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头看护功能盛行 能否打开市场
移动互联时代,在智能终端、物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概念的催化下,智能看护产品再一次为人们所关注。其中以智能WiFi看护摄像头为代表的新品纷纷上市,仅在京东平台上智能摄像头品牌已达20多家。在前三季度畅销的智能家居产品中,海康威视智能视频摄像机萤石C2S位列其中,与微信相融合,实现了智能视频摄像机与微信的互联互通,在朋友圈大受欢迎。随着智能摄像头越来越火热,智能摄像头市场将有怎样的发展?对当智能家居市场又会有何影响?
智能摄像头火了,市场需求是真是伪?
从去年6月份,谷歌以5.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摄像头创业公司开始,家庭监控类产品概念就被引爆。智能摄像头产品层出不穷,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前言中提到的20多家摄像头品牌,包括小米和奇虎360等在内的国内知名厂商纷纷推出相关产品,都流露出布局未来智能家居市场的野心。
数据显示,未来5年预计至少有5%的城镇家庭会考虑在家中安装安防设备,平均每年将有2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场需求,这一数据对智能摄像头厂商而言无疑是利好的。之所以巨头和创业者们纷纷选择进军智能摄像头行业,也是因为这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智能摄像头火爆之前,智能家居并没用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和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它们要么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显得不够智能,要么就是用户对该类产品的“智能”需求并不高,所以停滞不前也就见怪不怪了。
智能摄像头恰好相反的是,因为技术实现上的相对容易且能满足用户对于与家庭时刻保持连接的心理需求。通过手机,我们即可了解在安装了智能摄像头的家里发生了什么,这对用户而言,不仅能让家更安全,也满足了他们的控制欲。因此,基于安全、便捷、智能以及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特点,智能摄像头火起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背后更深远的利益诱导
通常而言,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前文也说了—因为有需求,才有了智能摄像头火起来的基础。不过让智能摄像头火起来的,并不只有需求。
谷歌在收购摄像头创业公司Dropcam之前四个月,还曾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智能恒温器和烟雾传感器公司Nest,Nest的联合创始人表示希望其产品能够帮助人们在离开家时仍与家中环境保持连接。不过Nest对未来的规划并非停留于销售智能摄像头本身,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在线存储视频服务赚取利润。
显然,传统硬件制造商已经不再寄望通过硬件本身赚取利润,而是转向提供内容与服务。中国的智能硬件以及传统家电制造商向互联网行业的靠拢同样印证了这一观点。小米和奇虎360的智能摄像头产品售价已经低至100多元人民币,后者甚至准备实行“免费”战略,以向外界宣誓其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野心。为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摄像头产品的过程中将产生源源不断的视频内容,而商业价值便蕴含在这些内容中—明眼人能够看出奇虎360小水滴摄像头直播的商业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