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恒大抛给市场的新猜想

提要:在万科股票成了各路资本疯抢和吸筹对象的时候,恒大系突然露出了水面。在全球货币“大放水”,实际利率屡创新低(甚至负利率),资产配置通道全面打开的大背景下,恒大资本运作全面发力。

  在万科股票成了各路资本疯抢和吸筹对象的时候,恒 大系突然露出了水面。

  恒 大资本运作非始于今年。从2008年濒临倒闭,到2015年排位全球第二大开发商,恒 大无疑是楼市“跑马圈地”时代的最大赢家。但作为局中人的许 家印,深知楼市不仅触及“天花板”,且已泡沫化。2013年销售突破千亿后,恒 大“去地产”多元化战略红红火火,先后涉足金融、互联网、健康、旅游、文化、体育及农牧等诸多战略性或扶持型产业,非高估值即高现金流。在全球货币“大放水”,实际利率屡创新低(甚至负利率),资产配置通道全面打开的大背景下,恒 大资本运作全面发力。

  跨入世界500强后,随即更名为“中国恒 大”。至此,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第一名的恒 大转型路线渐渐清晰。一则,洞悉稳定楼市才能稳增长的政策基调,抓住城市化下半场和楼市下半场的发展空间,即大都市圈化,控股嘉凯城、举牌廊坊发展,增厚其在环北京、长三角区域的土地储备,占据楼市白银时代的先机,做好防御;二则,遵循世界500强靠金融投资“弯道超车”的规律,以全牌照融资体系高举高打资本运作。

  其实,看看中国企业在国际上“买买买”,恒 大转型和多元只是稍嫌激进了些。即便龙头开发商,多元化也已风起云涌。如万达新四大支柱(商业、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绿地的“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在智能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体验和口碑主导产品供给,新旧需求更替的速度呈指数级,创新竞争异常惨烈。就连苹果也在投资滴滴等创新类企业。要是诺基亚当年投资苹果和三星,也不至于急速陨落。

  支持恒 大资本运作的,是又多又便宜的资金。截至去年底,恒 大与20家银行有往来,取得授信总额2736亿,而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达1545亿。对恒 大这样的龙头地产商,银行给予的综合授信成本甚至低于融资成本。去年,恒 大全牌照融资体系构建全面提速,相继组建恒 大人寿、恒 大金服、新三板平台,获得数个境内外资本市场主板融资平台,控股盛京银行。

  去年10月,恒 大成功发行200亿元非公开公司债券,创国内私募债最大规模历史纪录。不难理解,2014年底恒 大账上现金不足600亿,缘何到2015年底达到了1640亿,仅现金就可将万科全部股份拿下。如加上期末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恒 大资金池规模达3185亿。另外,楼市也在贡献可观的现金流。今年1至7月,恒 大地产销售回款高达1840亿。

  为维持竞争力,我国央行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CPI进入“1时代”、经济转型需要,也为宽松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则屡创新低。进入新世纪以来,得益于融入全球贸易和房地产,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两者大发展的结果是财富向资本倾斜,对实体产业和消费很不利。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CPI保持低位。同时,智能技术催生共享经济,互联网不仅把传统生产和流通渠道不必要的环节拿掉了,而且消费体验和口碑主导产品供给,还让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彻底改变,创新才能立足,这让实体竞争异常惨烈。加上人口老龄化、产能过剩,资本投资实体意愿下降。而且,资本作用也在淡化,智力的作用开始提升。这就是国际上Facebook、谷歌市值敌国,境内BAT三巨头受宠的原因。

  但是,资本“一股独大”的运作规则没有改变。不管是产业资金、银行资金,还是资本市场资金,都开始逆向选择,借道收购股权和资本运作,绕开金融监管红线,支持投资性存量资产交易,华尔街如此,我国金融业亦如此。同时,央行货币政策依旧基于简单规则,即挂钩失业率、CPI、GDP(我国央行)。于是,2008年以来,全球央行宽松事实上在制造货币泡沫。

  基本面并无剧烈波动,我国民间投资屡提不振,产业资本进入代际交接,但多方面调查显示“二代们”不愿意承接,产业资本在全面转化为金融资本。因此,通过“证信保”及互联网等各种通道,恒 大、宝能、安邦等万科事件当事人当起了“大管家”,还有浙商资本、平安资本、闽系资本等,他们的资金集聚能力达几百亿、上千亿。大资本时代遇上大人本时代,万科事件是智力抗衡资本的标志性事件。

  财富伟大,但是人更伟大,资本“一股独大”局面亟待改变。资本运作再怎么强势都无可厚非,但要合法透明。资金来源要合法,不能绕过监管红线、寻租监管空白,将中小投资者、储户资金通过通道、加杠杆,成为大股东和资本大鳄实现资本运作的工具。合法的第二层含义是,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建立承担中小投资者和储户的损失、承担金融系统性风险,保护人力资本的资本运作制约体系。过程透明要将资金来源、杠杆水平、利益主体阳光化,打击将撒谎、谣言作为低价吸筹或解套的策略。

  由此观之,眼下有几个问题不能不弄清楚:恒 大先辟谣后承认、无休无止的孙宏斌入局报道,是否涉嫌欺诈?背后是谁在左右?

  (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