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消息 揭示楼市股市现状!

  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海水退潮时,才是知道谁在裸泳。

  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管理层不断出手,虚高的资产价格退潮在即。

  对于股市楼市和债市来说,这两天“坏消息”特别多。对此,投资者人应该心里有数。

  消息一:合肥楼市开始限贷

  据“澎湃新闻”报道,合肥已经在8月9日启动了贷款新细则,对以下情况下的购房情形实行拒贷。

  有房2套及以上,有1次及以上贷款记录,1次或1次以上未结清,停止贷款;有1套房,有2次及以上贷款记录,1次或1次以上未结清,停止贷款;合肥市区无房,有2次及以上贷款记录,1次或1次以上未结清,停止贷款。

  合肥此举显然重点打击两类人群:希望拥有多套住房的;炒房的。上述最后一条意味着,即便是现在没有房子,但此前使用银行贷款买卖过房子,也不能贷款。另据“新安晚报”报道,上述政策查房以合肥市区(不含四县一市)范围为准,查贷包括外地贷款记录。

  若如此,则合肥的限贷力度应该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哪怕你在合肥从来没有贷款买过房子,但在其他城市有过两次贷款记录,现在到合肥购房都无法贷款了。

??消息二:苏州楼市或重启限购

  近日,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文件从土地供应、土地竞价、预售管理等10多个方面对苏州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其中对非户籍居民购房,提出了如下新要求:非户籍居民申请第二套住房,需提供2年内累计1年纳税记录或社保证明;已有1套及以上,停止贷款。

  如果这份文件是真的,则苏州将成为第一个恢复限购的二线城市。不过跟一线城市相比,仍然比较宽松。目前一线城市对非户籍人口购房的限制是:必须交满3到5年的社保,而且只能买一套房子。苏州是从第二套房子开始要求社保,但第二套房不能贷款。

??消息三:银行收紧开发贷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对房地产企业的政策逐步收紧,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部分银行已将房企的开发贷周期由2年期的中期贷款改为一年内,甚至半年期的短期贷款。

  在次之前,证监会也宣布,房企再融资所募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拍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如果说上述三个消息对楼市构成利空,下面三个消息则对股市、债市构成利空。

??消息四:八条底线

  证监会日前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将2015年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实施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升级为证监会的规范性文件。

  今天多家媒体报道称,各地证监局正在督促辖区内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期货公司,要求开展私募资管业务自查整改,也就是落实“八条底线”。所谓“八条底线”,主要用于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包括以下内容:

  1、大幅降低杠杆倍数。股票、混合类资产管理杠杆倍数最多不超过1倍,而员工持股计划则最多不得超过2倍;期货、固定收益、非标类资管计划杠杆不得超过3倍,其他类型资产管理计划杠杆倍数不得超过2倍。

  2、禁止设立资金池。不允许不同资管计划混同操作,禁止资管计划违法从事证券期货业务。

  3、禁止推出保本业务。资管合同及销售材料中不能包含保本保收益的表述,不能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

  “八条底线”若严格执行,对于股市、楼市、债市都将构成利空,因为钱少了。

  消息五:银监会大规模排查同业、票据、理财等业务

  今天还有一个大消息:银监会要求重点排查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高发的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和代销等业务领域。涉及金融机构除银行外,还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

  此举也将影响到股市、楼市、债市的资金来源。

  消息六:规范银行理财产品

  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

  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禁止发行分级产品;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限制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等。

  这个管理办法涉及到24万亿资金的使用和去向,因此注定将对股市、楼市产生巨大间接影响。

  结论: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再度显现,加上CPI走低,在年底之前央行有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和必要。但由于高层“抑制资产泡沫”的决心已定,去杠杆、防风险的新举措不断,所以股市难有大行情,楼市将逐步降温。

  在这个时间段里,股市的投资机会将大大减少,散户亏钱几率大增。至于楼市,刚需购房者可择机入手,投资性购房可以适当观望,职业炒楼者应尽快减仓、然后去休假。

  今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了2.7%,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这一方面意味着央行有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低风险资产的稀缺。为什么中日欧都出现了企业活期存款大增的局面?原因很简单,现在干什么都可能亏钱,不如在预留机动性的同时,保持观望。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