推广。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探索中发展,目前产业联盟已涉及陶瓷、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等多个交叉领域,用协同创新的模式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已在部分领域形成共识。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干法制粉、连续球磨、薄型瓷质砖、陶瓷砖一次烧成、卫生瓷压力注浆、挤出干挂空心陶瓷板、节能宽体窑炉、节能高效五层辊道式干燥器、清洁能源、建筑陶瓷行业集中清洁煤制气、卫生陶瓷施釉机器人、五金卫浴产品全自动抛光、智能化机加工等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取得较快发展。
(四)绿色发展取得可喜进展
绿色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陶瓷产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2010~2015年,建筑陶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年均下降1.9%,卫生陶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年均下降1.8%。
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排污治理改造,减排成效显著。烟粉尘排放量大幅下降,脱硫技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使用天然气为能源的建筑陶瓷比例达到15%左右,清洁煤制气示范工程项目继续推进。五金卫浴配套企业集中产区基本实现电镀集控化管理。
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更加完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达到较高水平;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工艺废水基本实现全部回用;卫生陶瓷工艺废水回用率有所提高,并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五)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出口平均价格提升显著。2015年建筑陶瓷类产品出口额92.76亿美元,卫生洁具类产品出口额114.5亿美元。其中,陶瓷砖出口11.4亿平方米,出口额83.3亿美元,比2010年出口量及出口额分别增长31.3%、116.2%;卫生陶瓷出口约7975万件,出口额44.95亿美元,比2010年出口量及出口额分别增长47.4%、47.7%。
依托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技术、装备走出国门,整线装备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行业技术及设备的国际贸易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二、尚存主要问题
(一)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现
“十二五”期间,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主要产品产能和产量增长过快。2015年全国建筑陶瓷产能超过130亿平方米,约四分之一的产能未能发挥作用。伴随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房地产增速下降,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速趋缓,“十三五”期间市场需求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设计、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多数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研发创新体系,技术研发及设计人员和资金投入欠缺,行业内轻设计、轻创新、重模仿情况严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成果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不足。
(三)产业大多处在价值链低端
目前,大多建筑陶瓷和卫浴产品都是提供给建筑单位、经销商,加工制造依然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除少数企业品牌在一线城市有一定影响力外,大多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设落后使得许多陶瓷企业沦为产业价值链最底端的加工厂。
由于长期以来行业发展主要放在生产环节,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缓慢,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咨询、认证、评估、评价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规范,已不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
(四)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多依靠价廉的产品输出为主,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中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用户忠诚度尚有很大差距;有的企业虽然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及设备,但尚不具备走出国门投资建厂在国际市场与国外优秀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