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当前房地产行业现状及未来判断

11月1日,第七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梅江论坛——第二届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年会暨互联网+房地产产业链创新电商O2O服务分论坛在天津拉开帷幕。易居(博客)(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祖昱(微博 博客)发表了题为《当前房地产行业现状及未来判断》演讲。

  11月1日,第七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梅江论坛——第二届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年会暨互联网+房地产产业链创新电商O2O服务分论坛在天津拉开帷幕。易居(博客)(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祖昱(微博 博客)发表了题为《当前房地产行业现状及未来判断》演讲。

  以下是会议实录:

  丁祖昱: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和大家先交流一下当前市场以及对未来市场的一个判断,然后简单讲讲优采这个平台。

  应该讲今年对房地产的判断大家有所一致,但是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今年市场和去年相比明显有好转,核心原因就是政策特别给力,从年初到现在,一路出台各类刺激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比较集中在于供应和需求两端。需求这块,“330”和“930”政策分别对二套房、营业税等做出了强有力的刺激。供应这一端,国土资源部对部分省市供求关系失衡的省市给出了相关建议:土地供应要减少,这些省市当中也有相关的政策出台,去化周期超过两年的土地供应就暂停等。

  当然,今年对企业来说最好的政策,实际上是一月份出台关于企业债的相关政策。截止到9月30日、开发企业今年已经在国内发行了1900多亿的企业债。大家知道2015年之前,房企在国内发债基本上不行,去年在香港及海外发行了差不多两千多亿的企业债,今年前九个月在国内发行了近两千亿,而且三千多亿企业债等待发行。

  如果可以发行的话,今年可以发行五千亿,一方面解决房企的现金流问题。如果供应商如果要钱可以赶紧找房企找,他们钱还没有花点。另外一方面改善的高利息局面。今年企业债的平息利息5%,去年2014年及之前的企业债平均利息在10%以上,基本上降了一半。所以今年关于企业这块的相关政策是对房企的最大利好。需求端,比如二套房和营业税,是对消费者的最大利好。另外降息降准是对行业的利好。

  各个城市的执行情况差异很大,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除了央行规定的部分政策遵照执行之外,其实对房地产这块还是处于调控的状态。比如说上海韩书记最近讲话当中指出上海房价涨得过快,要控制高房价。北京也好、深圳也好,广州也好,目前还都是继续限购,短期内限购解除的可能性也不大。一般的二线城市,全国性的政策都遵照执行,限购也解除了。三线和四线城市,除了全国都有的政策之外,地方搞了救市政策,比如说搞住房补贴和契税减免,把一部分商品房转保障房,都是为了去库存,能够使得当地的供求关系得以相应的改善。所以目前全国各个城市的执行情况、落地情况、救市情况还是各不相同的。

  当前房地产的宏观数据,我建议大家关注四个指标,一个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一个是房企的新开工面积,还有两个是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关注这四个指标基本上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支持政策的走向和趋势。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指标已经连续27个月下跌了,到上个月已经下跌到2.6%。前年年末是19.8%,去年年末是9.8%,现在是2.6%,也就是说原先推动整个GDP的发展,比GDP明显高,从GDP的两倍到去年GDP增长40%,现在比GDP慢多了。GDP有6.9%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只有2.6%的增速,所以是对GDP拖后腿。房地产投资总量特别高,甚至高过整个基础设施的总量,1到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6.1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差两千亿,如果今天不稳住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当前GDP的增速会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政策上一定是稳定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刺激政策。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2.6%还有继续下探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的话,可能在短期内就会下探到0甚至是负数。

  从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下探速度有所放缓,而且房地产新开工虽然是-12.6%,但是降幅有所收窄。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可能在十一月十几号出台的10月份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会走平,甚至可略有回升,对年末稳住GDP的6.8%或者是6.9%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稳住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话,后续还得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否则的话,按照这个趋势,明显的六七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就会走平或者落到0以下,对中国经济巨大影响。

  目前销售面积增长7.5%,销售金额增长了15.3%,这两个金额给开发企业吃了定心丸。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段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有所增加的核心原因,卖得快,回笼资金多的,所以新开工面积有所增加;新开工有所增加,投资也会上升,还会继续拿地。今年如果开发商给更多的钱,可以卖掉更多的房子,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做更多的投资,这是连锁反应。

