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时代:地产经纪平台老大最终只有一个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房时代。这给地产经纪业务带来巨大的机遇,2014年这一领域的合纵连横尤其剧烈。3月份,链家和德佑合并。这两家大地产经纪公司分别是北京和上海市场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合并后德佑更名为上海链家,并在此后的6个月内实现了4倍以上的门店扩张。
上海链家总经理邵非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存量房时代将产生万亿级的经纪平台。他认为,这个市场最终的老大只会有一个,而链家的竞争对手机会不大。
“停一停”
第一财经日报:在和北京链家合并后,原德佑地产,也就是现在更名后的上海链家实现了迅猛扩张。现在有多少家门店?
邵非:我们年初有220家左右门店吧,现在大概在1050家。本来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实现1000家门店,我们今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然后,今年大致就保个数量。现在主要(要做的)是加强管理,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
日报:按照与北京链家合并之后的发展势头,有哪些不及预期,哪些超越了最初预期。
邵非:在整个市场做的拓展过程中,比我们想象的要顺利。
在人才储备上面和在系统流程的梳理上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储备,德佑有很强大的后台,一家公司从200家店开到1000家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无论对前台还是后台,其实我觉得对后台的挑战是更大的,对后台的管理团队,对我们的系统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检验。
今年的话,我觉得完全有能力开到1500家店,但是我们希望停一停。能够把我们的内部的管理再提升一下。能够有时间让员工成长。把基础夯实,然后明年再做到2000家店。
日报:大合并赋予了你们快速扩张的能力吗?
邵非:(之前德佑自身没有大扩张)主要还是资本紧张。作为民营企业,利润率其实是有限的。上海的地产经纪业务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靠赚来的利润然后去发展,发展过程中还要做好抵御市场波动的准备。
对于德佑来说,过去的12年的发展过程,完全是没有借助外力的,完全是自己的体内循环。赚到的钱再来发展,还要留够足的准备金。十几年来资本一直是制约我们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有了这个外来资本的支持以后,我们得到的是快速的发展。而且在一千家店的规模下,现金流还是正的,还能保持盈利。
能力圈
日报:上海地产经纪业务的格局是怎样的。
邵非:上海地产经纪业务其实整体比较分散。每个商圈都有比较专业的行家,对特定商圈非常了解,而且经营很多年,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每个商圈的专家。其实从规模上和占有率上,我们要遥遥领先于后面几家中介公司。我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在每个商圈里面都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行家加入我们的平台。
从业务来说,链家涉及到金融、新房、二手房这些生态链。这些业务可以打通,我觉得会给同行比较大压力。
比如租赁之后的就是买卖,租客也可能变成买方,原来把房屋出租的业主,他将来也可能卖房。金融业务也可以促成交易。现在链家的金融行业主要是做过桥贷款,帮客户解决资金问题,未来我们可能会做首付贷。上海这种城市,第二套房购房需求还是蛮大的,可以说90%以上的客户,甚至是100%的客户都需要这种金融服务的。首付贷这种金融服务,对房产交易其实有推动、促进。
日报:金融业务和原来的经纪业务相去甚远,是不是已经超出了你们的能力圈?
邵非:没有。比如说二手房的首付贷,只有我们公司在做。其他(经纪)公司是不能做的。只有我们能切得进去,其他公司它们不参与交易,而且切入场景不对。
比如客户看上一套房子,这个房子超出预算了。按照现在的规定,贷款首付必须要付七成,购房者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又想买:这个场景就比较适合(链家切入)。交易也是我们来掌控,何时交易链家也是知道的,买卖双方的情况也清楚。所以说,就是经纪行业最适合做这块的。
谁是老大
日报:存量房时代,对经纪业务带来怎样影响?
邵非:总量上,全国房地产是大约12万亿的总体成交金额。
中国已经进入了存量房时代,现在二手房和新房的成交比例大概是6:4。而上海和北京的市场加起来相当于全国三分之二的房产成交市场份额。
链家在北京市场的目标是60%的市占率,上海市占率的目标是明年年底能够达到北京的规模。
而且,在存量房时代,一定会有万亿级别的经纪平台出现。
日报:除了链家,谁还有可能成为这样级别的平台。
邵非:我个人认为很难再有一家企业做这个事情。一个城市的MLS(MultipleListingServices,房产信息登录系统)一定是会集中80%的房源。不大可能出现一个平台网站占据50%份额,另一个平台占据50%份额,或者三个平台网站各30%左右份额的情况。这样逻辑上也不合理。
最理想的情况是,购房者在一个平台网站可以找80%的房源。未来超级平台只会有一个,老大最终只有一个。