  但是不要对当前的情况过分乐观,建议大家再看三个指标,都是基础商品的指标。第一个是钢铁价格,钢铁价格连续多年在底部徘徊了,基本上连续几年没有回升,钢铁和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密切相关。如果钢铁的价格不回升,其实就是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这块投资是没有增量的。

  第二个关注一下煤的价格,煤的价格也是在底部徘徊。煤和实体经济密切关联,作为发电的主力,电用不掉,煤也就用不掉;煤用不掉、煤的价格就上不去了。所以这块大家可以关注实体经济究竟如何。

  第三个,我建议关注一下石油的价格指数。石油自去年四季度下跌之后,今年有所回稳,也略有回升。但是回稳之后,还是和去年四季度之前的价格差距很大。这个数字和全球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石油价格不回升,大家就不要对全球经济回升过份乐观。如果全球经济回升不太乐观的话,对国内进出口这块也不能太过乐观。

  所以目前这三个价格指数告诉我们,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以及进出口都不太好。只有这三个价格指数回升之后,才可能是经济真正复苏或者经济真正走好。只要这三个价格指数长期在底部徘徊,大家对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开发就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市场面情况来看,10月份还不够好。金九是成色不足,10月份的数字相对来说也不够太好,不再展开说了。10月份前25天还下降了4%左右,但是各个城市之间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从存量情况来看,整体存量目前处于相对比较健康的情况,还在继续改善当中,部分城市消化周期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认为不影响大局。比如说深圳,消化周期提高了一个多月,从6个月提高到了7.3个月,但是也没有问题,这么多存量只需要7个月就可以消化完。再看一下最近表现比较好的城市,像南京消化周期只有5个月,合肥6个,苏州6.7个月。这几个城市都是今年以来表现特别好的城市,存货消化比较快的城市。当然也有压力大的,东北一部分城市,像大连、沈阳,都是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消化周期,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市场压力更大一些。

  土地市场来看,9月份有所回升,今年整体来看土地市场不太给力。上半年大家比较谨慎,到下半年手上也有钱了,可以进入到土地市场了;另外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非常着急,下半年增加了土地供应,特别是增加了一部分优质土地的供应。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土地成交集中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成交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我们统计了一下,今年300个城市当中,三四线城市有两百多个,整个土地成交金额只占了15%,85%都是一线和二线城市。所以当前的开发企业的投资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

  从单价榜和总价榜可以看到,北京和上海各占三席,北京和上海房价上升以后,地价也远远领先,北京、上海在九月份的土地单价排前十。实际上,上海有的是属于郊区土地,但是随便一卖也是两万多的楼盘价,就排在全国前十位了,其他城市两万多已经是天价的土地了。总价当中,北京、上海比9月份少一些,北京两块,上海一块,厦门反而有三块。深圳拿掉了九月份的地王,152亿,另外苏州、珠海都有地王,天津有一块单价的地王。

  从今年的整体趋势来看,我觉得今年又开始达到2013年的水平,销售面积能够达到13亿平方米,销售金额差不多在9万亿。9万亿就要突破13年的水平了,创造历史新高。应该讲今年就是一个明显的大年,非常好的一年。明年我觉得稍微有点压力,但是不用过分悲观,再差也会在12亿平方米到13亿平方米左右,总的销售金额会在9万亿左右。

  为什么明年压力更大一些?我的理由很简单,最近几年房地产呈现了大年小年的明显变化,一年大一年小,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今年房地产上升除了政策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股市的巨大影响。今年股市对房地产,特别是二季度的房地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以致二季度北上广深的豪宅大爆发,几乎是井喷。三季度以来,市场相对来说出现了比较大的滑坡,有一些压力,特别是股市。如果明年股市稳定,这当中没有加分也没有减分。所以明年市场压力肯定要比今年略大一些。未来三年,应该都保持在高位,每年12至13亿平米,9万亿上下,对大家来说还是好事,虽然不像前十几年持续上升,但是当前市场是巨大的市场,每年12亿、13亿平方米的销售,预示着每年有相应的开工和建设。

  对城市来说,目前排了12位。北京、上海、深圳排在前三,北京、上海明显更好一些,深圳的总量相对较小,城市容量相对小一点。广州、南京、厦门当前特别火爆,这三个城市的我认为是处于好城市当中的第二阵营。第三阵营是武汉、合肥、郑州、苏州。苏州因为今年表现出色排进来的,武汉、合肥、郑州都是属于区域的龙头组织,基本上所有的省内相关需求都集中到这几个城市当中了。最后两个成都和重庆还是不错的,这两个城市每年都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当中排第一位和第二位。这两个城市虽然房价上升空间少,上升比例小,但是总量还是非常巨大。还有一部分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特别是华南珠三角的城市,总量其实也不小,年末的时候我们还会继续做相应的分析和排名。

  从目前的产品线上来看,住宅还是比较稳定的,办公的压力最大,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其他地方的多数办公,目前还是受些经济的影响,去化困难。去化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没有人用,商业结构过剩,但是有好有差,社区商业相对表现比较好,专业市场就特别差,综合体有好有差。

  旅游地产最近两年显示了比较大的颓势,目前来看前景还是非常不乐观的。

  养老地产的未来,在中国应该说是巨大的产业,但是当前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购买力不足以及政策的配套原因,目前还是赔钱的。只能做试点,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和原来住宅相提并论的分支产业。

  海外地产,目前关键是一个城市选择的问题。能够满足移民、教育、投资这三个条件的,全球城市也就十个之内,除了美国的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和墨尔本,亚洲就是新加坡和香港地区,欧洲就是伦敦和巴黎,全球供华人可选择的企业不是特别多。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行业发展剧变,企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企业考虑还要不要做房地产,非常多的企业已经不做房地产了。我们统计了一下,A股原来参与房地产开发的有450家企业,到今年年初只剩200家,有250家不再做房地产了。然后有一些主营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现在也不做房地产了,这个数量从去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特别是老牌的上市公司,最近两年、三年整个发展速度减缓以后,突然觉得不能再做了,一方面钱难赚,另一方面,再做下去之前累计的钱也会赔光,于是退出了房地产公司。

  与此同时大公司越做越大,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前十强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17%。万科绿地两家加在一起就是5000亿以上的销售规模,而全国也就是9万亿,两个公司占到0.5,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攀升。前23强占了23%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开发之外,部分企业还在思考多元化问题,例如万科是以产业链上下游做多元化。

  不管是哪个流派,都考虑了物业金融和管理,是今天房企探索的主要切入点。物业管理也分两个流派,一个是以万科物业为主,对物业本身关注度提升,使物业保值增值的流派。还有一个是花样年为代表的关注客户需求,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形成社区O2O的流派。但是,赚钱都比房地产开发赚得少,大家都还在这个领域刚刚启动。

  互联网金融这块,至少在房企业当中试点比较多,而且大家都认为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和房地产企业相匹配的。

  房企利润率目前虽然持续下降,但是我认为差不多降到头了。如果再继续下降的话,诸多房企再进一步退出这个行业的话,就没有人干了。我觉得今年、明年行业利润率会在达到低点之后平衡再回升,房地产竞争环境会不断改善,包括政府对最终的主体、房地产开发及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一定会更加呵护的。因为靠这些主体在整个行业当中的不断发展,才能确保今天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这些是我对当前市场的判断和未来的基本的预测。

  对于优采,房地产采购平台,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做成一个O2O服务价值链的整合。这当中包括信息发布,我认为这可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平台,因为互联网最好的就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有房协的支撑,有会员单位的保障,最终可以成为一个协作交流、交易平台。这是优采整个服务价值的链条。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希望通过线上和线下不断的配套活动,能够让整个服务产生更大的价值。现在,线上这块主要是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品牌展示、相关推广以及诚信评价等服务。线下除了原先的考察培训之外,现在主导搞一些联合采购,并在开始尝试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

  联合采购是从前年年末就开始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是希望让更多的供应商把他们自己的爆品放到网上,放到这个平台上面,然后组织开发企业进行联合采购。这些爆品都是开发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也是这些供应商能够给出最大折扣的主流、优秀产品。另外一方面就是从房企的需求出发,现今房企在哪些点上最有需求,我们就征集做联合采购,包括绿色采购、新材料、新技术采购。

  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想和一些主流的企业合作,为供应商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一方面,我们已经在联合平安银行,想做一个采购垂直电商加综合金融服务,这块已经有一些方案了。另一方面,我们联系钜派投资,想解决开发商的付款问题,希望从今天的500强房企和500强首选品牌当中先做一步,解决开发商付款期延误供应商企业未来发展这方面的痛点。当然如果最后约定的时间到了,而开发商不付款,我们可能也会在平台上予以曝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试点的金融服务,希望能够在与会的500强企业和500强首选品牌当中,前期先做一些尝试和试点。不管是联合采购服务,还是金融相关的服务,我希望能够在过程中不断完善,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价值平台。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